摘 要 伴随着市场机制在人才市场资源配置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高职教育的产品特征日益显著。基于经济分析的视角,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植根于深厚的经济背景,体现出对市场利益的竞争,并可能付出相应的成本。总体上,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是一种经济理性行为,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自我适应。同时亟需其他方式对经济理性进行调节,实现最大的合理性。
关键词 高职教育;高等性;经济视角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1-0021-06
在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的表象下,涌动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动因。首先,人才市场需求强劲。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了紧迫需求。智能化背景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旧的职业大量淘汰,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其中蕴含的是人才层次、类型、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及其带来的巨大市场利润。其次,教育产品生产能力匮乏。人们普遍认识到,当前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均未能保量、保质、高效地为市场提供人才。需求与匮乏相结合形成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着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其中,成为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最原始的动力。教育始终要为经济社会服务,面对市场的深切召喚,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均作出回应。前者积极寻求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①[1],后者试图通过升级打造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虽然转型与升级前景尚不得而知②,但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高职教育升级“高等性”,形成了深刻的经济逻辑。这构成本研究的重要逻辑起点。
一、经济背景
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行为。经济背景作为一种强大的存在,对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的理念、路径、方式等要素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政府投入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
长期以来,政府投入作为公办院校办学主要经费来源的格局始终未曾改变。公办院校比私立院校具有更显著的公益性,满足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的普遍性需求。实际上,公办院校承担着社会公共福利的责任,从而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誉,成为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表现。政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高职教育拨款:一是通过生均拨款和学生资助等方式为高职院校提供基本保障。目前,我国普遍建立起高职生均拨款制度和学生资助体系。奖学金覆盖近30%的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二是通过专项投入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高速发展。“十二五”以来,中央财政投入700亿元,实施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等重大项目,支持建设了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及3000多个实训基地。各个省份也照此投入,从而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桶金”。在可预期的将来,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将持续增长。
即便如此,当前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总体上仍然存在显著不足。一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存在绝对数量上的差异;另一方面,相对于高职教育办学所需更多经费而言,存在相对数量上的不足。这种不足高度聚焦于高职教育层级低下这一事实,从而为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提供了重要的内在动因。
(二)高职教育已然成为一种产品/服务,具有价值,寻求高端符合市场的内在逻辑
长期以来,教育都强调公益性,非营利性是教育的主要特征,但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以其本身固有的产业属性,促使其比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具有产品/服务特征。实际上,这种教育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种产品/服务提供给人才市场,尽管也强调其教育的特征,但产品/服务形态更为浓厚。如把高职教育看作一个产业活动,那么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该活动涵盖了三个基本而又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生产者以及生产方式。产品是指高职学生经历过学习过程后身心发生的变化,是一种服务的结果,集中表现为毕业生的质量;生产者是指这些教育服务产品的制造者,集中表现为师资;生产方式表现的是生产者通过何种方式生产出这些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通过这三个要素的视角,可以很清晰地体察到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运作[2]。
既然高职教育是一种提供教育产品/服务的活动,那么,对更高端产品/服务的追求也就成为应有之义。毕竟,教育要为市场服务。市场机制下产品生产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开放的市场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任何产业很难长期保持稳定状态。而高职教育的高端人才培养亟需校企合作开发出更高深的教学内容(包括高深技术、复杂工艺、国际标准等),但往往研发难度大、过程复杂,必须支付高额成本。此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所需仪器、设备、材料往往高于普通高等教育,需要更高的购置费用。
(三)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寻求升级具备经济合理性
