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强 徐吉民
(山东省新泰市翟镇唐立沟联办小学)
近几年来,离婚率越来越高,有许多家庭破裂了,破裂后家庭中的孩子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有位学者曾经说过:“在快乐的环境中长成的孩子,其人格是健全的,对任何事都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反过来想想,这些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呢?他们大多数生活环境并不快乐,都失去了母爱或父爱,甚至有的孩子在重组的两个家庭的夹缝中生活,他们的心理复杂而又矛盾,甚至精神状态异常疲惫、紧张。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人格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运转轨道。作为班主任,我们绝不能让这些孩子走上歪路,我们要尽力让这些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快乐的人生。
要想真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还需要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家庭中去。了解他们父母离异的原因、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的归属以及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和期待等。了解这些内容是培养孩子们健全人格的前提。这些内容让我们把握住了教育孩子们的先机,掌握了孩子们的心理脉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与学生家长时刻保持联系,结成“教育同盟”,达到教育步调的统一,来进一步帮助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思想自闭,而且他们易冲动,行为过激,实际上是由于他们有“心事”,但却得不到宣泄,他们的“心事”有的是得不到爱抚,有的可能是对父母不满,有的甚至会产生厌世的想法,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值得信赖的。为了让孩子们的心事得到宣泄,我是这样做的:尽量在课余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把自己的QQ号告诉孩子们,让他们把一些当面不能说或不好意思说的事情发到我的QQ上。针对孩子们的种种心事,我积极进行开导,为他们拨开乌云,使他们放松心情。当然也可能会遇到孩子实在不愿意说出自己心事的情况,此时我还会请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帮忙。敞开心扉后的孩子们思想上自闭的程度减轻了,他们处理事情的过激度也有所缓解。
长期的单亲家庭生活,使得这些孩子常常会“神经过敏”,要么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大发雷霆,要么就会因为一件小事而自卑失落、一蹶不振。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在接任一个新的班级时,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要多加了解自不待言,我还会向其他任课老师介绍班级内的情况,特别要向他们说明这几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情况。要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感受到我的爱,我们所有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在班级中感受到类似于父母的爱,弥补他们在生活中缺失的爱,用爱来感化他们受伤的心灵,这样有效地改变了他们对别人的敌对心理。
我曾亲历过这样一个孩子的转变过程。父母离异后,她随母亲生活,母亲自己拉扯一个孩子,困难可想而知。由于婚姻和工作上的不顺利,导致其母亲性情异常暴躁,对孩子动辄拳脚相加。时间久了,这个孩子对家庭和母亲就更加疏远了,失去对家庭的信赖感,在学校里,她郁郁寡欢,不善于与人交往,遇到问题更是偏激,成绩也不理想。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关爱下,她慢慢走出了困境,对自己的母亲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变成了一个快乐健全的孩子。
这个工作主要由班干部来完成。班主任要启发班干部引导其他同学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苦恼,鼓励大家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班级活动,让他们在团队生活中体会到乐趣,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快乐,让他们变得不再孤单,变得乐于与人沟通。
经过调查发现,我们学校单亲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不太乐观,特别是在穿着上与平常家庭的孩子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样就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帮助。为了使这些孩子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学校的帮助,而不产生被施舍和被可怜的心理,学校专门为他们提供了类似于勤工俭学的途径,如整理图书室,捡拾操场上的垃圾等杂活,然后给他们以物质上的奖励。
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家长觉得因为自己,使得孩子失去了完整的家庭很内疚,于是对孩子特别娇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让这些孩子变得不负责任,变得认为一切都要以自己为中心。所以,我们还要教育这些孩子勇于担负家庭责任。由于孩子们的年龄还小,所以要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父亲或母亲下班后,主动给他们送杯水等。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自己也有义务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而培养单亲家庭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时也让这些孩子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
父母离异了,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却是无辜的,我们必须与家长建立联系,让他们明白这一点,进而要求单亲家长克制自己的情绪,就算生活再艰辛,再不易,也不要把情绪发泄到孩子的身上。
作为教育者,作为班主任,我们的任务绝不是只关注一个孩子,或者只关注大多数孩子,而是要关注全部的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孩子——这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如同是花坛中由于养分不足而没有开放的花,只要多一些关爱,他们就会怒放,形成一片灿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