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开课的实践偏离与回归

2018-02-24 03:55王晓红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公开课价值学校

王晓红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目前,在中小学,公开课是提高教学水平、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的重要教学科研活动。公开课通过教师之间公开教学,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教学规律,取长补短等,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改进学校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中小学公开课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做出应有的重视并予以解决,公开课将达不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由此也会给学校的教学和教研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亟需反思当前学校公开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并予以解决,让公开课回归其应有的本真。

一、公开课的内涵及其要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公开”的解释是“不加隐蔽,面对大家(跟秘密相对),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①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P435公开课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为:“公开课即公开教学,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实验。”②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P130因此,公开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供教师和相关人员观看、评析和研讨、学习的真实课堂教学展示,其目的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分析教师课堂教学表现及特点,让教师们相互学习,促进教学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一种课型,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形式,公开课的基本元素和要点,应当与日常的课堂一致。但因其“公开”二字,公开课又不同于常规课。首先,公开课应该不加隐蔽、毫无保留地上课,其目的在于教学的交流、诊断、分析、研究、讨论、评价;以此方式,研究教学现象,解决教学问题,展示教学成果,彰显教学风格。在这里,上课或赛课只是手段,议、析、学才是目的,因此,公开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公开”,无论过程,还是结果,不仅对学生,更应对听评课者。其次,公开课要研究、解决的是日常课堂里的教学问题,因此,公开课应当尽可能地接近于日常的课堂,尽可能地真实、自然。不做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而应当像瓜熟蒂落,像水到渠成。所以,最能发现问题、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公开课,应当是原生态的,真实而充满变化的课堂。而不是一切都预设好了,把学生可能有的思想、情感都装在挖好的坑里,只等着学生往里跳——这样的课可能完美,但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非真实的课中是不可能真正地发现和解决课堂中的教学问题的。

在这里,公开课首先是一种纯粹的教学,是一堂普通的课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形式,是以开放课堂呈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普通课。因此,公开课应该具有一堂普通课的真实性,应该时刻保证不能偏离“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但是公开课又不完全等同于常态课,因为公开课又要承担其观摩和教研的外在功能。因此,公开课应该在普通常态课的基础上,突显出其示范性、引领性和研究性,充分发挥其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①李振峰,王在勇,李玲.公开课本真的回归与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1,(1).因此,公开课的质量一般情况下要比普通课要高,要具有研讨性和借鉴性,要基于真实的普通课,又要精心准备,高于普通课。

二、公开课的本质追求

(一)教学过程的真实性

教育就是教育,它求真求实,需要的是教师的真心投入和真情付出,容不得一丁点儿的虚假。公开课也应如此,它应该是平时课堂的翻版,应该在平时课堂的基础上略加修饰就行,而不是进行昂贵的“装潢”。②钱雯雯.公开课若干争议问题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7).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真实是课堂的根本所在。但是近些年来,公开课却被异化了,主要表现在:准备时间过长,参与人员过多,不能如实反映执教老师的教学水平;部分公开课没有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课堂教学花样繁杂,华而不实等等。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学不够真实,表现出虚假、表演、做秀的倾向。公开课虽然需要提供先进的教学经验,但是教学不是优秀教师展示其娴熟的授课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而是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的“即席创作”,体现出真实性。公开课既然是课堂的公开,我们就应该尊重其本质规律,让它朴实地展示在听课老师眼前。它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而逐步生成的一种原生态课堂,是师生真诚地展示自我的教育场域。只有“平实、真实”的公开课才有意义,才具有可观摩性,而且也只有真实的公开课才能体现出教学的生成性,才能展现出教师个人的教学智慧,给其他教师以正确的启示,也只有真实的公开课才能暴露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以供改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水平,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二)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为达到经验推广以及相互观摩与学习的功能,公开课必须是比一般普通课质量较高的一类,因此,需要预设,需要精心准备和打磨。有人批判公开课的预设性,批判公开课是教师准备很长时间之后才形成的成熟课。难道精心准备有错吗?公开课准备很长时间,精心准备也未尝不是好事,如果每一节课都像上公开课一样认真、用心,岂不大好。关键是这种对课堂和活动的预设,以及对预设按部就班的开展,是否导致了公开课课堂真实性的遗失,失去了教学的“生成性”。

因此,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是基于教师精心准备的体现教师专业水平的,融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课堂教学。预设是备学生、备课程、备教学之必须,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然而预设不等于上课的过程就“按部就班”,完全按照预设一成不变,公开课要求在预设的基础上体现课堂的真实性,体现生成性,当出现非预设的情况和问题时,不要刻意回避,要正视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敢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创新性表现。③刘卫华.开放生成型课堂的特点与内涵[J].江苏教育,2003,(11).体现教师灵活的教学智慧,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智慧,散发课堂教学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公开课的预设和打磨一定要适度、真实,要基于常态而又高于常态,不可作秀、造假,偏离本真。

