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老鼠哲学”的时代精神与历史局限

2018-02-26 13:23王绍东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赵高李斯士人

王绍东

(内蒙古大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的开篇,就给我们讲了一个青年李斯观老鼠而得启示的故事:“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扰。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1]2539从此,李斯开始了自己追逐功名富贵的人生,直到被赵高算计,“论腰斩于咸阳市……而夷三族”[1]2562。学者们在评价李斯时,多将李斯的人生哲学总结为“老鼠哲学”,认为这是李斯极端利己主义世界观的典型体现,也是导致李斯人生悲剧的根源所在[2-4]。在我看来,仅仅将李斯的人生信条归结为他个人受老鼠启示而得到的灵光一现,则未免过于简单。实际上,李斯的“老鼠哲学”蕴含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精神,既有历史的局限性,也有历史的进步性。

一、时代强音:从世卿世禄到自营富贵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贵族等级制、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宗法制是建立在父系氏族制的社会基础之上的,到西周时期逐渐成熟完善。其核心内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贵合一”的原则组建政治体制,也就是按照出身和血缘来确定社会等级。政权和族权相结合,由以天子为代表的贵族阶层行使和垄断政治统治权力。主要内容有:周天子夺取天下后,以自己的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统治权力,是为天下之大宗,分封其余诸子到各地为诸侯。与周天子相比,各诸侯王为小宗。诸侯王的地位也由自己的嫡长子继承,在诸侯国内部形成大宗,其余庶子分封为卿大夫,是为小宗。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其地位,他们相对于诸侯王是小宗,在自家内部则为大宗,卿大夫的庶子成为士。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5]153-154这样,按照与周天子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了从周天子到诸侯王,从诸侯王到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然后再到平民,到奴隶的等级阶层。

与宗法制和分封制相适应,西周社会在官员选拔制度上则采取了“世卿世禄”制。对于各级官吏的任用,主要不是凭借才华和能力进行选拔,而是依据血缘关系加以任用。在这种制度下,从周天子到各级诸侯王、卿、大夫、士,都是凭借血缘关系和在宗法体制内的地位,世世代代占有高官显位,享受封地和俸禄,形成了一个世代罔替的贵族官僚阶层。那些出身社会下层或者不是宗法体制内的人,永远没有进入统治体制的可能性。与政治上垄断权力相适应,在文化上也采取“学在官府”的制度,只有贵族能够学习文化知识,平民百姓既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也没有学习文化的动力。世卿世禄制保证了贵族阶层对政治权力的操控,意在防止因权力争夺引起的社会动荡和混乱,从而使社会稳定运行。在宗法制和世卿世禄体制下,人的身份地位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不可能产生阶层之间的流动与变化,“士之子恒为士”[6]57,人们几乎没有选择自己的地位或改变自己地位的可能性。人们完全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或一个阶层之中,无法获得提升和改变的机会,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逐渐普及,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进步,导致井田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制度的变化,使得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的西周贵族等级制度受到破坏。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拼命发展自己的力量,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一些卿大夫的力量甚至超越了诸侯王,诸侯国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斗争。为了争霸图存,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要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关键是打破世卿世禄制度,选用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来辅佐诸侯王。春秋时期的霸主,都以任贤举能、量才授官而著称,并在贤才们的帮助下成就了霸业。

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大变革、大动荡的阶段,各国之间的战争不断,竞争激烈,许多小的诸侯国成为竞争的牺牲品。战国七雄个个都想一统天下,也都面临着被削弱、被吞并的风险。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争取有才干、有智慧、懂谋略的士人为其所用,成为各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所谓“得士者强,失士者亡”[1]3206。各诸侯王求贤若渴,尊贤重士。赵国提出“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1]1797-1798的改革措施,节省国家开支,任用有能力、有品德之人,根据政绩来提拔官吏。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主张:“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还提出:“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7]58剥夺那些空任官职,却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俸禄,来召请有能力的各国士人。燕昭王在位时,“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私其爱,能当者处之。”[8]303秦孝公为了改变“诸侯卑秦”的局面,下令求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1]202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改革。各国君主都打破了等级制的藩篱,以诚意、尊重和高官厚禄来召请人才。

