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陶行知先生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典范。他的教育思想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结合中国本土的特征和基本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为中国教育探寻了新路。这些教育思想,来自于他的教育实践和实验,来自于对当时中国其他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思考,来自于他对当时中国实际问题的考察和研究。幼儿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幼儿教育的实际,较早地创立了比较全面的中国化的幼儿教育理论,成为我国近代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陶行知以为贫苦大众办幼儿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发起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他的幼儿教育的思想对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陶行知认为要重视学前教育,肯定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应对儿童及早进行教育,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2]
重视幼儿早期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普及的前提。1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和纲要,阐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及趋势等。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需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陶行知认为教育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学校教育是主力军,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国家发布的各项政策中都指出,要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所应当发挥出的职能。
陶行知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主要是说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使社会各界都能关注到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家庭,整个家庭系统以及家长都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学校和社区要深刻认识到幼儿早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性,同时要发挥自己的职能,组织家长学习相关知识,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3]
陶行知认为中国幼稚园需要消除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从而建立平民的、省钱的、中国化的幼儿园。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性文件中,均有提到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发展适应农村基本情况的幼儿园是很有必要的。在农村地区,幼儿园可以利用农村的生态和自然特色,开展民族民间活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发挥其民族民间文化多样化、丰富化的优势,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和内容,展现农村幼儿园的特色和优势,从而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资源开发和课程实施的能力,同时可以借助外来力量进行资源的开发。部分城市幼儿园会借鉴国外的学前教育经验来进行幼儿教育,但盲目采用不可取,应结合本国的基本特点,例如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国内已有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再创造。
切实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对地方幼儿园的投入,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使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陶行知阐述了自己的儿童观,肯定了儿童的人权及社会地位。他的创造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具有创造精神,要注意培育创造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对儿童实施“六大解放”。
解放儿童的眼睛, 成人应为儿童提供观察和分析大自然界、大社会的机会,培养儿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南》中阐述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获取经验的需要。成人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同时,还应教给幼儿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解放儿童的头脑,让儿童有机会自主思考。现有的“小学化倾向”,使幼儿过早地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成人应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思考,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成人要给予儿童动手的机会,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同时正视幼儿的动手操作与探索能力。解放儿童的嘴,儿童应有问的自由。儿童的提问是儿童思考的表现。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去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有结果显示,中国的孩子比欧洲的孩子接触到大自然的机会少很多。教师在实施课程时可以带领幼儿观察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只有真正地走进自然、深入到生活中,让幼儿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幼儿的空间才能真正地解放。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幼儿有时间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家长和教师要有耐心,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使幼儿获取自身所需要的有益经验,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