(三)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课堂教学也应该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教学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公开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示范资源,尤其应该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发展的示范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感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细微的表情和反应,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感体验,及时恰当的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回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性与人格,创造一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示范课堂。叶圣陶指出:“无论教育和教学,都是为了学生,要学生进步和成长。”那么学生是不是真正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得到了益处是判断这节公开课是否是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标志。公开课教学的核心立足点在于探讨学生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它应该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以终身学习的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专业上不断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得以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获得持续发展。公开课恰恰是秉承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它唤醒了教师强烈的成长意识、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个承担公开课的教师,为了使公开课达到预想的效果,必然会动用“十八般武艺”,使出浑身解数。因此,公开课的开展,必然会促使任课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注重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其他素质的培养,如:书法、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身体语言表达能力、边缘知识的学习、师生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等。这些对提高公开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间的良性互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公开课这一平台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交流等。通过集体教师的公开教学,老师们受益匪浅,每位教师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当行为,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由此,公开课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他在这个平台上张扬自己、提升自己。

三、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任务式公开课的普遍存在

公开课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的科研活动、是每个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但是其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每学期仅有的一两次公开课也是应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任务”来组织安排的,将公开课作为一种“例行公事”,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是抱着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对待教学中的公开课。学校认为经常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会浪费时间,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公开课多半就会走形式。在领导的安排下,各位教师在短时间内会精心设计一节与以往教学形式不同的能迎合各位听课评课老师要求的“华丽”的课堂,可想而知这样的公开课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研究和探索价值。其过于强调展现,有意忽视不足,过于强调表演,有意忽视生成,刻意掩饰淡化课堂暴露出的所有矛盾和问题,以彰显其课堂的完美无缺。如此,公开课真正的价值被淡忘了。

(二)公开课的功利化倾向

公开课形式化的主要原因既有公开课组织者的浮躁短视,也有执教公开课者的利益驱动。公开课的内在目的主要是教学研究,以供推广教学经验和相互学习、研讨,但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公开课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把观摩和展示这一手段当成了其追求的目的。尤其是目前的公开课被附加了其本不应该有的作为评价的工具的功能。公开课与职称评定、与奖金福利等上课之外的利益挂钩后,赛、评、展示和汇报这些本应该是平常的过程,便成为了竞相追求的目的。人们的关注点不再是课堂本身,而是由公开课带来的各种利益和结果、职称和奖励。公开课的工具价值被强化,内在价值却被弱化,公开课的功利性被放大到不恰当的程度,以至于公开课被庸俗化,于是才会出现上述大量公开课公开作假的现象。“如果公开课不是为了发现问题,而是尽力地遮隐问题;不是为了服务教学,而是为了外在利益,公开课就被异化了。”①赵小雅.我们需要真实的公开课[N].中国教育报,2006-06-02.这种偏离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质的公开课,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公开课的功利化致使参与者更多地关注执教者的个体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动和心理。致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了陪衬,成为了教师或学校获得荣誉或过关的辅助行为,公开课的功能被严重异化,异化为追求利益的工具。这样的公开课中学生有时候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配合教师演练,这些亲身参与的做秀、作假和搞形式主义等活动,也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亵渎。②何玉海,蔡宝来.有效公开课:本质内涵与评价标准[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这种掺杂了太多非教学功利因素的公开课,不免会出现形式化的危机。不利于教师教学的个性以及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我们应该及时反思,重新定位公开课的功利性价值。

(三)教师对公开课的认知偏差

当前很多教师对公开课持有错误的认识,没有真正理解公开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认为公开课就应该像电视上的选秀节目一样,尽可能把自己最完美的优秀的一面表现给观众,让大家选出最好的表演者,把上公开课当作表现自己出色教学能力的手段,然后精心准备一节与以往授课方式不一样的“特色课”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水平,以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在这种有失偏颇的观念引导下,很多教师就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授课,他们不想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让别人议论,指手画脚,甚至批评自己的工作。所以,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这种错误的思想理念,把它看成一个展现自身教学能力与互相学习的平台,看成一次自我反思与成长的契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参与公开课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公开课评价标准的失值

导致公开课形式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公开课评价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评价是对公开课的一种目标评估和价值判断,是公开课的“阿基米德支点”,它具有导向作用,无形中引导并影响着教师和学校的行为。①宋立华.走向“真实”的公开课——为何、何为与达成之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但现实中公开课的评价标准往往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追求,往往只追求了其形式和创新等一些外在的表现,忽视了对教师个性的教学表现、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等层面的关注。在很多学校,公开课评价的标准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学方式而展开的,教师在观课和评课时只是在关注教师的授课是否精彩,而没有注意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反应,也没有关注到教师是否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回应,以及教师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等层面。作为非常重要的学校教研活动,公开课的授课理念和评议标准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每位教师如果能把握这种标准,把学生的学习与互动以及教师的回应等表现作为主要关注对象,改变对公开课的组织、开展方式和课堂讨论的评价方法。改进评课标准,在评价标准的引导下促使教师的授课理念和方法得到改变,学校公开课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改善。

