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紫菱
有关研究显示,由于智力或行为能力的局限,残障儿童心理发展相对迟滞,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他们的心理较普通儿童更加脆弱与敏感,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普通儿童。[1]
残障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其核心主要是“知情意”难以协调一致。他们往往在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面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通过一些外显行为表现出来。[2]在认知层面,残障儿童的自我认知往往受自身生理缺陷、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影响而有失客观性。他们往往形成低度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与此同时,一些残障儿童由于躯体的残疾而影响感知和脑功能活动,这使得他们的生活环境有所局限,与外界接触较少,难以形成对外界的正确认知。在情感与意志层面,大部分残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失败经验多于成功经验,因而他们一遇到问题常常说“不会”“不敢”,选择逃避或是等待他人代劳和直接向他人求助,从而形成自卑、胆怯、惧怕等负面情感。[3]
优势视角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它的出现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颠覆了传统社会工作中的问题与病态视角:从看见问题和缺陷转向欣赏克服内心痛苦与挣扎而继续前行的能力。延伸到教育学领域,优势视角理论在承认学生面临痛苦、遭遇困境的同时,将学生本身而非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当作关注的中心,强调教师应以正面的思维看待学生所处的环境,着眼于学生的优势与潜能,积极关注其自身及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助。[4]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可以从五个原则出发探讨其可行性。
第一,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残障儿童虽然面临一些身体与精神方面的障碍,但仍然具有自身的优势,如视力障碍的儿童在听觉上更加灵敏,很多智障儿童制作手工的能力极强等。与此同时,来自家人的支持与帮扶、来自社区与社会的关注等都存在值得被利用的优势资源。
第二,创伤、疾病和抗争可能具有伤害性,但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Wolins提出“挑战模式”以取代“损害模式”,目的就是将遭遇创伤与疾病的儿童看作积极发展的个体。如因为后天因素而残疾的儿童,即使他们无法摆脱从前的阴影,但是他们同时也具备了承受生命之重的能力。
第三,假定不清楚学生个人成长和改变的能力上限,并严肃看待其个人期望。笔者曾接触到很多轻度智障但具备极强动手能力的儿童,他们的绘画与陶艺技术甚至在普通人水平之上。在每日的活动中,他们愿意积极表现自己,即便是拿板凳、擦桌子这样的事情也在他们期望的范围之内。[5]
第四,与学生合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助人者需要充当顾问与合作者的角色,残障儿童的家人、老师以及其他对残障儿童表达关怀的人,如果将自己放置于与残障儿童同等的地位,比如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时与他们一起拼图、绘画,愿意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这将会有助于残障儿童自知力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
第五,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无论残障儿童身处的大环境中存在多少冷漠、忽视等不利因素,我们都不能认为环境是有害的,正相反,环境中充满了资源。残障儿童本身能够发挥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很难仅依靠自己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改变。而他们的家庭、所在的学校乃至他们身处的社区与社会,都能给他们提供很多有用资源。
学校是残障儿童成长、发展的主阵地。在学校,残障儿童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会习得各种技能,为自立自强打好基础。因此,对残障儿童开展心灵关怀,学校应首当其冲做出变革,以适应残障学生的发展需要。
1.加强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残障儿童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学校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依靠理论式的言语灌输,而首先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乃至教学活动进行融会贯通,如在美术活动中培养残障儿童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残障儿童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如地说出内心感受。其次,在进行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关注残障儿童个体的差异,实施个别教育。再次,教师要注重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残障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设计游戏,发挥游戏与心理教育的双重作用。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对残障儿童“抗逆力”(即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更多地从日常小事入手,比如肢体残疾的儿童因走路不稳而摔倒时,教师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而非直接上去帮扶;有言语障碍的儿童无法顺利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时,教师可以提供辅导,但更重要的是鼓励他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努力。[6]
2.发掘并培养残障儿童的独特优势
要想帮助残障儿童发展出积极向上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让残障儿童意识到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广泛搜集残障儿童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并通过家访等形式与残障儿童家长保持密切联络,及时了解孩子的有关表现,从而发掘出残障儿童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与长处,及时加以培养。如发现某个孩子具有绘画才能,教师可予以鼓励和支持,帮助其培养自信。同时,教师可主动出击,联络一些社区与机构共同培养残障儿童的某一特长,为日后他们以健康心态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家庭是最温暖的港湾。对残障儿童来说,家庭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他们性格、品德的形成。家长是残障儿童最贴心、联系最紧密的“老师”。因此,要有效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教师就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地介入有关教育活动。
1.关注并及时解决残障儿童的心理问题
在优势视角理论中,“可塑性”是核心概念之一。残障儿童存在年龄上的优势,他们的感觉、认知以及对行为的理解与把握能力都还有很大的可塑空间。在残障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并及时通过残障儿童的言语、神态、肢体动作等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家长需要具有较强的洞察能力,具有足够的敏感度,而这正需要学校教师提供及时、持续、有效、专业的方法策略指导。很多残障儿童表达能力受限,或是羞于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此时家长需要尽量营造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引导孩子说出内心压抑的某些感受与困惑,并利用家庭、学校或是社区资源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2.引导残障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残障儿童来说存在“治愈与整合”的功效。优势视角理论认为,要整合调动身体和心灵的机制,去面对障碍、身体疾病或精神断裂。家庭是残障儿童形成自我意识的第一场所。因此,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并利用鼓励、支持等方法引导残障儿童获得成功,从而发展出自信、自强等品质。同时,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正面的、客观的自我评价。父母应当善于发现残障儿童身上的优点,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并指出不足之处,促使残障儿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学校和家庭所开展的任何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发展残障儿童的各项能力,使其能顺利进入社会、融入社会。社会对残障儿童的接纳度、支持度,极大地影响着残障儿童社会融合的成效。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真正体现社会文明和谐,我们应当为残障儿童营造更加友善的、具有发展性的社会环境。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政府联合社区一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等,呼吁人们用“优势视角”而非“问题视角”看待残障儿童。只有当人们都以接纳而非歧视态度对待他们时,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才有了前提保障。同时,还应为残障儿童提供一些基础设施及权利保障上的便利,如在一定区域开辟供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场所,发展残障儿童的独立与自主性,促进其社会融合。
2.发展残障儿童社区融合教育
相对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当前特教学校可以帮助残障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的一个有效策略是着力推进社区融合教育。如江苏省镇江市开展的残障儿童社区融合教育,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环境中有效获取文化知识,培养生存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师的带领下,残障儿童逐步走入社会、参与社会,逐步转变了社会对残障儿童的认识,推动了接纳残障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
解决心理问题是残障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日益强调社会文明公正和谐发展的当下,加强对残障儿童的心灵关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个社会公民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点滴积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共享,让残障儿童和健全人一样,共享幸福生活,同圆中国梦。
[1]袁会英.残疾儿童心理障碍干预及教育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284—285.
[2]王嘉.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学园(教育科研),2012(22):130—130.
[3]明泓.新疆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2,(1):49—53.
[4]李欣忆.特殊儿童身份认同、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5]母双.残疾儿童自信心提升小组工作介入[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6]邢雯.优势视角下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研究——以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