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与转型

2018-02-26 05:21田华李燕夏勇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策略中国制造2025

田华?李燕?夏勇

摘 要 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给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模式与层次,并从培养策略上作出快速有效的调整。具体来说,应用技术大学要革新人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转变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定位;转型策略;应用技术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1-0027-05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并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规划指出,全球制造业正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这势必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经济增长新动能将不断涌现。《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其中应用技术型人才供给是关键。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鉴于此,从《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出发,分析新形势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及面临的现实困境,有利于为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和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参考。

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培养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障。欧美众多发达经济体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与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转型密切相关。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推动“再工业化”进程。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制定了《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Accelerating U.S.Advanced Manufacturing)战略计划。该计划对于美国大学如何支持和服务制造业振兴提出了战略构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强调大学应为先进制造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管理者与创新者。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升级已有的应用技术资格证制度、鼓励跨部门的产学研合作、提升应用技术行业吸引力、推广现代学徒制等。又如德国,2013年默克尔政府正式推出《德国工业4.0》计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要以“应用技术教育4.0”支撑《德国工业4.0》,德国大学要积极参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使毕业生能够参与并融入到工业4.0进程中。

《中国制造2025》对應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旧产业形态将发生根本性重组,落后产业形态将走向消亡。制造业对人才规格有新要求,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将取代已有的劳动形态,应用技术人才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人才培养链将更加开放,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人才培养的层次与类型将更加多样化,面向高端制造业的应用技术人才不再从事简单劳动,而是更具管理、研发、创新与技术转化职能。可以预见,《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进行了整体部署,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全面谋划。2016年12月27日,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战略部署,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列出了高端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1]。《指南》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这些行业人才需求最为强劲。很显然,这些高端制造业需要大批新型人才的供给,并由此催生有别于传统职业的新工作岗位。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也将随之发生方向性调整。

二是人才培养的新规格。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生产过程,智能制造成为生产的基本形态。这意味着直接从事简单操作机械劳动的低层次劳动力将大幅减少,更多的新岗位需求将出现在新领域,这对应用技术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制造流程将实现纵向集成,生产过程是整体协同的过程,每个个体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将变得更为复杂、精密,这就要求生产者要掌握和充分利用智能制造的生产系统,而非依靠熟练的经验系统。其次,每个个体都将是融合了高端制造、产品设计、智能管理、研发创新于一体的生产者,需要具有跨生产部门的能力,这就需要打破传统应用技术教育分科教学及专业之间的界限。

三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增强制造业竞争力作为核心任务,加快完善以应用技术大学为支撑、现代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能力为目标、产学研用相融合的高端制造业新体系。为此,应用技术大学要建构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首先,新模式将打破人才培养局限于“象牙塔”之内的惯性,让行业企业与社会力量真正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校企合作,激发社会力量,实现产学研融合。其次,新模式要让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更加灵活、有弹性,并积极探索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方式。再次,新模式将把人才培养时段拓展到整个职业生涯,注重“对岗位转移的职工开展新知识、新技能培训,为高端服务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新的业态创新。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制度,为制造业员工的多次学习、终身学习和多样化学习提供条件”[2]。

四是人才培养的新层次。《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立制造业人才多层次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高端化。我国以往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办学层次主要停留在中职中专、高职高专和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上升通道没有打通,符合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学历和学位制度还未建立。因此,未来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实现中职、高职、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融合,每个阶段又要突出自身特点。具体来说,高职高专教育阶段,重点培养制造业所需基础性人才;本科教育阶段,应用技术大学要利用“双一流”建设契机,深化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以高端制造业重点领域为核心,培养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阶段,加强专业学位与博士研究生教育,在重大工程与研发项目中,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着重培养设计、研发与创新型人才。endprint

二、应用技术大学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中国制造2025》印发以来,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先后引导大批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轨,这为我国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但从现状看,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部分高校盲目转型,不因地制宜提升办学层次,办学目标定位不准以及办学条件的制约等等,都造成了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模糊

我国是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加之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劳动力供给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根据教育部的公开数据,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职院校制造大类专业在校生136万人。从数量上看,制造业人才储备较为充足,却存在结构问题。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多层次人才培养”课题组初步测算,截至2016年初,“十大重点领域年度人才总缺口粗略估计在50万人左右。除信息技术人才供过于求外,我国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年度缺口20万人)、生物医药(年度缺口5万人)、农机装备(年度缺口3万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度缺口2.5万人)四个领域人才供给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3]

两组数据对比可知,《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高端先进制造领域人才培养数量依然短缺,存在低层次人才饱和、高层次人才稀缺的结构性问题。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应当面向《中国制造2025》。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思考,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由于受到传统产业结构、教育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应用技术大学在办学定位上不甚清晰。

