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莹莹,冯慧春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马克思在阐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关系时谈到,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具体反映到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则可以理解为随着时代发展、形式变化,教育的主客体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单纯依靠辅导员队伍、两课制度、课堂思政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或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途径的需求,必须引入新的元素、新的力量、新的途径来加以补充和完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为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工作给予了原则性指导。具体到高校则是如何持续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大学生活,处理好学习、生活、娱乐、科研、创新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之间的关系,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目前,许多高校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六位一体”的学士导师制就是其中之一。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由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首创,率先在牛津大学实施①。虽然导师制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基于经费原因,最开始仅限于在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教育中应用,后期由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学分制的实施以及导师制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才逐渐运用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
我国最早的本科生导师制源于1937年左右的燕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学士导师制逐渐被取消,直到2002年左右才在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重新得以实施。目前,学士导师制的内涵并未形成一个比较严格的定义,学界认可的是指由高校专业教师担任大学本科生的导师,对本科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科研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一种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②”。其目的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在学校大力推进卓越工程教育的背景下积极探索针对本科生的学士导师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扎实推进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育人理念,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在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高要求,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成立之初,就如何培养具有理工特色的材料专业“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充分调研及与新材料行业协会等讨论基础上,围绕“让材料学院的每一个学生成才”的基本办学目标,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成才的特点和规律,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共同讨论设计制定了体现全员、全程、全环节育人的导学与成才制度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导师科研助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创新,导师精准就业指导,高质量研究生生源培育“六位一体”的学士导师制。经过近8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一整套完整、有效的推进模式,其内涵和外延延伸到学生毕业后,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得到增强,从而满足行业、社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针对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特别是从高中到大学衔接过程中对个人成长的迷茫和彷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愤青,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学习方法、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导师因势利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明确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和家族责任。学院实施了学士导师制的“一周一见面一交流、一月一讲坛一活动、一季一总结一展望、一年一封信一评优”制度,做到每个本科生大学期间全程有导师,学士导师和辅导员相互配合,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了学生指导和培养的动态化、个性化、全程化、协同化的大思政格局。
依托优质的导师资源,实行导师组之间的交流互动,如开展了“上理工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我的大学、我的路”“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超越自己”等系列主题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和价值观。
材料学院的教师海归比例超过80%,主持国家基金项目人均1.34项,发表SCI论文人均年3.15篇;一批成果正在推进产业化;本研比超过1∶1等学科科研优势,这种优势是培养本科生的重要质量源。依托学士导师科研团队、先进的专业实验室、丰富的研究生资源等,充分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大力加强对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分阶段、分步骤地在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形成了一系列、全覆盖、成熟的创新教育指导体系,实现了学生在“研中学、学中做、做中悟”的目标。
一是创新教育系列讲座,与学术大咖面对面。由导师利用自己海内外学术影响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走进“上理新材料创新讲坛”,至今已开设104场,学生受益面达100%。受邀开设讲座的既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也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企业领袖和工匠。通过系列创新教育讲座,把学生带到当今世界材料领域研究和技术前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是创新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导师组内,本科生参与研究生创新实验,并从中获得创新启发,在导师指导下,把这些启发转化为本科生创新课题。2010-2017年,在学士导师指导下,材料学院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200多项,到毕业时,本科生创新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
三是积极参与创新创意大赛,提升学生专业竞争力。在创新实验及创新项目基础上,导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竞赛、上海市先进材料创新创意大赛等各项学科竞赛,参与面广,成绩优异。
学士导师结合各自科研领域和工程实践经验,通过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趋势,使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际、学科前沿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跟随学士导师进入实验室参与创新实践,教授建设的特色实验室成为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室,科研项目成为大学生创新课题、综合性创新实验课题等,搭起了本科人才培养中“教与学”“课内与课外”“学与研”的桥梁。
在学士导师指导下,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100%来自教师科研和技术开发,其中一半左右直接来自导师组大学生创新项目,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具有起步早、持续性强、递进式深入等特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要求,通过各种学科竞赛平台和环境持续完善,在实验室、各类科研平台等实践研究基础上形成了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同时,上一届毕业设计(论文)中形成的问题又成为导师组内下一届学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课题的来源,既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又促进了研究课题的持续开展。
学士导师都是有一定影响的行业专家,他们与行业有多种合作渠道和方式,通过产学研活动与社会、行业、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同时在导师组内,导师通过4年面对面培养,对每一个学生的素质能力非常了解,能够将学生与企业双方需求合理匹配,既指导学生准备个性化求职方案,又向企业如实推荐合适岗位的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求职的成功率。学院连续6年为毕业生举办材料专场就业招聘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位于全校59个专业之首。
