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伟俊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走向“会学”,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从从2006年起,开始了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实践和研究,努力从“改课”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品质,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012年起,学校聘请邱学华先生担任名誉校长,指导我校全面推进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工作。2015年,学校申报立项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尝试教学思想建设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研究”,进行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理论的系统建构。
自主学习型课堂,就是以尝试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教学案为载体,以优化教与学的方式为抓手,以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的课堂教学改革。自主学习型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不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学习型课堂上,教师的教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释疑解惑,更重要的是有效地组织、激励、帮助、指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活动。
1.先学后教、先展后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尝试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先学后教的“学”不是盲目的自学,而应该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的讲授,而是教师在学生自学和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因此,自主学习型课堂倡导“学生先学,教师后教” “学生先思,教师后导” “学生先做,教师后讲” “学生先展,教师后评”,切实保证在教师教学之前,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主动的问题探究和自觉的知识建构。
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自主学习型课堂倡导: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不该占用的时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致力于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科学地思考、在展示交流中学会有条理地表达。
3.以学定教、学教互动,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助手
自主学习型课堂倡导:教师要学会做学生的助手,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以学定教、学教互动,真正实现“教师变教为导,学生变听为学”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能准确捕捉学生的学生困难,通过有效提问和引起学生深思的追问,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疑释难。
课前,学生以教学案为载体进行前置学习,自学课本、自主探究、自主检测,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并初步建构新知识体系。这一阶段是教学活动的先行组织者,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巧妙运用“知识框图” “知识树” “问题串”等形式,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少量有针对性的练习检测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方法的水平,达到及时巩固和暴露问题的双重目的。
这是课堂教学的首个环节。首先由学生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问,其他同学给予解答;老师给予点拨,或者学生展示自主学习中的收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老师给予提升,旨在充分暴露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和教师点拨两种方式给予解疑释难。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中的典型错误给予评析,追溯错因,达到错者走出误区,未错者引以为戒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达到查缺补漏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学生先做,教师后评” “学生先思,教师后导”和“学生先讲,教师后讲”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共性问题分析透彻,个性问题个别辅导”为原则,努力做到“教师能不讲的坚决不讲、能少讲的尽量少讲、能让学生讲的一定让学生讲” 。教师的讲解重在点拨启思、指导学法,并努力做到点得恰当,拨得适度,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时、断裂之处,切中问题“要害”,揭示问题的实质,启迪学生的思考。
学生的学习有四个层次:简单模仿—初步掌握—本质理解—自觉运用。学生要真正从“简单模仿、初步掌握”走向“本质理解、自觉运用”的境界,光靠老师的教是不行的,得靠学生自己去悟。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留足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去总结经验、规律和方法,促使学生真正能做到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训练反馈,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悟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这样既达成对基础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巩固的目标,又达到当堂反馈、诊断教学、及时弥补的目的。这个训练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但都必须是限时完成,及时反馈,以便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弥补教学。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同时应努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腾飞的平台。
自主学习型课堂改造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课前,学生在教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课上,师生互动交流和反馈练习。这彻底改变了学生长期以来轻课前预习、重课后练习的习惯,真正做到了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案的引入,组织学生在课前“先学”,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进度,这样就做到了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切实让每一个学生的“先学”都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案的引入,将学生的“先学”前置到课前,教师就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完成课前自主检测的情况和学生自学的总结质疑,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案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产生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供全年级师生共同使用,真正实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学案也是师生共用的文本资料,对于学生来讲是学案,对于教师来讲是教案,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套高质量的学习资料。
我校在引入教学案后,相应学科不再征订和使用其他任何教辅资料,并严格控制教学案的文本容量,努力做到精选精编;我们在提倡课前自主学习之后,便把课后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学生课后的任务就是完成下一课时的预习任务。
自推进自主学习型课堂建设以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高位运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在自主学习型课堂的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更好的支持,让自主学习有更多的探究意味?二是如何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状况,做到精准施教?围绕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开展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新一轮的研究,努力以资源建设支持探究学习,以测试分析促进精准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