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沟通艺术探析

2018-02-25 22:37马晓婕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班主任

马晓婕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学校,上海 200233)

民主平等、相互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者追求的教育理想。然而,目前提高中考录取率仍然是初级中学的终极目标,应试教育的目标导向和实际操作无疑是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窄化,造成了一系列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让教师走出困惑,体验“教并快乐着”的路径就在于改善师生沟通方式。[1]

一、初中生与班主任沟通的现状调查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来实现,所以师生沟通在学校内部的人际交往中占核心地位。[2]目前,师生的沟通现状如何呢?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学校的95名初二学生和5名班主任进行了调查问卷,71%的教师对师生关系感到满意;90%的教师与学生沟通时选择学习问题,76%的师生谈纪律问题,13%的师生谈心理问题。对妨碍师生沟通的因素统计显示:75%的师生认为工作压力大,没有沟通时间,65%的师生认为是学生的认知问题,20%认为家长不理解,25%认为社会压力大。有61.7%的学生认为教师比较关心自己的学习、生活,37.7%的学生认为只是一般关心,约有1.6%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关心自己;65.3%的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内容常为学习,10%的学生与教师交流的内容常为家庭问题,24.7%的学生交流其他; 7.3%的学生认为不与教师沟通的原因是不喜欢教师,49.3%的学生认为与教师没话题可说,43.4%的学生是其他原因;有30.2%的学生认为在某些问题上的看法与教师不一致时,教师的态度是高兴,45.8%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太高兴,有24%的学生认为教师无所谓。以上数据反映了师生间存在沟通问题,笔者认为,有些矛盾是由于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和家长的教育引导,因此,需要教师主动走近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影响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原因

1.教师层面

大部分初中班主任是主课教师,他们只求班级平安无事,看中的是本班学生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名次,尤其是自己任教的那门学科,他们利用班会课等一些本应与学生沟通的机会,用来督促、辅导课程,而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发展。即使班主任会给予学生关怀,对象也往往是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中等生和学困生通常很难获得教师的关怀和关心。[3]

调查显示,30%的班主任一周阅读时间不足一小时,主动阅读班主任专业类书籍的只占6.6%[4],这不利于班主任自我提高,也阻碍了班主任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65.4%的班主任是出于学校安排才做这项工作,班主任工作存在一定的被动选择,究其原因,班主任感到工作任务重且繁琐,学生越来越难教,家长越来越不配合[4],而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越来越模糊、陌生。

2.家长层面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无论对师生关系还是对学生成长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家校沟通形式以单向沟通为主,班主任传达信息、要求和建议,家长成了教师指令的执行者和合作伙伴。有一部分家长对与班主任的沟通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不能理智地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主要满足孩子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成长的需求。有的家长并不认同批评这种教育方式,希望教师多鼓励表扬引导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判断主要是家庭生活中孩子的表现,无法理解甚至不相信班主任的反馈,并伴有情绪抱怨。这些都使班主任工作处于僵局,无法达成教育合力的功效。

3.学生层面

当前,初中生普遍存在生理发育提前、心理成熟相对滞后的状况。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独立意识和批判性显著增强,最大特点表现为心理上的闭锁型。[1]大部分学生成长于典型的独生子女家庭,长辈倍加呵护,缺少同龄人的相伴,不知如何处理与教师、同伴之间的关系。学生强烈要求班主任能平等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给予教师信任感和接纳教师,这种师生之间的真诚沟通是通过双向互动来发展和培养的。

三、班主任进行有效沟通的建议

1.班主任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

班主任的话语应以爱心为肉,以智慧为骨骼,以教育教学规律为灵魂。[5]马斯洛认为尊重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是最接近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当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产生自信的体验和成功的愉悦,进而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一般来说,学生在学校里最容易缺失的是爱和尊重,学生喜欢教师的第一条品质也是尊重、热爱、同情学生。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势必受到学生的种种排斥,其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首先给予学生的应该是爱和尊重。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必须遵循“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准则,这是师生相处之道的真义,也是基础。

(1)理性信息。教师表露自己的感受也是对学生表明一种态度、观点和立场。理性信息即“对事不对人”原则,根据这条原则,当学生惹麻烦时,教师应只针对情境描述有关的事情,不要随意评定学生的人品和人格,然后让学生根据客观情境判断对错并做出理性的反应。人类理智的行为有赖于相信自己对现实环境的知觉能力。如果教师经常责备、贬低、说教、恐吓学生,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渐渐否定自己,并依赖别人来判断自身的价值。教师对学生正确而客观的认识,换取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理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满意。反过来,学生的这一认识又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形成了良性循环。[6]

(2)邀请合作。教育民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可以主动邀请他们合作。邀请合作的主要方法是:在开始活动前,先与学生一起讨论,决定活动所需的行为。如果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分歧,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应该怎么做。用这种办法可以减低学生的依赖感,这样,学生就会觉得他们自己可以控制教室里的事情,可以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7]教师应该把邀请学生合作的意愿渗透到自己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自发的合作意向和责任感。

