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治校育人” 提高管理水平

2018-02-25 03:48邱学华
现代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治校中华民族

邱学华

怎样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来“治校育人”是当前教育界重大的研究课题。“治校”与“育人”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治校是为了育人,育人是目的,治校是手段。

一、先谈治校

怎么管理学校,校长们有很多管理经验。我认为,在当前首先要明确,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管理学校。

当前应该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新时代,二是具有中国特色,三是搞社会主义,习主席思想这三个重要内容就是我们治校的方针。

第一是新时代。所谓新时代,一些人认为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不够的。所谓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国强军的时代。我们办学就是要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服务,培育大批爱国爱民的创新优秀人才。

第二是具有中国特色。这就是指明,办学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我们的学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教育传统。中国教育理论界崇洋思想太盛,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不要迷信外国教育理论。可是,直到现在还是外国教育理论主宰中国的教育。一些专家用外国教育理论批判中国教育,挥舞着“应试教育”的大棒到处乱打。谁抓教学质量,谁就是搞“应试教育”,谁就犯了路线错误。

“多读多写,勤学苦练”正是中国教育优良传统之精华。现在,一些专家就是用美国的“愉快教育” “快乐教育” “个性解放”等教育理论,冲击和否定中国的教育。很多有良心的在美国的华人都惊呼:美国用“快乐教育” “愉快教育” “个性解放” “进步教育”忽悠中国人,中国人上当了!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抵制美国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侵蚀,坚持走中国化的道路。

第三是搞社会主义。这指明我们办学为了满足中国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教育必须公平公正。因为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二、再谈育人

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局,历来都重视德育。以前提出德育为先、政治挂帅、教书育人,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教育要“立德树人” 。过去都很重视学校的育人功能,为什么收效不大?我认为,主要是有些人对德育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德育就是讲道理,从而导致说教太多,苍白无力。

怎么育人?育人不能仅仅搞说教,还应该让学生去体验、实践、行动。良好文明习惯和优良的思想品质,教师说一千遍、一万遍都没有效。所以用“育人”两字比较贴切,意为培育人的过程,现在还有人用“养成”两字,意思是一样的。

我提倡的尝试教学法,主要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试一试。经过30多年的实践,新世纪初,我又提出“尝试教育理论”,就是把尝试的思想运用到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课外活动、家庭教育中。强调在育人的过程中让学生先尝试,落实到行动上。

德育的载体是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实践,经受育人过程。德育的内容要突出重点,从当前来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文明礼貌教育。目前,青少年中爱国主义思想淡薄了,我们必须严肃正视这个问题。而以美国为首的外部势力千方百计阻挠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我们急需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保家卫国。有一些中国人在国外旅游,缺乏文明礼貌,已引起世人的吐槽,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果培养的人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貌都没有,还谈什么德育?文明礼貌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记得五六十年代,学生都很尊重教师,见了老师都要行礼问好。可是到了“文革”中批判“师道尊严”,改革开放后又提倡“个性解放”,学校中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逐渐消失了。中国自古至今,历来有“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这也是中华教育优良传统之精华,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朋友是做人起码的道德底线。所以“爱国守礼”是育人工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治校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3月历史大事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培育法治文化是依法治校的基础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