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失语症”的解决策略

2018-02-26 12:55:27福建省龙海市石码第二中心小学
学苑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失语症课堂气氛语文课堂

福建省龙海市石码第二中心小学 陈 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出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课堂气氛应该十分活跃,但是近几年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却不尽人意,教师一人讲课,学生被动听课,课堂气氛沉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失语症”。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失语症”进行探讨,旨在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学生打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一、小学语文“失语症”的表现

1.只可意会,不会言传。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但问到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时,学生却支支吾吾,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意思,还有的学生干脆一言不发。通常,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中的一些语言点进行品读和分析,需要仔细品味才能领略其中的深意,但是有些问题不仅需要领会,还要将其表达出来,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言语诠释,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典型的“失语症”之一。

2.思维缺失,照本宣科。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会准备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教学辅导书,利用这些书籍找到现成的课本答案,主要用于教师上课提问,这样就能够应对自如。这些资料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宝典,学生的答案基本就是重复现成的语句,有的甚至直接拿着辅导书照本宣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缺失状态,因为学生只会念答案,却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就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只是单纯的复制粘贴,这也是“失语”的典型体现。

3.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一些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自己的主见,前面的学生回答什么,他们就会跟着回答什么,重复别人的思想,人云亦云。一些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候,十分惧怕教师,在话语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不会表达的“失语”尴尬。

二、小学语文课堂“失语症”的解决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失语症”并不是短期之内形成的。教师要高度重视“失语症”,改变现状,使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学生打造活跃、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1.鼓励学生,敢于表达。

之所以会产生“失语症”,主要就是由于学生缺乏自己的个性,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呵护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在教学之前进行情感的铺垫,教师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除了自己的父母,还有谁是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就要出远门,你会对自己最舍不得的人说些什么。学生会因这些问题而陷入思考之中。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多数都认为自己舍不得与亲人分开,但还是会有祝福和期待。情感铺垫到位后,教师再切入正题,介绍诗中的作者与送别人的关系,学生的情感很快就会得到共鸣,感同身受。

由此可见,良好的情感铺垫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堂很有活力。实际上,每一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想要获得教师的认同,在恰当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呵护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信任教师,不怕在课堂上出错,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失语症”。

2.丰富语言,有话可说。

解决“失语症”的关键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有话可说。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诵读”的好习惯,积极诵读,主动积累,这样就可以丰富语言。第二,要不断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可以不断积累词语和知识,这样就可以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将其贮存于知识库中,丰富语言的技能,使学生有话可说。第三,养成品读的好习惯。要指导学生深入领会字里行间饱含的韵味。比如,教授学生《鸟的天堂》时,其中有许多文字的内容。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字,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去过的绿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学生会纷纷给出草地、森林、湖边、青山、公园等答案,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答案后,教师再展示《鸟的天堂》中相关的图片与资料,配上各类的鸟鸣声让学生听。每一个片段中放入一段原文,使学生可以有身临其境之感。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为学生缔造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能够了解课文中的文字表达内容,在各种感官体验中静思文字之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会品读,进入文中的情境,在表达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话可说。

3.加强训练,有话会说。

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训练,使学生学会说话,这样就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焦点问题,引导学生充分互动,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抓住关键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使学生敢于质疑,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口才。教师还可以设置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辩论,明辨是非,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找到难点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方式学习和探讨,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做到“有话会说”,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使课堂不再“失语”。

[1]姚红霞.为小学语文课堂“失语症”对症下药[J].华夏教师,2013,(12)∶66.

[2]朱华东.会诊小学语文“课堂失语症”[J]. 教学与管理,2012,(11)∶24-26.

猜你喜欢
失语症课堂气氛语文课堂
失语症
飞天(2022年5期)2022-05-18 23:02:36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2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