(3)学会表达愤怒。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疲劳、挫折感、冲突等难免会导致教师发怒。虽然教师都出于善意的教育目的,渴望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结果,但发怒并不是最佳方法,教育目的实现还需要教师跟学生产生一种内心的共鸣。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如何表达反感甚至愤怒,同时不伤害学生的人格。教师在表达愤怒时,先扪心自问:“我生气的方式是不是和我的学生期待我表达的方式一样?”[7]在教师表达愤怒时,学生的注意力会全部集中在教师身上。借此机会,教师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威严和幽默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要注意不能频繁使用这种方式,否则也会失效。

2.班主任通过家校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

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也是师生关系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家校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家长经常参与,才能更多地理解教育对象,才能实施更有效、更个性化的教育。班主任要了解家长的心理,正视家长的需求,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保持互动和积极的沟通,及时指出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使家长感到教师的关注和责任心。[4]遇到家长教育孩子出现障碍时,和家长探讨一些解决方法,给出建议。对于溺爱型的家长,班主任应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激发家长的共鸣,再用委婉的语气告诉家长问题不解决可能会引发的后果,给家长积极的期待,最终达成学生健康成长、家校和谐、师生和谐的目标。

3.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探索沟通的针对性

班主任的沟通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个体, 教师需要一点智慧,多一点引导,因材施教,采用符合个性的方式来引导、教育学生。[8]

(1)正确要求优秀生

由于优秀生大多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优异的学习成绩及其他特点,是班主任的助手和同伴的榜样,表扬性谈话仍要讲究艺术性,否则就会被其他学生和家长认为教师偏袒优秀生,从而容易造成家校矛盾。因此在表扬时要实事求是,分析说明表扬的道理,使其他学生感到他们的言行确实值得教师表扬,值得自己去学习。同时,对于优秀生来说,他们感到教师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肯定和褒奖,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2)挖掘中间型学生

中间型学生是处于班级中游的地位,没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犯大的错误,对于教师的教育常常保持沉默,但又占据班级中较大的比例,因此,班主任要帮助中间型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正确面对表扬和批评。[9]中间生对自己没有目标和追求,且家长也认为只要孩子不犯大错误,学习勉强过得去,就万事大吉。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与中间生设定合适的目标,客观地分析他们之间的差距,而不是简单地和优秀生对比,也积极地肯定他们胜人一筹的地方,鼓励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同时,通过家校沟通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潜力,指导他们培养优秀生的方法,促进中等生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质量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人至少存在语言、逻辑数学等八种智能,因此,班主任应发掘学生的潜力,使他的优势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乐观、公正地评估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展示无限特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教育应当对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换一个角度看学生,用欣赏和挖掘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师生融洽关系自然水到渠成。

(3)关爱后进生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德育、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他们说成“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他们会以消极的态度对抗教师,拒绝教师的教育,这种紧张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处境不利,加重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其实,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家长正确沟通。

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自于彼此的尊重,尊重比热爱更重要,因此,与他们谈心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树立转化他们的信心,不要将他们视为“眼中钉”。谈话重点不是针对错误严加痛斥,而是要以平稳的语调探讨分析其后进的原因,找寻心理的症结。他会意识到班主任的关心、爱护。谈话之始,不要单刀直入,列举种种“罪状”,而要采取“迂回战术”,不妨先问寒问暖,从关心其生活入手,这样可解除他的防御心理、抗拒心理,促使他认识到,老师谈话不是要整他、治他。[9]化解了他心中的冰层,这时他会承认自己的过错。接下来,班主任要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予以充分肯定,阐明有关做人的道理,提出殷切的期望和要求,激发他的上进心,提高他的认识,展示他前途的曙光。[9]后进生的个性发展往往存在缺陷,难以短期内矫正,错误意识和行为习惯也不是一下子能转变过来的。因此,班主任的个别谈话要多次进行,要有反复教育的思想准备。班主任最好根据每一次的谈话记录,及时写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育经验与教训,也能了解学生犯错误的频率及性质。

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可以说,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班主任管理班级又何尝不是呢?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本,凭借爱和尊重,协调好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必须讲求沟通技巧和方法,离开艺术策略,就无法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海穆·基诺特.师生沟通技巧[M].许丽玉,许丽美,译.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35.

[2] 朱娟.沟通分析理论在师生沟通中的有效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4):45.

[3] 马多秀.关怀伦理学视域中的师生关系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

[4] 陈镇虎.人文精神视野下学校德育的改革和创新[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237,127.

[5] 赵坡.班主任如何说话[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孙铨.在屋檐下:师生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26.

[7] 屠荣生,唐思群.师生沟通的艺术[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8,149.

[8] 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瞿平工作室.走向专业化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66.

[9] 张宝臣.班主任工作艺术论[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93,113,125.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