(二)专业设置与内涵建设滞后

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并不仅仅是“更名”,而是专业设置与办学内涵的系统调整。但是,仍有部分院校在转型后存在专业设置与内涵建设滞后现象。在专业设置上,两个误区值得警惕。一是专业设置囿于专业目录,未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及时在专业设置上作出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一直是受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指导,专业划分规范,专业增设限制严格。如果严格对照教育部相关专业目录,应用技术大学与《中国制造2025》所列十大高端制造业及领域完全对应的专业目录处于空缺状态。比如,在教育部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机器人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节能技术及推广、智能化系统控制、3D打印技术等专业名称。在《中国制造2025》十分关注的新材料领域,专业目录中也没有稀土永磁、高分子复合材料、航空新质材料、医药新材料、电磁材料等专业科目。二是專业设置追求“大而全”,未依据《中国制造2025》的现实需要盲目增设新专业。比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纳入《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后,高校之间轨道交通类专业设置的重叠现象明显。无论是交通行业院校、高职院校,还是技术型大学、综合性大学,这一类学科设置多呈现集中趋同分布。如此,“既无法发挥各学校在制造业各类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又无法满足区域制造业转型对各类人才的需求。”[4]

(三)产学研融合深度不够

我国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产”是培养基础,“教”是培养核心,“研”是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手段。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行为,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我国部分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方式严重滞后,缺乏与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合作,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一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合作意识缺乏,不愿意或者没有意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二是合作机制未建立和规范。一方面,主要是企业考虑到经济成本和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比较长,不愿意让渡出大量资源与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反而一部分大企业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合作办学会增加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本。三是合作创新研究不足。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创新研究尤为重要。应用技术大学虽然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但多属单一、重复、熟练式的培训,缺乏启迪和创造性思维训练,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思维,缺乏创造热情和创造行为。”[5]

(四)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从现状看,应用技术大学正面临师资队伍建设的“双重挤压”困境。一方面,应用技术性大学内部面临“双师型”教师短缺的困境。双师型教师是指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技能都合格,同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企业工作经验的师资。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从专科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而来,两类教师各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也表现出各自的优劣。高职高专类教师专业技术与技能较强,但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先进制造业的演进方向缺乏宏观把握;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操作技术与实训经验,对前沿制造业的岗位实际需求度认知不够深刻[6]。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在外部面临师资引进的“挤出效应”。在竞争性人才引进机制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影响下,大量优质师资多选择综合性的“985”或“211”院校,这有利于自身的职称晋升与科研成果转化收益。而大量转型后的应用技术院校则缺乏优质师资,师资的相对性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

三、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难题的破解策略

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是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关键,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灵魂。为应对《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应用技术大学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革新人才观,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观问题是人才理论与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实践的根本性问题”,人才观的核心就是怎么看待和理解人才。应用技术大学人才观的核心,就是要把办学目标定位在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上。具体来说,应用技术大学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有两层内涵。首先,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高端制造业人才是应用技术性人才,并非学术研究人才。学术研究人才指的是致力于探索理论、创造新知的人才,其培养任务主要由科研院所或普通高等院校来完成。应用性人才指的是将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人才,抑或是推广知识的人才,主要由应用技术大学和相关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任务。需要强调的是,应用技术大学也涵盖研究生教育阶段,但其培养方式与学术性研究生有区别。其次,应用性人才应定位于高端性。这种高端性反映在工作中就是高技术性要求和复杂环境下工作所具备的创造性。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端制造业人才,是应用性和高端性的结合。endprint

明确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观念的具体化。人才培养目标给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定了该专业人才的共同本质、总体标准、基本特色和通约要素。在具体培养目标上,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实际需求,特别是所预测的十大重点领域,这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向。“确立具体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紧密吻合,明确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达到来即能干的目标”[7],才能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二)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设置与内涵建设是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抓手与载体,两个方面都十分重要。首先,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培养高等性、专业性、技术性高水平应用人才的主要阵地,其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想使其培养的人在劳动力市场有一席之地,首先要保证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8]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专业人才市场供给年度数据统计表明:2012年以来高端制造业人才需求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低层次劳动力需求数量在逐年下降。2016年度的数据显示,市场所需20类主要技术类工种中,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占比由2015年的13.1%上升到21.4%,其中,机械、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设备、机器人制造需求增长最快,其他传统制造业工种占比则显著下降。以广东省为例,从2007年到2016年间,劳动密集型劳动力需求占比由54.3%下降至14.7%,若干制造业城市正处于整体转型过程中[9]。

