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近年来,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但是在高校教育领域,大部分学生对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还不够深入。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文章都是来源于英语文化,而其中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内容也很少。但是,语言离不开文化,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应该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同时也应该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有效将英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在教学中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从而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及用英语传播传统文化的能力。[1]
大多数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有兴趣,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却远远不够,经常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总的来说,大学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较多的强调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2]
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中,以往我们都侧重于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的传授,但是随着社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的交际中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哑巴英语”,即很多学习了几年英语的大学生在交际中,更多的是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涉及的往往也都是英美文化,很少会主动地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对方,这暴露了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3]
首先,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渗透同文化中国文化,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用英语来讨论与课文相关的中国热点话题或者传统文化,既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四六级考试的翻译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教材往往更多的是教授英美文化。久而久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在学生的心目中会慢慢地弱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加深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再者,在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中渗透同文化中国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更好的使用英语去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从而更加有效地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要学习其基本语言知识和英美文化,更重要的是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首先,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两个主题。一是physicist,关于物理学家的主题。很多同学会想到爱因斯坦和霍金,谈谈他们的理论和著作。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的物理学家。这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口语热情,而且有效地共享了群体智慧。但是会发现同学们对中国物理学家的了解并不多。二是education,关于教育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教育各自的特点,结合同学们的亲身经历,唤起了学习者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关经历的共鸣。[4]
通过教授过程,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的词句,掌握课文大意,并提升英语基本技能。在此笔者以上面提到的同一篇课文为例进行解析。在对该主题导入后,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作者提到了几次自己的教育经历?”引导学习者在十分钟内完成对本课文的阅读,并且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及大意,并让学生进行课文结构的填空练习,完成了快速阅读和精读两个能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是对单词和词组的讲解,而该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经历,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一环节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课文主题的相关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篇章结构解析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建构能力。[5]
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文中作者的两次经历探讨,分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作者的不同影响,同时教师注意将在上一个环节所掌握的相关语言知识融入教学任务中。并且针对文中出现多次的重要词汇parallel universe 进行探讨,谈论中国外物理学家中重点研究过这个主题的物理学家。
每堂课或者每个单元结束并不意味着所学知识的结束,而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拓展的领域,这也是教师的责任。以上文提到的同一篇课文为例,在本单元的课后作业环节中,教师可以布置小组作业,制作学生自己喜欢的中国物理学家的课件,并在下次课堂中进行小组展示。这种手段既能弥补学生在导入环节暴露出的对中国物理学家不够了解的不足,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加强了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相关词汇,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在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指导下,教师应该在大学公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深入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值得广大大学公共英语领域的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