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志坤
合作教学是有指两位以上教师合作上课,互相协作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是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特殊需要的一种有效形式。如何将合作的效用最大化,是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厦门市同安区在推进随班就读实验中,以普特教师的合作为切入点,将之深入到随班就读工作的各个层面,着力提升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性。
合作教学的前提是认清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事实上,不同随班就读学生的残障类别、程度差异较大,有学业落后伴有轻度智障的学生、认知正常伴有肢体残疾的学生,也有存在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学生。因此同安区要求资源教师与巡回指导教师共同做好教育评估工作,由资源教师及科任教师提供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教育相关信息,巡回指导教师采用相关量表进行教育评估,确定学生的优劣势、能力起点等,为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评估的目的是整合,普特教师根据评估结果把能力相近、教育需求相似的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分组,再针对每组的具体情况整合教育资源为之服务,从而让抽离式的资源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与普通课程有效衔接,又要与随班就读学生现有能力直接相关,即IEP需满足个体需要。同安区要求资源教师根据普通教育学科特点抽离出知识框架,确定随班就读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与需求,确定学科补救内容;巡回指导教师则结合特殊教育小步子、生活化的教学原则,采用任务分析、情景教学等方法,与资源教师一起细化教学目标。另外,巡回指导教师还要明确随班就读学生具体障碍状况、身心特点,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及行为矫正等课程。
普特教师交互式的合作教学,比资源教师单独上课或普特教师轮流上课更有教学成效。同安区普特教师课堂合作教学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在同一堂课里,巡回指导教师和资源教师同时授课。首先,普特教师商讨并将资源教室根据功能和教学需要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然后,普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组别,分别带至指定区域同时开展教学,采用平行授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一一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后还可以流动起来,参加另外一组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在有效利用时间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照顾了随班就读学生的兴趣和差异。两位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且无需按顺序呈现,类似于微缩型的“走班教学”。
同一堂课里,教学过程被设计为连贯的几个环节,资源教师与巡回指导教师在各自的环节里互为主教和辅教,协助对方教学。主教老师讲授时,辅教老师进行个别化指导,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这种授课形式下,双方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相关性,教学环节具有递进性。
现代教育技术为“互联网+随班就读”提供了可能,普特教师合作教学也有了新的途径,普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微课教学”和“远程互动教学”也可以用在随班就读教学中,这能够解决巡回指导教师由于课务安排或个人原因无法现场指导的问题。巡回指导教师录制微课提前发送给资源教师,课堂上播放,学生跟学跟练;或者资源教师在上课时同步开启互动教学媒体,巡回指导教师远程互动教学。
教师反思与教学研讨是提升普特教师合作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同安区要求资源教师和科任教师随时记录随班就读学生在校的点滴变化,及时写下教学反思;巡回指导教师负责总结区域随班就读具体成效,就下一步教学问题提供建议。
另外,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以以下两种方式开展:一种是心得分享,普特教师分享随班就读教学反思,邀请家长旁听,就下一步教学交换意见;另一种是解决问题,资源教师或科任教师就日常教学中某个随班就读学生行为、心理问题,录制一段或几段有针对性的课堂视频来进行集中教学研讨,以解决难题。
一个良好、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随班就读学生健康成长。随班就读教学不仅要关注补偿和康复,也当注重心智的培养。因此,普特教师除了合作抓好常规教学外,更应该为随班就读学生创设融合的教育环境。资源教师及科任教师要在普通教学课堂上给予随班就读学生更多的关注,引导其参与课堂讨论;课外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引导其参与学校活动。另外,资源教学也不止局限于在资源教室教学,巡回指导教师还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团队游戏等活动将课堂搬到室外,资源教师来邀请本校其他学生一同参与,这样的融合氛围不仅能促使随班就读学生提高,也能引导其他学生认识和接纳随班就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