这时真正有才干、有能力、帮助各诸侯国富国强兵的士人,成为各国君主争夺的对象。士人则凭借自己的智慧、知识、才华和谋略,往来于各诸侯国之间,呼风唤雨,出谋划策,在替君主排忧解难的同时,也谋取了期盼已久的功名利禄。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士人不仅可以跨越阶层,而且可以跨越国度流动,他们有着较为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只有在春秋战国这样的变革时代,才为士人择主而仕、自营富贵提供了可能。“春秋战国是个强力抗争的社会。不强则亡,不仅是诸侯竞争时代的法则,也是士在社会参与中必须牢记的信条。这个时代所选择、认同的是强力度、高智能,是一种鼓励强者、智者、能者、勤者的社会文化机制。因此,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对强者的向往、对智者的追求和对生存的竞争三个方面。”[9]李斯等一大批低层的士人顺应时代的发展,纷纷以强者身份合纵连横,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在为君主服务的同时走向了选择自己更好地位与处境之路。从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到战国时期士人的自由选择,这是李斯“老鼠哲学”出现的社会背景。士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道路,寻求自己的位置,体现的是一种进取、向上、竞争、拼搏的气象。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二、改变社会地位的手段:求学、择主、竞智

战国时期,列国竞争,生死存亡,各诸侯国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所谓的人才,必须能够帮助君主解决危难,求存图霸,富国强兵,而不仅仅是用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拥有真才实学、能够在政治实践中得到验证的人才能被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因此,那些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力图进入社会上层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求学之路。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是卫国的“诸庶孽公子”,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少好刑名之学”,从小就认真学习了以法术治理国家的学问。魏国丞相公叔座称赞他“年虽少,有奇才”[1] 2237。从他与秦孝公的三次对话可以看出,商鞅还钻研了五帝治天下的“帝道”,三王治天下的“王道”,正是凭借着突出的才华谋略,商鞅才能帮助秦孝公变法改革,把秦国带上了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道路。

苏秦出身于洛阳平民家庭,为了改变自身处境和社会地位,他东到齐国留学,“而习之于鬼谷子先生”,然后去游说各国,以取功名富贵,结果“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受到家人的指责和嘲笑[1]2241。苏秦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学问不够、术业不精所导致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发奋学习,“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服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8]20这时的苏秦认为自己的知识大有长进,再次走出家门游说各国,鼓吹联合抗秦,一度被六国封相,成为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

张仪是魏国人,为了寻求上升的途径,他也来到齐国,与苏秦一同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治国安邦之术。学成后来到楚国游说,楚相丢失玉璧,怀疑是贫穷落魄的张仪所偷,张仪被笞打数百下,体无完肤,饱受屈辱。“其妻曰:‘嘻!子勿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1] 2279有了学识,就有了自信。张仪相信自己凭三寸不烂之舌,不仅可以报仇雪恨,而且能够大展宏图。

春申君黄歇,本为楚国的贵族,也因为“游学博闻”[1]2387,能言善辩,得到了楚顷襄王的重用。战国时期,知识成为改变命运的利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蔚然成风。不仅各诸侯国君主求贤若渴,而且那些有见识的贵族官僚也不惜代价召请人才,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都以广招宾客、网罗人才、善于养士而著称于世。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给士人发展以极大的自由空间。士人们各显神通,有的招徒授学,成为职业教师;有的著书立学,游学各地;有的贱买贵卖,经商致富;有的习武从戎,征战沙场。对于士人来说,最能发挥自己能力、体现自身价值的还是入仕为官。入仕为官既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能实现匡时救世,进而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还能获取功名利禄。要想在政治舞台上大有作为,必须找到赏识并重用自己的君主,“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择主而仕就成为战国士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商鞅是卫国的王族,但卫国自身弱小衰败,他感到在自己的祖国难有作为,就怀揣着学识和理想,来到了战国时期最早进行变法改革的魏国,投身到丞相公叔座门下。公叔座对商鞅极为赏识,并向魏惠王加以推荐:“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1]2227魏惠王对于这个来自外国的年轻人毫不在意。公元前361年,秦孝公耻于“诸侯卑秦”的局面,下令求贤改革。在魏国难以实现自己抱负的商鞅闻讯赶来,以霸道强国之术游说孝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

