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秋蓉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362000)
近年来,笔者在聋校中学生中开展课前读报说报、课后写报活动,以此为途径补偿聋生语言学习方面的缺陷,激发聋生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促进聋生各方面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社会文明成果。
由于听力受损,聋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而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关系密切,聋生的语言能力弱会导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概括能力弱;大多数聋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无法与同龄普通中学生相比。为加强对聋生手语与书面语表达和语言转换能力的指导,加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使聋生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有必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帮助聋生获取更多信息,积累更多词汇,从而提高沟通与交往的能力。
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有着丰富、鲜活的信息资源,其中不乏有很多内容可作为学生了解社会热点、增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汲取文学素养的好文章。将“读报、说报、写报”活动引入语文教学,既方便教师操作,也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可以有效提高聋生语言发展能力。
“读报、说报、写报”是指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新闻报道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利用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的时间,轮流上台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将说报的内容剪裁下来,贴在专门的本子上,再简要概括新闻内容,将课前说报的讨论内容写下来,形成一份读报心得。从读到说到写,将聋生口语和书面语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保证语言训练实效。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聋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拓宽视野,帮助阅读”。同时还要求聋生能“关心学校、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关注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成果”。报纸上的新闻时事,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着丰富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应鼓励聋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读报方式。此外,相较于教材中的文章,新闻报道涵盖热点民生、时尚潮流、体育竞技等,内容新奇、事件生动、种类丰富,知识面广;且篇幅较短小,字数不多,文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对聋生有吸引力,能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
因为对生活素材掌握不足,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偏窄,同时由于聋生与健听人语言表述的差异,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聋生写出的作文还是存在语序颠倒、内容空洞、缺乏真情等问题。聋生通过“读报、说报、写报”活动,概括新闻事件梗概,阐述个人观点;课后整理说报内容、师生讨论的观点,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感知内容、捕捉信息、搜集材料、积累写作素材的捷径,能有效为写作服务。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感觉到聋生写作说明文和议论文难度较大。经过几年“读报、说报、写报”活动的开展,聋生在写作时有了丰富的可供引用的素材,同时经过反复锻炼,可以较为准确地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聋生在写作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写,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与一般学生相比,聋生接收信息的途径比较少,而“读报、说报、写报”活动为聋生开辟了一条了解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抒发爱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例如,2015年9月3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聋生们激动不已,观看结束仍意犹未尽。在读报交流时,有同学表示:这场阅兵仪式,让我了解了“中国力量”,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无比自豪,但是不能忘记历史,全国人民应该更加团结,凝聚“中国力量”,让这股力量震撼世界。通过阅读这些新闻,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社会的进步。
近几年笔者以“读报、说报、写报”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类法律纠纷、违法犯罪事件为例,对聋生开展法制教育,有效提高聋生的法律意识。
例如,去年一位聋生对“郑州破获健听人利用聋哑人偷盗电动车,涉案金额10万元”的报道进行了“读报、说报、写报”活动。课前讨论时,笔者引导所有学生对这一报道进行讨论,有的同学对健听人利用聋人进行犯罪表示不齿和气愤;有的同学对参与偷盗的聋人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感到惋惜;还有的同学则对盗窃如何量刑感兴趣。最后,笔者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参照相关法律知识做概括总结。这样学习形式,既直观地引导了聋生认识违法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又提醒聋生警惕利用聋人进行犯罪的“朋友”或团伙,让他们认识危险、识别违法行为、远离犯罪。
在“读报、说报、写报”活动中,聋生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善后处理的报道也十分关注。看到这些报道时,学生们会互相传阅,交流自己的读报体会。例如一名学生分享了“手机充电爆炸毁容”的新闻,笔者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起因、处理方法,提醒学生引以为鉴,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听力和言语的缺失,使聋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迟缓,情感体验较肤浅,自我意识敏感,在与人交往和环境适应中经常会遇到种种困难,产生不自信等心理问题。《课程标准》要求培养聋生注意交往场合和对象,自信、清楚地进行表达,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有良好的仪态。
在“读报、说报、写报”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对学生外部形象的矫正。要求同学站姿要大方,气度要自信,纠正他们抓耳挠腮、耸肩驼背、忸怩不语等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聋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中,能够流利、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分享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逐渐产生积极自信的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