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江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小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预设的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完成知识和能力的内化,是教师所期待的。然而,教育改革以来,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呼声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讲“效率”,而不是讲“速度”,急于教授让学生接受,学生缺乏思考的空间,并不利于教与学的开展,同时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放慢脚步,恰当做好“等待”。
教学中的等待实际上是具有一定的教学目的,以教师为依托发生的、等待的对象是学生。心理学家罗伊提出的“等待时间”对教学等待有一定的启发。他将“等待时间”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给出问题到学生回答问题前的时间间隔;另一类学生回答问题后到教师给予评价前的时间间隔。而研究表明这两种等待基本上贯穿所有课堂。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由于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需要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切忌拔苗助长,特别是小学生的发展,更需要等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前预设和课中的动态生成构建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按照预设的步骤发展,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巧妙恰当的等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而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更需要等待。
和谐稳定的教学节奏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缓的学习氛围。教学节奏的把握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课堂教学内容较多、密度较大,教学节奏过于紧凑,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易于消化,适当地教学等待,可以有效地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有时间去内化。当学生需要思考时,耐心等待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当课堂气氛紧张时,可以等待学生沉静下来,使课堂节奏得以缓和。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过于担心学生“学不会”,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思维闭合难以内化知识,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习得。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巧妙设问来等一等,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思维自然能够得到发展。教师耐心的等待和期待,反馈给学生的是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同时有益于自信心的树立。
小学语文知识丰富,学好语文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探索,教师合理运用课堂等待,使学生在等待中学习和探索知识,而教师的放手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因此提升,教师在等待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战胜学习困难。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期间就包括教学环节中的预设等待。若要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等待”,就必须在课前深入研究,研究所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着重探析教学重难点,挖掘教学课堂中可能的“等待”,是适度进行教学等待的有力保障。例如,《燕子》这篇课文,从认识作者、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到最后的拓展延伸。教师通过课前的准备,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可以挖掘教学环节可能的“等待”,充分给予学生思考、表达的机会。在理解课文时,不要急于给出解释,而是让学生思考总结段落大意,最后再给予总结。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是灵活多变的。教学不能按照预先设计的发展常有发生,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做出相应改变。因此,教师应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变化,适时建构课堂教学需要的“等待”。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辨识能力、感知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能够敏锐捕捉到意外的发生,并做到及时调控“等待”的时机。
反思使人进步,教学也是如此,高质量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而反思是提高的有效途径。反思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之后,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的前瞻性反思和课中监控性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等待的时机、效果和价值,通过反思结果来分析“等待”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完善,这对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课堂等待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不能急于要求学生达到高标准,而是需要放慢脚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一分理解和信任。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应该学会等待,把握好等待时机,巧妙地利用等待,创造课堂精彩。
[1]李如密,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8):46-49.
[2]沈玉红.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学等待”[J].教学与管理,2017(1):33-34.
[3]菊燕妮.适时课堂等待,创造无限精彩[J].新课程(中旬),2012(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