吴起也是卫国人,曾经跟孔子的学生曾子学习,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华。他到鲁国为官时,鲁国遭到齐国的进攻,鲁君想要任用吴起为将,抗击齐国,但考虑到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便心怀疑虑。吴起为了获得将位,不惜杀掉自己的妻子。作为礼仪之邦的鲁国不耻于吴起所为,吴起便离开鲁国来到魏国,“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1]2166。武侯时期,吴起在魏国遭到嫉妒掣肘,又到了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改革。

乐毅原为中山国人,赵武灵王灭中山国,乐毅成为赵人。赵武灵王被害,赵国国内混乱,乐毅从赵国来到魏国。燕昭王欲报复齐国,礼贤下士,召请人才,乐毅又到燕国,献策给燕昭王,联合赵、楚、魏各国攻齐。乐毅率军攻入齐国首都临淄,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几乎灭掉齐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昭王死后,齐国行反间计于燕惠王,乐毅担心被害,逃离燕国,又到赵国,并终老于赵国。

战国时期著名的士人,大多都有多国游仕的经历。苏秦先后游说周显王、秦惠文王、赵肃侯,都被拒绝。最后燕文侯接受了苏秦的谋略,支持苏秦的合纵主张,“子必欲合纵以安燕,寡人以国从”[1]2244。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才晋用、朝秦暮楚都说明士人择主而仕的情况。秦国更是以用客为将和用客为相著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1]2304。战国后期正是因为秦国聚集了各国的人才,才能在他们的帮助下走上统一之路。

战国纷争,弱肉强食,各国统治者不得不竭尽所能地网罗人才,士人则通过择主而仕实现了自下而上的流动,他们为各诸侯王改革变法,出谋划策,笼络同盟,离间敌人,排忧解难,征战厮杀,用其智,尽其力,以得所欲,“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而升卿相”[10]2184。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时的士人是紧缺人才,买方市场,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把握自身的命运;当时的士人有充分的选择权、自主权,也有着强烈的自信和独立意识。这正是导致李斯看到厕中鼠与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感慨万千,决定不遗余力去寻求自身恰当位置的时代背景。

三、“得时无怠”:助推秦朝的统一大业

李斯是众多寻求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一员,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深谋远虑,果断决绝,看清形势,毫不优柔寡断,而是立即付诸行动。李斯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地位,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和素养,而最佳的途径就是拜师求学。当时招收学生的教师很多。李斯经过对各位教师学术能力的考察和学问实用性的判断,决定拜荀卿为师。荀卿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齐国兴稷下学宫,召请各派学术大师,大家公认荀卿为其翘楚,三次被推举为稷下学宫祭酒。荀卿虽为儒学大师,但把传统儒学理论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观点,提出“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主张礼义与刑罚并施,赞同以武力统一天下,推崇中央集权制度。作为现实主义的理论家与哲学家,荀卿的主张具有时代进步性和可行性,李斯为实现自己由“厕中鼠”到“仓中鼠”地位的变化,拜荀卿为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一段时间后,李斯以为跟随荀卿已经学成,向老师告别:“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1]2539在他看来,列国并争的时代,给游说之士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和舞台。李斯以“得时无怠”作为安身立命的准则,这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才干和远见卓识。这里的“时”包含了“抓住时机”和 “洞察时势”两方面的内容,很多时候两方面又是紧密结合的。李斯分析当时的各国形势,认为:“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1]2539实际上,秦国素有重视外国人才的传统,李斯追逐富贵的行为,与秦文化特征也极为吻合[11]。来到秦国后,他又清晰地判断局势,秦最有政治实力而又能够重用人才的是相国吕不韦,便成为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对李斯极为赏识,把李斯推荐给秦王嬴政为郎官。从此,李斯开始了助推秦朝统一大业,实现个人富贵梦想的政治生涯[12]。