升级不仅体现为层级的简单提升,同时意味着结构的变动和战略的转型。在放弃传统市场优势的同时,高职必然面临着新的不可预知的领域,其稳定性被打破,市场风险在提升。此时,高职教育本身是否发生了必要的变动至关重要。如果高职教育在理念认知和制度保障上始终处于高等教育的低端,那么贸然升级就意味着将面临被庞大的普通高等教育无情碾压的风险。实际上,高职教育恰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目前,以大专为主的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并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③④。这一现象之下所隐含的事实是,高职教育办学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并显示出某种程度的不可替代性。面对略显颓势的某些普通高等院校,传统上落后的高职教育首次体现出某种优势。不少院校发展运行状况良好,在各种指标尤其是就业率甚至就业质量上均超越不少普通本科院校⑤。正是在这种此消彼长中,高职教育的话语权逐渐形成,自主意识开始萌芽,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孕育。当前,就高职教育是否已成为一种真正的高等教育,仍存在很大的争议[3]。如高职教育从类型论角度着眼论证了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合理性;普通高等教育则认为高职教育距离“高等性”标准差距甚远⑥。撇开二者观点的合理性,单纯就争论存在本身,就是对高职教育正在发展壮大这一事实的肯定。endprint
(四)升级是我国高等教育获取办学资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同样经历了各种“升级”。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寻求自我提升的步伐从未停止,升级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在本科层次基础上衍生出研究生层次。从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设立第一个研究生院起,我国各高校分三批共设立了54所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是大学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为所有的大学孜孜以求。当前竞争的重点处于“申博”,为获得博士点授予权,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投入重大。二是各种各样的阶层升级。根据相关资料,我国从1954年开始划分重点大学到现在的“双一流”,共经历了七次重点大学的划分,均为教育部主导。同样,地方政府根据这种划分,对本区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划分,只不过“国家重点”变成了“省重点”。根据这种划分,高等院校建立了自身的地位,获得了不同的政策和经济待遇,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声誉,从而对高校发展和样式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中形成的这种惯性,深深贯穿高校兴盛衰微,见证了高校的此消彼长。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公办高职院校始终占据高职院校办学主体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这种惯性将从普通大学转移至高职院校。
二、利益分析
经济背景为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提供了外部推动力,但这种推动力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转变为现实利益,才是决定高职教育寻求升级的意义所在。利益是市场话语的核心,是推动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的决定性力量。
(一)收益:對优质办学资源的争夺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长期落后,层级低下的表面之下掩盖的是经费投入、人力资源、声誉等软实力的全面落后。针对这一点,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层级提升,改变不公平的起点,获得如下三点利益。
第一,争取经费支持。这是院校办学最基本的收益。我国高职教育的主体是公办院校。国家财政拨款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虽然当前国家对高职教育投入力度有大幅增长趋势,但总体上国家拨款根据层级而异,层级越高,拨款越多。一是教师的人头费。层级高的院校高职称教师更多,拨款越多。二是生均拨款。层级高的院校生均拨款较多。三是专项拨款,包括科研项目等经费,层级越高,获得的各种项目越多,经费收入越高。基于高职教育办学花费远远高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争取经费的心态更为迫切。亟需关注的是,这种竞争并不仅仅体现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同样存在于高职院校内部。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属于同一层级,但实际上通过各种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等专项投入使高职院校内部也产生了差距。不同的位置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起点。可以想象,一旦高职院校在层级上形成差距,必然对现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产生更为颠覆性的影响。
第二,获得社会声誉。在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社会声誉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极大弥补了硬实力的不足。而在等级观念较为浓厚的社会氛围下,层级是决定社会声誉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如果缺乏其他更具权威性的标准,层级往往与社会声誉成正比。普通高等院校最基本的层级是本科⑦,在此基础上发展到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层次。后者构成高等教育实力的重要标志,并成为集聚资源的重要平台。在这种等级制度化背景下,长期处于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社会声誉始终处于低端层面,从而极大消减了高职教育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第三,吸引生源和师资。层级越高,办学经费和社会声誉越好,对生源和师资的吸引力更大,这点毋庸置疑。这种吸引力集中体现在办学要素的数量与质量上。普通高等院校涵盖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衍生出各种学院和研究所,获得了大量办学和科研经费,从而聚集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在招生中则通过分层招生,录取了大量优质生源,并且通过岁月的积累,形成了庞大的校友会资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生源和师资作为教育产品生产的核心要素,从源头上拉大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
在人、财、物这些最基本的办学要素均高度依赖办学层级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积极需求层次的提升也就具备了很强的内在动力。高职教育冀望于通过升级,在以上三方面获得突破,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公平、更优越的位置。
