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巧宏
聋生在聋校生活、学习的时间很长,聋校是聋生的另一个“家”,更是一个小型的聋人社会,并形成了独特的聋人文化氛围。聋人文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聋人的语言,聋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聋人社会的文艺、娱乐、体育等活动(聋人幽默笑话、聋人诗歌、手语舞蹈、聋人哑剧等)和聋人社会的交往方式、交往习惯、行为方式等等。[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手语作为聋人群体的第一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重要工具,更是聋人文化的核心。[2]作为一所聋校,应该充分利用手语这一聋人文化的标志来构建属于聋生自己的特色课程,让聋生学习与感受聋人文化,并用正确的文化方向引领他们成长。
手语文化体验课程是建立在尊重聋生主体、唤醒聋人认知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层次之上的,因此可设定如下课程目标:第一,唤醒聋生的生存价值,让聋生感受到手语的文化价值,更进一步提升自我认同感,促进聋生学好手语,并运用手语更好地学习主流社会语言,促进融合;第二,尊重聋生主体,手语文化也是聋校文化的一种形式,体现出以聋生为主体的聋校文化特征,可以增强聋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第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构建手语文化体验课程,可以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到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中,从而深入了解和掌握聋人手语及其文化的特征,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师生融合。
聋人作为“手语族”有其独特的手语文化,只有充分了解聋人的文化,才能赢得聋人的喜爱,才能够做好教育工作。
手语文化课程服务的对象是聋生,在聋人手语文化方面他们最有发言权。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形成共识:有了手语,我们也能唱歌;有了手语,我们也能讲故事;有了手语,我们还能表演。在这一基础上,学校着手研究具体的体验活动内容与计划。
在活动的策划、组织中,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聋生参与活动的策划。在课本剧展演活动中,各班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美术与手工特长制作道具,这些道具的使用为课本剧增色不少,让老师进一步看到了学生发展的潜力。在节目表演上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属于自己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登上舞台,从而得到锻炼。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能力都在不断提高,其原因就在于手语文化课程适合聋生的学习特点,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聋人在听力上有损伤或者缺陷,他们主要以视觉为主导来获得外部信息,用眼睛来观察周围的人、事以及外部环境。这种独特的视觉认知方式使得独特的艺术活动应运而生。[3]为此,学校开展了如下丰富的手语体验活动。
一是手语故事会。各班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结合阅读举行手语故事比赛,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展示活动。
二是手语歌曲节。歌曲中蕴藏了丰富的语言、情感内容,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聋生虽然听不到音乐节奏,但他们拥有享受歌曲的权利。全校各班组织学生观看少儿歌曲、爱国歌曲的视频,让学生摸着音箱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真学习歌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歌。再将选择的歌编成手语,结合音乐旋律演绎出来。从而让聋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让他们去关注歌曲、学习歌曲、演绎歌曲,共享主流社会的文化成果。
三是手语课本剧展评。课本剧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聋生来说,通过表演课本剧让他们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从而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促进聋生语言能力提升与情感发展。因此,学校开展了“课本剧进课堂”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每学期结束时,学校都会举办手语课本剧展演,那一天是全校聋生的节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通过手语课本剧让聋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感受到课文中的爱与恨、悲与喜,感受到了亲情、友情与爱国情,课文不再枯燥无味了。
聋人手语文化体验课程项目实施以来,营造了适合聋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有了新的体验,聋人手语文化课程逐步成为聋校的独特文化标志。
首先,学生变了,他们更爱这个学校了,因为学校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更自信了,因为他们的作品得到了父母的赞赏、社会爱心人士的认可;他们更爱学习了,因为他们在手语体验课程活动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其次,老师也变了,他们变得更了解学生,他们用心学习聋人手语,能够与孩子们交心了;他们变得更爱学生,看到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精彩表现,感受到了幸福;他们变得更专业,手语是聋校的教学语言,通过手语的学习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了特殊教育,人人都成为真正的专家。
第三,家长变了,学校各项活动学生的参与率都是100%,在学期结束的家长会上,每个家长都能够看到属于自己孩子的精彩,家长的眼眶湿润了。
聋人手语文化体验课程虽然侧重于活动的开展,但是它打通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那面“墙”。一是促进阅读,开展手语故事会、课本剧、歌曲等活动能够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够讲出动人的故事,演出生动的课本剧,打出流畅的手语歌;二是发展能力,手语文化体验课程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特长,促使学生学好美术和手工,从而做出漂亮的道具;三是促进健康,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传统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获得完整的生命体验,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成功的成年聋人通常能够同时具备生活在健听世界和聋人世界的双重能力。[4]聋校应该让聋生感受和学习手语与聋人文化,从而为聋生的社会融合打下基础。
参与文献:
[1]张宁生.聋人文化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
[2]姬祥祥.《聋人文化》课程在手语主持专业中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16(2):69.
[3]申仁洪,顾俊朴.聋人文化及其对聋人教育的影响[J].现代特殊教育,2014(2):59.
[4]申仁洪.美国聋人文化与聋人教育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4,3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