在学士导师指导下,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形成了缜密的科研思维、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成为本导师组研究生生源的重要来源。本科生在本导师组继续攻读研究生后,可以深入本科阶段创新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课题研究的深度和质量。同时,导师根据学生继续深造目标,推荐到有关“985”“211”高校深造。近3年,学生先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的有近30人。
1.人才培养机制新。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环节育人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基本方法;“人人(专业教师)都是学士导师、人人(本科生)都有学士导师”是实现基本途径;每一个教师把“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当作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基本保障;将担任学士导师这一任务作为教师最基本职责明确写进教师聘用合同,并与年度、聘期考核挂钩,是考核指挥棒的保证。
2.专任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模式新。将两支队伍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拓宽了学生培养的思路,真正实现了针对不同禀赋、爱好、天性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同时,在各导师组内形成了本科生不同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相互协作,将朋辈互助优势发挥到最大,创新了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
3.教学——科研协同育人的途径新。这个途径的实施,使科研是本科教学质量源有了载体;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有了平台;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了场所和资源;科研经费反哺教学,本科生与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有了抓手。
4.课内——课外协同育人的机制新。大学4年,学生在课堂时间约占总时间1/3。谁能把课外时间利用好,谁就能成功已经成为优秀学生成长的共识。学士导师制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谁指导学生用好课外时间”以及“学生如何利用课外时间”的问题。
导师制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不必划归于教育的某个阶段,只要具备相应的实施条件,对现阶段教育具有积极意义,都可以实施。材料学院的“六位一体”学士导师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成长成才教育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本科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转变观念,大力推进学士导师制。高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但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靠辅导员去做,教学工作主要由教师负责;教师只管教学,辅导员只管思想工作和活动;专业教师上课大班化,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要面对两三百名的学生。这种既定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虽然一直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但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高校已无力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材料学院在建院之初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为了使在学院学习的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思想得到指引和开发,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本科生学士导师制在材料学院应运而生。材料学院这种新时代下新的因材施教模式值得借鉴。
2.健全制度,保障学士导师制的顺利实施。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探索本科生学士导师制,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刘汶、黄景文在《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一文中指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早在1998年就试行了本科生班导师,对哲学04级、05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73.79%、71.25%的学生认为导师制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导师制对学生帮助很大的分别为:哲学04级有3.45%、哲学05级有16.25%;而认为帮助很少或者没有帮助的在哲学04级达22.76%,在哲学05级达19.59%③”。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最大原因在于,学校在推行学士导师制后缺乏思想引领,疏于管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
材料学院从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将导师制纳入到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中,作为一项基本教学制度确定下来。从导师的任用、管理到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等都以文件的形式呈现,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例如,学院在招聘专业教师时就提出,不管是海归博士、还是博导教授,必须担任本科生的学士导师,并将这一要求签署在聘用合同中;在对学士导师的管理中,对学士导师指导本科生人数、指导的学生获奖等折算为导师一定的工作量,并进行科学的核算;每年年末进行“导师之星”的评选活动,对获奖者进行数万元的奖励;并且给学士导师更大的权力,导师对学生的评优、评奖、入党等具有发言权,从而激发了导师的积极性,确保了导师制运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有序性。
3.搭建平台,促进学士导师制向纵深发展。在对一些高校学士导师制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导师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但事实上师生间大多处于有事联系,无事不联系的状态。而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从导师方面来说,导师忙于教学与科研,无暇顾及到本科生;从学生方面来说,或者课程紧张,或者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自己的安排与规划,认为导师的介入起不到什么作用;再者,师生交流双方缺乏有效的时间保障,双方存在时间差。而且,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救助对象多为辅导员而不是导师。这说明导师和学生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交流还不是很多,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材料学院认识到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除了以各种会议、文件的形式进行宣传、推进学士导师制外,还组织了“材子杯”师生联谊赛、“材熠尚理”师生联谊晚会等活动,为导师与学生的互相交流与沟通搭建了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学士导师制模式向纵深发展。
总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再是两课或者辅导员队伍的专利。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那样,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材料学院“六位一体学士导师制”8年来的实践表明,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学生“三观”培养、成才引导、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践行总书记讲话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为了更好地落实总书记讲话要求,学院将不断深化“六位一体”学士导师制改革,丰富“六位一体”内涵,将“课堂思政”与“六位一体”有机结合,在导师组内探索“课堂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六位一体”内涵中,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而不懈努力。
注释:
①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②胡国富,胡宝忠,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82-183
③刘汶,黄景文.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46-149
参考文献:
[1]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2]胡国富,胡宝忠,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
[3]刘汶,黄景文.提高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韩福东.北大本科导师遭遇瓶颈[N].华夏日报,2002-11-8.
[5]张宝昌,肖月,张彪.关于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
[6]陈尔奎,潘庭龙.关于本科生导师制中“导”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7]刘春花.导学与导研结合的大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3).
[8]韩锟.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5(4).
[9]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演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0]周常明.牛津大学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