其次,更加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与传统制造业不同,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标准更高。从形体来看,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人才标准是APT,即高等性(Advancements)、专业性(Professionalism)、技术性(Technicality)。高等性是指人才的层次,不是低层次劳动力的输送,而是面向中高端制造业;专业性即专业教育,是培养现代制造业分工体系中具有特定领域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员;技术性即以掌握和应用技术为教育目标,区别于理论取向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应用技术大学需要投入更多的培养资源。以“新能源汽车制造”专业为例,其所涉及的培养资源要求较高,很多地方性应用型院校并不能满足条件。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制造都属于新兴产业,其涉及汽车设计、驱动技术、锂电池材料、电机制造、电控技术等领域。因为开发周期长,产业链延展广,开发成本十分昂贵,普通的应用型院校根本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资金投入和技术条件来系统培养专业人才。为此,应用技术大学应认真思考专业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传统和资源优势,重点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真正赋予应用型人才更丰厚的人力资本。

(三)转变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需要从表层合作走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主要包括校企协同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两个方面。校企协同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国际上存在两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寻求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学校主导型校企合作。前一种合作形式的优势在于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后一种合作形式培养的人才较符合教育规律或者说人才成长规律,但存在滞后性。对于应用技术大学来说,校企协同并不能单纯地采用一种模式,而是要根据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模式创新。高端制造业人才要求校企之间进行深层次合作,学生在学校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在企业学习到核心操作技术。具体来说,企业参与到学校经营中,尤其是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参股学校,实现共同经营。当利益得到协调,校企合作自然会走向深入。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是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方式之一,指的是学校、科研院所在政府和相关科技中介的协同下,共同推进技术的创新活动。与一般的科研活动不同,应用技术大学的协同创新旨在使学生了解知识生产过程、掌握和运用高端技术、逐步掌握和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然而要做到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多元主体的介入,特别是需要政府和科技中介的介入。其次,利益协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其目标一致地促进高端制造业人才培养。最后,组织化是重要策略。调查显示,“我国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有37%是常规技术咨询,33%是合同委托开发”[10]。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组织化可以促进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持續有效地进行。尤其是学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大产业发展所设立的协同创新组织,使得无序的创新要素得到整合和转化,从而促进科技研发、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四)以双师型为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资源保障。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瓶颈就是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双师型师资的缺乏。为此,应用技术大学急需打造满足《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质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院校培养、规范准入标准以及在职研训等方式进行。

首先,高等院校要培养大批专业对口的双师型教师。无论是应用技术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都应该以《中国制造2025》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加强对接高端制造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相关专业学习者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储备人才。其次,规范教师准入标准。应用技术大学在教师招聘过程中,除了主要以专业、学历、职称作为基本评价标准,还应注重教师是否具有专业操作技能、教学技能以及企业、制造行业的从业经验等,以免导致教师结构与普通院校无本质区别。最后,加强入职后师资的培养与研训。在新教师入职后定期安排到企业工作和锻炼,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技能,获取高级技师、工程师等资格证书,也可了解制造业领域人才培养的新信息,让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协同起来。endprint

(五)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需要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做为支撑,应用技术大学应建立起涵盖课程、教学、学习与管理等完整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评课程”突出对课程大纲的检查,将是否融入高端制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结合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现状等作为考量指標。“评教学”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质量评估,要求学校多方参与到“评教学”中去,把学生、学院、学校教学督导的意见反映在结果中。在“评教学”中不仅要对其是否注重协同创新予以关注,还要考察教师能否把最新科研动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评学习”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企业实习训练程度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纳入评价中,并与学生就业机会的获取和奖助体系相关联,从而激励学生学习投入。“评管理”就是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管理进行评价和监督。其中,应特别重视校企协同和学校科研单位协同创新中管理水平的评价。还可以采用“全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和第三方咨询机构对应用技术大学所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可度进行跟踪和研究,提出完善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建议。

参 考 文 献

[1]马延伟,胡姝.为建设制造业强国提供人才支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0):48-51.

[2]于志晶,刘海.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0-24.

[3]田慧生.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4-16.

[4]蔡泽寰.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2):106-110.

[5]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6-9.

[6]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职教论坛,2016(1):62-66.

[7]王志军.就业前景视阈下高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6):92-100.

[8]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8-08].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

[9]马楠,曾玲晖,刘叶.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6-150.

[10]刘莉,朱德全.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如何应对“中国制造2025”[J].当代职业教育,2017(1):14-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策略中国制造2025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模式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从“澎湃新闻”上线的成功看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大连国际环保展绿色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中国开启“应用技术大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