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出错,课堂同样出彩

2018-02-24 19:18王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纠错错误资源课堂教学

王芳

【摘要】课堂上学生出错是真实思维的反映,教师采用不同的態度对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要以宽容的情怀去对待,可以在顺应错误中找出错的原因;在纠正错误时通透本质;利用错误还能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关键词】课堂教学 纠错 错误资源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采用不同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中的两个案例进行比较剖析,谈谈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案例一]

在初步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后,为了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相同的长方形纸,让他们利用长方形纸折一折并涂出它的几分之一。

操作后,学生分别交流各自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教师先选择了表示1/2、1/4的长方形纸贴于黑板上,让学生比较哪个分数大。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

生1:我认为1/4大。

(教师没有问这位学生是怎样比的,又请另一位学生回答)

生2:1/2大,因为1/2的涂色部分多。

师:还有其他的比较方法吗?

在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指出其中的规律: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这个分数也越小。(教师也没有指出是“相同的长方形”这一前提)

课后我问这位学生,现在知道1/2为什么比1/4大了吗?他把老师课上归纳的话说了一遍。我想了解学生当时认为“1/4比1/2大”的真实原因,又问他课上是怎样比较发现“1/4比1/2大”的。他说:“如果我表示的是这张小长方形纸的1/2,再表示这张(又拿出课上老师准备的很大的长方形纸)大长方形纸的1/4,那么1/2就小于1/4。”课堂上还有多少学生与他有一样的困惑呢?如果教师能停下来听一听这位学生出错的理由,帮助他分析原因,想必学生们的困惑就能迎刃而解了。

[案例二]

在认识1/2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对1/2的直观感知,教师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折出正方形纸片的1/2,并涂上颜色。

大部分学生表现得十分从容,很快完成折叠、涂色的要求之后自信地将纸片高高举起,展示自己的作品,大部分的同学都通过拦腰对折或对角线对折完成了任务。教师选择了不同折法表示的正方形纸的1/2,准备归纳比较学生成果时,发现一个学生偷偷将正方形纸藏到了桌肚里。

细心的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涂出的正方形纸的1/2,发现了他的折和涂的方法很特殊,鼓励学生:“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样折吗?”

学生在看了黑板上的正确答案后,胆怯地回答:“老师,我折错了,只要对折一次就够了,但是我折了两次。”

老师微笑着请这位学生坐下,并且说:“这位同学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大家对他这样折有什么想法吗?”

有几位学生迅速地举手,第一位学生说:“他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所以才会出现错误。”

第二位学生说:“他应该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而不是4份。”

“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了4份,那么大家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他改正错误呢?”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在座的学生。

学生对比正确和错误的折法,思索着改进的方法。

不一会儿,一个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我知道怎么改了。他刚才只涂了四份中的一份,如果再涂一份,加起来一共就涂了这张纸的一半,也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丢了。”

“是的,两份加起来的和也表示这个正方形的1/2。”又有学生赞同道。

出错的学生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很自信地举手:“老师,我会改了。”

教师带头鼓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不仅能宽容同学在学习上的错误,更能主动帮助同学一起分析原因。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得出这个正方形纸的1/2的呢?”

学生的思维在不经意中被激活,触及分数本质的问题自然提出。对比不同的折法,明白了抽象的1/2,只要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出错时,教师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给予宽容与信心;当学生出现错误而感到尴尬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宽容,并理性地倾听真实的“理由”;当学生积极帮助同伴分析错误原因时,教师用眼神鼓励着,这样做既增强了出错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营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当学生自信满满地改正自己的差错时,教师带头为所有的学生鼓掌,适时适宜的点拨把这一错误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探究点;这样做是对出错学生的一种呵护,也是对所有学生的一种激励。

比较上述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出错是他们真实思维的反映,教师要以宽容的情怀去对待。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出错呢?

一、顺应错误,分析原因

课上当学生出错时,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顺应他们的认知,分析其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在大脑中将正确与错误的思想或方法形成认识冲突,再组织他们进行分析、判断,在经历探究和辨析的过程中主动获取内心认同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能被真正消化吸收。案例一中的教师没有耐心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或认知,使有类似错误的学生受自己思维定式的影响,对这部分的知识一知半解。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在刚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类似案例一中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来折出不同的几分之一,再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学生其实不少,所以出错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这时,如果教师能启发学生思考:在比物体的大小、长度、轻重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进行比较,学生们“在统一单位的情况下”才能比较数量的大小的已有认知经验就会被激活,学生也就明白了比较分数大小的基础。

二、纠正错误,通透本质

课堂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错误可能会隐藏着新资源的不断生成。案例二中的教师就及时地利用了课堂中的错误资源,展示这位学生的错误,鼓励他自己纠正错误,使他真正理解了1/2的意义。表面上这个环节好像浪费了学生不少的上课时间,但仔细分析学生得出的“和也表示这张纸的一半”,其中隐藏着与1/2相等的分数的规律——只要表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一半,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是教师无法灌输的,只有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才能领会。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表现常会出其不意,这是教师备课时很难预料的,所以我们并不能事先预设好“出彩”的数学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出现新的错误时,教师凭借良好的教学经验,适时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误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新的增长点,甚至新的探究方法、方向。

三、利用错误,完善认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他们自主建构中思维真实的反映。教师如能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理解知识本质的基础上自主完善认知结构。案例一中学生发现“1/4比1/2大”背后的原因,折射出他是真正地理解了分数的含义。一张小长方形纸的1/2,一张大长方形纸的1/4,单位“1”不同,在比较的过程中,由于标准不同,所以是无法比较的。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利用这个学生的“错误”,在直观展示小长方形的1/2和大长方形的1/4,引导学生去对比与辨析,明确了比较分数的大小也要统一单位,完善了已有的“数的大小比较”认知结构;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的理解,对后续进一步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分数意义”的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

错误是与学习相伴的必然产物,教师要以生为本,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认知本质,在纠错中建构模型。合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探索中,思维和情感等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和出彩的,教学才是最美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纠错错误资源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