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成
我们认为: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提高每节常态课堂的效益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点;建立“课有定则”合适的“教学模式”是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底线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尝试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学生能尝试” “尝试能成功” “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先学后教” “先练后讲”,解决了“教”和“学”的关系问题,通过模式中的教学流程和步骤保证了教师的让位,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怎样学”,能确保每节常态课堂的教学效果。
老师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怎样将课堂还给学生?” “怎样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特别是学校被确定为“东莞市第一批‘高效课堂工程’实验学校”以后,各科老师在东莞市教研室的领导专家老师和邱学华教授等市内外专家的指导实践下,积极开展了“常态课堂教学模式”滚动式的实践研究,经历了从“体验·探究·升华” “导学式”教学模式——“三模块” “五环节” “‘体验践行’课堂教学模式”——“三学三问” “尝试体验”常态课堂教学模式三个阶段近15年的完善性探索实践。
课堂模块程序结构 1.自学 2.研学 3.思学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个人独学小组合学汇报展学质疑研学活练悟学检测思学教师的“导”学案(视频)疏导点拨指导因势利导释疑精导测评引导提炼启发目标任务“学”的目标 学会了什么? 还不会什么? 真的会了吗?精心设计运用“活练检测题”时间分配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导”的任务精心设计学案(视频)适度辅导,适时调控立足重难点精导突破
我们探索建构的“三学三问课堂”愿景是师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阳光发展,是以教师为主导作用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坚持实施“体验求知,践行发展” (尝试即体验,体验即求知,求知即践行,践行即发展) 、“学习是自己的事”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力求用“学”和“导”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深度学习,主动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三学即“自学、研学、思学” ,三问即“学会了什么” “还不会什么” “真的会了吗” 。其基本结构和实施程序如下表所示:
备注1.高段学生的“个人独学”环节一般放在课堂外。2.每节课在确保“两头”(即“自学”和“思学”环节)有足够时间的前提下,学生的“独学”“合学”“展学”“研学”四个学习环节及内容安排、时间分配等可据实灵活处理。3.课堂上,教师在实施每一个环节前都必须向学生清晰地明确学习的任务和完成的时间。
在此基本结构和实施程序的基础上,各学科要着力探索出“三课型”的“三学三问”常态课堂教学模型(三课型即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 ,不断凝炼出各学科各学段“三学三问”常态课堂教学操作范式,积淀“三学三问”常态课堂教学特色。
“三学三问课堂”确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坚持“学习是自己的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突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尝试” “体验”与“感悟” “践行”学习过程,重点关注学生“怎样学的”和“学得怎么样”两大问题,变教师“主讲”为“精导”,变学生“多练”为“活练” 。在具体实施“三学三问常态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重点贯彻以下主要策略。
1.总体把握好“三学模块”的主要任务和实施要点
“自学模块”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涵盖学生个人独学、小组合学,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学会了什么”,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案”,落实好自学方法辅导。“研学模块”主要是师生围绕自学后还存在的疑惑或重难点进行研讨学习,涵盖学生汇报展学、质疑研学,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还不会什么”,教师要精心组织合作研讨与精讲精导,落实好组长培训与评价导向。“思学模块”主要是要设计、引导学生完成“活练检测题”,评价学习效果和感悟学习收获,涵盖学生活练悟学、检测思学,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真的会了吗”,教师要落实好当堂活练检测的引导,确保质量,堂堂必清。
2.正确处理好“三问环节” “学”和“导”的侧重点
“三学三问”常态课堂教学模式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即学生“怎样学的”和“学得怎么样”,教学各环节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两条线来建构的,因此,教师要按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厘清把握好“学”和“导”两方面的侧重点。一般中、高段侧重于“自学”,主要是“独学” “合学” “展学”,低段侧重于“导学”,主要是“教师导学” “同伴导学” 。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必须真正实现课堂上“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真正落实“学习是自己的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3.精心设计好“学案”和“活练检测题”
“学案”不是简单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的罗列,“活练检测题”也不是简单的作业题。这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把自己当成学生来自主学习完学习内容后,进行学习过程的梳理。因而,“学案”既有学习任务与要求的呈现,又有学习方法、习惯能力的训练与指导;“活练检测题”既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练习,又是对所学内容、方法和能力的灵活运用与训练,两者都应始终贯穿“学习是自己的事”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始终关注学生“怎样学的”和“学得怎么样”的落实。
4.建立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学三问’课堂教学模式”关注的重点学习行为范式。让学生学会独立自学、充分自学,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开展精讲精导的前提;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就是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课堂学习方式。要建立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异质分组,建设较长期合作小组文化”是基础,“培养组长,训练学生合作技能”是重点,“科学评价,正确把握合作学习契机”是关键。
“三学三问” “尝试体验”常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三模块”虽独成一体,但又相互渗透联系。在运用它来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时,教师必须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象的特点和要求,使之对象化,形成不同的变式,才能将课上“活”,学生在课堂中才能变“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五会”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
教师在运用“三学三问”常态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课前苦功,课中享受,课后轻松”的统一认识,还各自探索提炼出了一些常态的基本操作范式。我们通过实施“三学三问”常态课堂教学模式以后,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兴趣越来越浓,课内、课外学习气氛融洽;二是学科特长生越来越多,学生敢于表现,主动学习,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三是课堂上能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侧面、不同程度的进步,提高了学困生的转化率;四是学生主动探究研讨,思维活跃,勤于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等。
“教有定则,教无定法。”它深刻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规律的运用又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将坚持把“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