来到秦国后的李斯,立刻体现了远高于常人的政治敏锐性和大局观。他以郎官的身份上书秦王嬴政,提出要抓住时机开始战略转移,变争霸战争为统一战争。他认为,秦从商鞅变法以来,经过六代君主的经营发展,已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能力。“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扫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而约,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1]2541李斯提出,要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发动剪除六国的统一战争,李斯的主张对坚定嬴政统一天下的信心和决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李斯还向嬴政提出了加速统一战争的具体战术和行动计划:用金钱收买各国的权臣,让他们为秦所用;对于坚决主张与秦对抗的各国大臣,用暗杀的手段除掉他们;采用离间计,打破六国之间的抗秦图谋,破坏各国君臣的内部团结;一旦时机成熟就大军压境。“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1]2540,不久,又将他提拔为客卿。李斯的建议正与嬴政的雄心不谋而合,让他看清了形势,立即进行战略部署。秦国能够在短短的10年时间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与李斯的战略远见是密不可分的。

就在李斯逐渐得到嬴政的赏识与信任,距离自己的人生目标越来越近时,韩国水工郑国以修渠行疲秦之计的阴谋败露,盛怒之下的嬴政在秦国贵族的鼓动下,下令驱逐一切外国人。如果这道命令得到贯彻实施,不仅秦国的统一会半途而废,李斯本人也会被逐出秦国,他追求个人梦想的路程也将戛然而止。关键时刻,李斯给嬴政上《谏逐客书》,指出秦国的强盛史,就是用客史。秦国历史上的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有为君主,都是靠用客成就功业的。李斯大声疾呼:“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时而秦无强大之名也。”[1]2542他指出秦王喜欢各国的珍宝物产、美女音乐,却驱逐各国的人才,逐客令是愚蠢的行为,更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1]2545不分青红皂白地驱逐外国人,既违背秦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也会内失民心,外资敌国,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秦王嬴政本身具有雄才大略,在李斯的谏言下幡然醒悟,立即废止逐客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1]2546秦始皇一步步提拔李斯为廷尉、丞相,实际主持了秦国的政务。秦国的统一,李斯居功至伟。

秦统一后,李斯又帮助秦始皇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13]1457。秦始皇的各项政治举措,“斯皆有力焉”[1]2547。在帮助秦朝完成统一大业和巩固统一政权的同时,李斯本人也获得了炙手可热的权位。

从观老鼠而得启示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的一段时间里,李斯以自己的审时度势的能力和智慧,助推秦朝的统一大业,表现了不同寻常的气魄与胆识。李斯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功名富贵,找到自己的理想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秦始皇成为天下共主,千古一帝。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一时期李斯实现个人价值的努力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相统一的,李斯的才华和谋略得到了最好的展示,嬴政对李斯几乎是言听计从。李斯帮助秦朝统一,帮助秦始皇登上至高无上的位置,本人也“可谓富贵极矣”[1]2547,似乎成了人生赢家。

四、无法克服的局限:鼠目寸光与危楼盛宴

秦朝统一后,嬴政成为“自上古以来所未有,五帝所不及”[1]236的始皇帝。在统一前和统一初,嬴政和臣僚们的共同目标是完成统一和巩固统一。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大臣们无所顾忌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贡献自己的才智,即使触怒了君主的个人情感,为了击败其他竞争者,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君主也愿意知错就改,礼贤下士。但君主专制的大一统政权建立后,秦始皇的竞争者被逐一消除,他本人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时的臣僚们,要想获取和保有功名利禄,唯一的途径就是取得拥有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的欢心。与统一前的雄才大略、睿智有为相比,统一后的秦始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受权力、追求长生上,更多地表现出专制君主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特性,对触怒自己的人甚至不惜惩处杀戮。臣僚们为了迎合皇帝,不敢说真话,尽直言,而是千方百计投其所好。“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服谩欺以取容。”[1]258

君臣关系的这种变化,必然也会影响到李斯。早期的李斯,只要把精力放在为国尽忠、助秦统一上,就能得到嬴政的赏识,就能提升自己的地位。而天下一统后,李斯要时刻揣摩皇帝的心理,观察皇帝的喜怒哀乐,不敢丝毫触犯皇帝的逆鳞,才能获得皇帝的认可,保有自己半生奋斗来的功名富贵。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统一后的李斯,再也没有了统一前上《谏逐客书》时的勇敢果断,而是变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了。他提出的焚书主张,既有统一秦朝政治思想的成分,更是为了维护秦始皇的绝对权威,防止士人利用历史的知识和经验非议皇帝,让皇帝只能听到颂扬之声。实际上,听不到批评声音的危害,李斯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仍然提出“以古非今者族”[1]255的主张,可见,为了逢迎皇帝,这时的李斯已经不再顾及国家利益了。