(二)解困:摆脱校企合作的困境
根据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性经验,校企深度结合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甚至唯一路径。我国高职教育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对此进行了诸多探索,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近期以来职教集团的建立。职教集团体现出的教育理想,在于通过体制机制的变动,搭建起有效的平台,最终较好地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但在我国,由于各种先天性不足和后天性原因,高职教育与企业的结合始终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就职教集团而言,由于各种原因,长期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在职教集团中同样未能得到解决。当前职教集团虽然规模庞大,但效益低下、集而不团的现状依然严重,这进一步验证了校企合作的重要与艰难。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深度、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和一线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标准体系,用以充实知识体系和优化教学方式。
在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校企结合不畅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投入并不对等。这种投入体现出高职院校改革愿意付出的成本。缺乏这种成本,就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市场规则,自然难以对企业形成吸引力。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教育必须尝试通过第三方,也就是从国家获得初始发展资金,以公平交易的形式实现对企业的对等投入,这正是突破校企合作困境的市场化解决方案⑧。高职院校当然可以通过漫长的积累形成这种初始资本,但同样需要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权衡利弊,既然短期内难以形成校企深度合作,那么,摆脱校企合作不足带来的发展困境,另辟蹊径,成为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的重要利益诉求,这恰恰是经济理性的重要表现。
(三)竞争:应用技术大学产生对高等性形成的紧迫感
应用技术大学最实质性的意义在于被认定为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其出现不仅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格局,填补了高职教育的高端缺位,更重要的是塑造出高职教育新的理念,使后者的内涵得以提升,外延得以固定。事实上,虽然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庞大的规模,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但这种规模与影响仅限于我国,缺乏世界性的参照和普遍性意义。在学术领域,“高职教育”并非一个规范的科学术语。该概念并未形成稳定的内涵与边缘,仅仅作为一种实践或者经验而存在。高职教育的传统定义指由高职院校(含高专院校)实施的教育类型。现在则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所谓高职教育,固然主要由高职院校(含高专院校)实施,但二者并不等同。更为准确的定义是:所谓高职教育,是指实施高职教育课程的那部分教育;凡是实施了高职教育的课程,就是高职教育。该定义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建立起以课程为标准的更为科学的教育划分,而非传统上以行政、管理上的便捷为划分依据。二是现实中诸多存在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释与印证。如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课程比如公共课程并不属于高职教育范畴,与普通高等教育并无本质差异。同时,也解释了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建立起的专业学院(大专层次为主,实际上完全属于职业教育)存在的合理性。endprint
由此形成的结论是,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高职院校并非高职教育唯一的实施者这一理念变得清晰。普通高等院校也可以实施高职教育。这样,普通高等院校转型办高职教育,尤其是高端高职教育就有了合理性依据。在对高端高职教育的竞争中,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经费、师资、生源的优势,这使现行高职院校产生了高度的紧迫感。通过竞争占据高职教育的高端层面,成为决定现行高职院校未来命运的战略选择。
三、成本分析
市场过程本质上是效率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投入产出比的竞争。在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的过程中,与获得利益、规避风险、因应竞争同时存在的,是高职院校在寻求升级中可能付出的成本。这种成本涉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选择,不能不加以关注。
(一)传统理念和架构的固化,强化了行政导向与封闭性办学惯性
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本身并不会对校企合作造成根本性影响。至少从目前看来,高职院校寻求升级更多地致力于从政府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在此过程中,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二是高职院校与政府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二者传统的联结方式和组织架构得到固化,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行政化取向,封闭性进一步加强。很显然,后一种可能就是高职院校必须付出的高昂成本。
传统上,公办院校为了最大限度获取政府投入的资源,普遍对照后种模式建构起自身架构,形成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无缝对接。在这个过程中,行政化和学术性碰撞进一步加剧导致了高校行政化导向。行政化导向需要封闭、求稳,缺乏创新,与学术性需要的开放、多元、创新氛围格格不入,从而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阻碍。
高职教育升级的过程,涉及整个办学框架的变动,这种变动不单单体现于高职院校自身,上级管理部门同样要发生相应变动,管理才能得以持续。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升级必然在教育管理部门主导下进行,从而必然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与后者的联系,围绕升级标准对自身进行再塑造。也就是说,院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成为决定前者升级效能的重要依据。如果这种关系是一种依附型,则升级可能处于被动;如果这种关系是独立的,则升级可能处于主动。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动力进一步消解,延缓了“消费者中心”教育体系的建构
