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祖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中学,甘肃 白银)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现代初中课堂中逐渐成为学生思想发展的主要引导内容,以现代社会发展形式为基础,中学生的教学内容开始逐渐与国家的发展接轨,教师在进行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之后,还需要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进行培养,将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实现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程在中学的教学中,属于同国家政策发展相联系的重要教学科目,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时,需要时时关注国家政策的整体发展动向,对学生教学的内容规划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教学内容能够和国家的发展形势、社会的整体走向相吻合,落实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内涵,从而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整体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讲,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重要载体,在通过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之后,学生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和学习的方向进行引导性的规划,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将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化,保证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合理合法地进行相关活动,让学生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养成且进一步优化其综合能力。
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引领下,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所以在这样多元化信息交叉的时代下,学生对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内容会产生错误的认知,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规范学生的言行。同时让学生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不断地开发自身的潜能,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
现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养成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大范围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对社会整体发展的认知不完善,对优秀品质和道德的内涵学习不重视。所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自身的教学思想转变,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部分,保证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接轨。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一直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上,多数教师选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会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在进行社会生活方面的教学时,如果采用一板一眼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不仅不能深刻地理解,还会对教学内容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影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帮助我国整体建设从价值目标方面进行转变,从而实现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构建。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一内容明确地讲解,同时还要将其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让学生对这一概念中的内容深化理解。同时,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教师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评选,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身边的一些优良行为进行品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来深刻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此外,学校也要将自身的校风建立,根据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形势,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校风的建设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在实际的行为中体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中建立优良的品行品格。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转变,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的建立,让学生在认识到法治内容的同时,正视自身的品行,不断地进行优化以及自我改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将社会实践与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内涵,帮助学生完善对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认识,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社会的发展开始逐渐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道德建设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能够有效地引领多方面的正确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能够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以及社会认知。所以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讲解中,深化学生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认知程度,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