如果说李斯确立的“老鼠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历史进步性,那么它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过度关注个人的利益与得失。当个人的富贵追求与历史潮流、国家利益一致时,他的能力和才华就会得到充分的施展和体现;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宁可牺牲国家利益也要维护个人利益。受老鼠哲学的影响,贵为丞相之尊的李斯,没能在精神境界上更进一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巡游路上,因为没有生前安排,为了防止诸子争位而产生动荡,丞相李斯决定隐瞒皇帝死讯。秦始皇在临终前写下遗书,要求长子扶苏来主持葬礼并继承皇位。阴谋家赵高欲发动政变,以自己的学生、少子胡亥取代扶苏即位,进而借机夺取秦朝大权。赵高要想实现自己的政变野心,必须得到李斯的配合与参与。从情理上说,李斯身居丞相高位,理应对秦始皇与秦王朝忠心耿耿,本没有参与政变的理由。但赵高抓住了李斯的弱点,对他展开了步步紧逼的威胁和利诱。第一步,赵高恐吓李斯,如果扶苏即位,李斯的丞相之位就将不保。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指出李斯在5个方面都劣于蒙恬,如果扶苏即位,必用蒙恬取代李斯的丞相之位。第二步,赵高接着推论,如果李斯失去了丞相之位,那么他的性命也不能自保。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第三步,进一步恐吓,如果李斯被杀,家人也会遭殃。“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1]2549赵高讲的后果的确严重,令李斯难以招架。实际上,赵高这番话仅仅是推论,难以变成现实。李斯作为秦朝丞相,无论功绩还是地位都远超蒙恬。如果遵循始皇遗嘱,辅佐扶苏即位,那么李斯又将成为拥立新君的第一功臣。何以会有失位亡身灭族之祸?这本是常人都能想到的事情,无奈赵高击中了李斯迷恋权位、贪生怕死的要害,使李斯一时间惊恐不已,乱了方寸。第四步,赵高诱惑李斯:“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1]2550当一个人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个人的权位、利益和家庭的安危幸福上时,他的眼界就受到了限制,就会变得利令智昏,鼠目寸光。李斯答应参与政变,以少子胡亥取代长子扶苏即位。赵高正是利用名缰利锁套住了李斯,从此把李斯玩弄于股掌之上的。

此后李斯步步被动,一错再错。他明知二世的荒淫不利于国家,本想进行劝谏,但当二世对自己流露不满时,又不惜上《行督责书》,为二世纵情享乐、严刑滥杀寻找理论依据;他对赵高的小人做法有一定警惕,但看到秦二世对赵高无比信赖,又千方百计迎合赵高,甚至求助于赵高,结果被赵高牵住了鼻子。赵高诬告李斯有谋反之心,秦二世信以为真,让赵高审理此案。结果,心狠手辣的赵高“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并夷灭李斯三族[1]2562。为了保住权位,李斯一再突破自己的底线。沙丘政变后的李斯,犹如参加一场危楼上的饕餮盛宴。盛宴上,满是珍馐美味,良酒佳酿,红颜相伴,丝竹助兴,令人神魂颠倒,流连忘返,然而危楼却一步步走向倾斜。本应该去修补危楼的李斯舍不得离开权力的盛宴,当危楼坍塌之时,李斯等一干曾庆幸能参加盛宴之人,也随之成为殉葬者。

五、结 语

李斯受老鼠处不同位置而有不同处境的启示,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寻求摆脱贫穷卑贱地位,追求荣华富贵之路,在助推秦朝完成统一大业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郡小吏成长为秦朝的一代名相。然而,正如当年李斯只关注老鼠而忘记了保护粮仓的安全一样,晚年的李斯过度关注自己的功名利禄,被权利的毒焰迷离了双眼,抛弃了为国尽忠的职责,从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演变为被人控制、受人操纵的可怜虫。“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1]2563,助纣为虐,最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猜你喜欢
赵高李斯士人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指鹿为马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指鹿为马
赵高的阴谋
李斯自食苦果
只爱黑白红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