在寻求高等性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目标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迈向真正的高职教育高端层面;而不合理的目标则容易导致高职院校误入歧途。长期以来,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成为高职教育参照的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日益发展成为“普通本科压缩型”,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弱化。到现在,应用技术大学成为新的参照目标,但应用技术大学只是一个概念,尚未形成完整细致的标准体系。可以说,目前高职教育迈向高等性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尚未确定是何种样式的高等性,以及这种高等性的内涵由谁来确定。
在基本目标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匆忙寻求高等性,必然偏移了对校企深度合作的传统关注。校企深度合作的动力进一步消解,必然延缓“消费者中心”教育体系的建构。所谓“消费者中心”,就是以市场需求代替传统的“关门办学、闭门造车”办学基本依据,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体现出开放性。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与“消费者中心”体系建构之间是否形成足够的契合度,将决定这种行为的合理性。目前看来,二者契合度不高,而且只要前者仍由行政化导向的教育管理部门而非市场化导向的民间专业化教育机构主导,二者就难以形成高度契合。
(三)知识的通道被堵塞,迟滞了知识体系建构
高职教育本质上是知识体系。剥离各种外在形式上的差异性,可以看到所有层次与类型的教育,本质上均为不同类型、层次知识的聚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层次与类型教育的本质性特征。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必然从形式建构迈向知识建构。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积聚起一定数量的知识。知识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从数量集聚迈向结构优化,进而形成体系。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知识整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传统学术知识与产业链知识(技术)产生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形态。
升级意味着知识从低端迈向高端,从而减缓甚至中断了原有高职教育迈向知识建构的过程,新的路径亟需重启。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理论上应建立于知识迈向高深的内在逻辑。但在实际操作中,以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的升級,可能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形式与数量,而非知识的质量与高深程度。因为前者具有量化性,后者则更呈现出某种隐性。除非教育管理部门遵循国外普遍做法,把审核权力委托给专业的民间专业化教育机构。否则,占据主导位置的必然是行政导向,从而摒弃了知识的标准。
四、若干结论
在推动高职教育迈向“高等性”的进程中,至少存在两种力量:一是市场的力量,二是行政的力量。在市场机制推动下,二者均体现出经济理性。前者体现在教育对市场需求的普遍性适应;后者体现在通过获得政府拨款获得发展的资源。这两种力量均源于外部推动。还应该存在第三种力量,即知识自身发展的内在张力,知识的张力属于内部力量。从这个基础性的论述中可以获得若干结论。
第一,长期以来,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分层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对后者组织架构与价值取向的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分层表象下所蕴含的是以行政为主要推动力的体制机制。只要这种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性变动,其产生的强大惯性,必然会延伸至同样体制机制引导下的高职教育,并对后者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差异。
第二,市场取代政府投入成为高等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一种世界性趋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拓展,政府越来越无力负担日益庞大的资金投入。从市场中汲取办学资源,其合理性与必然性日益获得认可。伴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教育管理部门通过行政手段主导高等教育办学的时代即将过去。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管理部门应顺应这种时代变迁。通过各种方式推动高职教育迈向独立、自主,而非使之满足于维系现状、止步不前。
第三,隐藏在高职教育寻求“高等性”之下的,是高职教育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数量与结构发生变动这一事实,以及由此形成的自我意识萌芽。因此,从积极的角度看,不应简单认定或者过度夸大高职教育的庸俗化一面。实际上,可以将其理解为高职院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而作出的经济理性选择。高职院校把升级视为一种手段或者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从国家财政获得拨款,从而弥补校企合作缺失造成的损失,同时,解决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起点不公平问题,最终建立起与市场高度适应的现代组织架构。
第四,从长远看,高职教育不能从外部推动力量中获得持久的动力。消费者需求和知识的张力才是真正推动高职教育真发展的可持续动力。而这种张力建立在完整的校企融合基础之上。这正是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无本质的差异,二者均依靠对知识的整理、创新,通过知识的传播实现价值增值。二者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都是外在的、表层的。只有依据知识特性建构起完整的体系,最大限度焕发出其所拥有知识的价值,才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深刻认知自身的独特性、实现差异性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所必须坚持的重要理念。
参 考 文 献
[1]裴云. 新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描述框架嬗变[J]. 职业技术教育,2016(1):8-12.
[2]陈光潮. 产业视角下高职教育发展刍议[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70-75.
[3]裴云. 论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现行高职院校升本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5(3):30-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