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玲
■
自2016年9月,我国的德育课程又迎来了一次重大转变:课程名称由“品德与生活(社会)”改为“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由“一标多本”变为“一标一本” 。这一急速的变化给老师们带来不少挑战。相比品德与生活(社会) ,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幅增加了法治教育内容,同时进一步充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吸纳了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和新观念。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及特点急需我们广大教师重新学习新知识,梳理新观念。
基于以上变化,如何更好地演绎这门课程?怎样让这门课程落地生根?山东省教科院在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培训、专业学习后,又于2017年11月底,在青岛市城阳第二实验小学举行了“山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优秀课例观摩暨新课程教学实施研讨活动” 。此次学习,通过专家讲座、课例观摩、名家评课等系列内容,让老师们真正沉下心走进道德与法治课。
《道德与法治》 是一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意识渗透学生生活的一门课程。它以道德和法治教育为核心和重点,其两点融合的根基在于:道德和法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石,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道德属软约束,法治是硬约束。
“道德”与“法治”的组合,是期望让学生感受法治社会生活,在塑德明法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约束下的美好。因此,从低年段开始推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关键要根据教材内容,找出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符、与学生生活视域相关的法律知识,并能通过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去渗法育德,进而促进学生法治精神的塑造和修身守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有效实施的灵魂。作为统编教材的主编,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面对“一纲一本”的现实,教师要梳理一句学情对教材进行转化的观念。而这种转化首先就要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始。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体验感悟是融合了知识、情感、意志、技能等要素在内的综合体。学生需要通过本课程习得学科关键能力。如此,才能让学生获得自身建构美好生活的能力。
学生的情感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没有真实情感的体悟,道德教育将成为说教。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生活感受,用心体验每一个当下,发现生活中内在的情感“意蕴” 。
此次部编教材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儿歌、绘本、传统文化渗透在教材中。这是基于低年级儿童识字量少,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而确立的。在《新年的礼物》一课,有个环节是“自己取得这么多的进步,最想谢谢谁”,教师通过绘本配乐的形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帮助,才能有今天不断的进步和成长。
在活动中探究、在交流中感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体。而低年级课堂的实施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做中学,在自由、宽松的活动中学。
从品德课程的更名到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我有幸作为一线教师,亲历了德育课程发展史上一次具有现实和深远影响的变革。此次变革意味着课程内涵的进一步丰盈和深刻。如今,面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我们一线教师还需要不断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这样做为了谁?去达成什么目标?……我想,只有在不断深入的追问、实践中,我们才能慢慢厘清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性质的要义,逐渐触摸到课程的本质,弄清楚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新课程的实施刚刚开始,它就像种子刚刚落地扎根。而要想让这粒种子长成大树,让我们这个学科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夯实根基,需要我们不断浇水、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