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崔彩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导向性,一经形成就会对后续信息的加工起着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指导着后续信息的感知、过滤、加工和提取,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
然而,在班级教学中很多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学习累,效果不理想。有些教师仅仅指出学生态度存在问题,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有些教师试图以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态度,却都效果甚微。因此,如何引导高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1.认知问题cognition:学生对英语认识不足,形成了对英语的偏见,或持有某种消极信念。如有学生认为中国人不需要学英语,除了应对考试英语对他没用。
2.情感问题affection: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缺乏兴趣和持续学习下去的动力。
3.行为倾向问题behavioral tendency:学生学习策略不对,如有用时较少、听课不认真等,不良的行为模式最终又导致态度懒散消极。
1.调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知,通过灌输、讨论或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有关英语的事实和知识等,从而形成积极的信念和评价。(1)讨论法:高一开始让学生讨论“W hy do they learn English?”。在讨论中学生可能谈到英语是高考必考科目;它有利于我们获取一手资料、有利于学术交流;它可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如旅游、观影、购物等。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调整了对英语的认知,并且趋向积极全面。让学生讨论“D o you think you can learn it w ell and w hy?”很多学生会有不积极的信念或不自信,如认为父母英语不好自己也学不好;认为英语词汇多,语言运用环境差自己不可能学好。教师可以参与讨论通过实例和数据让学生较多地关注成功的案例,从而形成积极的信念。(2)体验法:在新英文电影上映时,让学生观看预告片或电影片段(无字幕或无汉语字幕),体验英语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讨论学生的服装书包文具上的英语,展示一些带有英文的服装,有一些词义并非学生所喜欢的,有些英语印错,学习英语后他们就有一定的鉴别能力,避免一些尴尬。(3)灌输法:这是教师常用的方式,单纯的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或者参与讨论促使学生转变观念,趋向积极。
2.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建立成功、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反应。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形成积极的态度。当英语不利于他们需要的满足,就会持有拒绝或逃避的态度。首先,教师对课程难度和梯度要有很好的把握,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取得成功。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对学生的努力、进步或成功要及时给予大力表扬。关注学生的积极面,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认可、被积极关注。最后,当学生受挫、面对失败时要及时鼓励,使他们重新燃起希望。
3.利用行为矫正技术调整学生学习策略,强化其行为,使之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并持之以恒。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就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扮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态度转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和习惯要有明确的指导,对课堂活动、笔记、作业和考试后反思计划等有清楚的要求,并严格检查执行一段时间。学生对这些英语学习的要求从最初的被迫依从到认同,最终会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