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县长桥中心学校 黄素云
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到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何表现呢,它带给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更大动力,还是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次不考虑他们感受的无用改革呢?我们想要揭开答案,就需要对此进行改革效果收集和分析。先来看看阅读教学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作为一个教改尝试,必定是有好处和不足的。我们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存在的不足收集了几点。主要表现有: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阅读教学策略没有建立体系,缺乏教育改革的整体性;没有转换角色,教师展开教学时,依旧以学生阅读为主;没有一个阶段性的教学教育重心的区别对待,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个性化;没有一套完整的阅读教学的统计机制和纠错机制,教师在进行评价工作中,具有较大的主观意识,缺乏公平性。
针对存在的几点问题,我在此谈几点看法。首先,应该对教学对象的阶段性做个良好的划分,比如说三年级以下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策略与三年级以上学生的学习任务与策略的不同的划分,一定要参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等相关的资料,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其次,要有阶段性和对象反应的反馈信息收集机制,做到拥有及时调整和快速改变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的好系统。最后,要将阅读教学内容细致化,多用心、用时间来抓阅读能力;同时要兼顾正确的阅读方式和重心重点的引导,比如,确定精读和泛读范围等。
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教改的主旨里,说明了它重视教育教学的现实意义和重视学习本质的特点。所以在教育人士极力推荐下,阅读教学的提出是一个符合当下也符合教改目的的新思路。它所呈现出来的好处多多。主要提出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表现:一是激发了学生对于小学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二是活跃了小学语文课堂,让有生气的评价又一次用到了小学教学里;三是有利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从母语角度来说,这是教育的前提,是需要教育部门和各大学校加强提升的重要科目。既然阅读教学已经呈现了良好的态势,那么我们在现阶段就应该注重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阅读教学的机制,通过阶段化的划分和对于教学重点和内容的掌握,细化阅读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做到良好引导阅读方式,细化阅读内容,分析精读和泛读的知识范围,培养说、读和阅读能力,达到知识实用价值高,文化素养功能强的目的。
有三个例子,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例子,像《桂林山水》这种文章,我们要提到文章的架构和优美语句的同时,应当有带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和图文并茂的呈现。第二个例子,像《秋色》这篇文章,我们就更应该让学生自己能够说出来,秋天的特色和文中的描绘做个对比,鼓励他们说的能力。第三个例子,像《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的优美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就应该借助机会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浓厚兴趣。所以说,正确的使用工具书,有目的地阅读,随时做读书笔记这些细小的要求是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去细化的工作。我们对于教材一定要进行分析,分清重点内容和普通知识点,确定阅读重点,当然要确定重点还得结合教学大纲的规定,综合更多的学生特点,做出更好的判断。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只是希望当下我们已经试行的阅读教学改革,有个良好的发展道路。在这个好的形式下,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个定义,一定要作为重心和思想任务去实施和落实下来。我最担心的也是这方面的问题,毕竟近四十年的教育方式不是我们一年两年可以改掉的。所以希望我们有一个更好的机制,能够有效推进主体转变的教学理念。从而让阅读教学的步伐更稳健,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更感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语文水平处于很高的水平,让中国的素质教育在阅读教学语文改革的推动下,呈现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的改革理念下,已经走向了一个很有成效且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的新道路上。这是一次很有建设性的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来说,很符合当下的期许。当然有的不足也呈现了出来,好多不利的因素也是需要当下去处理的工作。我对这种改革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做到发挥长处,减少不足,努力为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