四、走向理想公开课的建议

(一)理性看待公开课,呼吁其内在价值诉求

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交流形式,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从哲学层面上看,存在价值分为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就是事物所具有的对外在于自身的其他事物的价值,指一事物对它事物的意义和价值;而内在价值就是事物本身内在固有的价值,指一事物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是一事物对自身的有用性。因此,内在价值才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原因。②陈士勇.公开课的存在价值——论公开课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8).由此可见,将公开课与职称评定、奖金福利、荣誉等课外利益挂钩,这是附加于公开课的外在价值,体现了公开课的工具价值,如果不能理性认识公开课的工具价值,认为其功利性价值比内在价值更重要,执教者就会一味迎合观课者、评课者的教学审美倾向,只在乎他们的评价和喜好。忽视了课堂教学应有的真实性,缺乏授课后的教学反思,不追求自身在公开执教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以至于出现大量公开课作假的现象,导致公开课被庸俗化。公开课的内在价值在于追求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与教育教学理想的实现。公开课能够持久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它的内在价值,因而,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公开课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公开课作为探讨教学规律、促进教学交流、推广教学经验的重要功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公开课的内在价值得以彰显,体现其现实意义。

(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还公开课本真面目

前面已经提出,公开课首先是作为一堂真实的常规课的再现,因此必须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必须以实际和实效为根本。首先,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出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不是教师表现和完成任务等评价的需要。其次,公开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出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的统一。教是为学而服务的,学是教的目的,因此要时刻通过对学生学的关注,而反思教师的教,通过改进教师的教,最终促进学生的学。另外,公开课要体现所有教学应有的本质规律,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公开课要适度地预设,又要大胆地放飞思维,面对变化与生成,体现创造性。最后,公开课要做到客观、真实。教师要正视教学的复杂性,正视教学中存在的疑难,勇于暴露自身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以此来反映自身的真实教学水平,这样才有研讨和改进的基础和意义。

(三)减轻教师“非专业”任务,让教师静心教研

这里非专业的任务是指除去教师教学、学习和教研之外的一些行政、管理等事务和工作。目前学校中教师的非专业任务和工作太过繁杂和繁重,挤占了教师教研的活动时间,消耗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精力。学校的组织机构越复杂,校务分管部门越多,教师兼任的职务就越多,除了备课、授课、课后辅导、教研活动等正常的教学工作和学习活动,老师还要担当其他的学校事务,把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各种各样的会议和杂务上,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复杂的各项职务不但会分散老师的注意力,而且还削弱了大家对整个学校集体的责任意识。如果没有集体责任感,教师只会关注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其他的事情。当然就不可能去关注学校应该怎样更好的开展科研活动。如果要让教师真正把重心放到自己分内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学及其科研活动,学校应该毫不迟疑的简化其复杂的组织和机构。让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展示自己的公开课教学,互相学习探讨,取长补短,共同合作,齐心协力的开展好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就会得到明显的进步。

(四)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

学校除了提供给老师更多的时间去开展自己的教研活动外,还应该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尊重每一位老师的意见和想法,不要强迫老师盲目服从学校教学开展的要求。如一些学校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公开观摩课时,学校就要求每个老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老师在上课时最多只能讲20分钟,剩下的时间必须留给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组织全体教师统一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其规定的要求来上课,否则就没有达到这次公开课活动的主题要求。而问题是很多教师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本质与内涵,更不懂得如何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盲目按照学校统一的规定来进行“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新型课堂的转变。在没有真正领会“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下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公开课就是形式主义,全校教师围绕规定的主题,按照规定的方法,按统一框架来上课。这样的公开课教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应该给老师自主权,给教师们的教研活动以空间,让教师们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经验的价值与作用,相互交流与协作。让老师们学习领悟,商量探究,尊重每个人在教学科研探索中的观点和建议,按每个老师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新型公开课的尝试,大家互相观课,互提意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教学公开课的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五)改变公开课的评议标准

学校认为教学研究应该围绕教材、授课过程以及提问、指导的研究等展开,相应的,作为教学科研重要的活动形式,公开课教学也就应该围绕教材和授课过程展开,对课的评议也是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为观察中心,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就如同虚设,明显未能体现出来。因此,应该改变这种对公开课的评议标准,从以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外在形式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应对等表现为观察中心。不能只看到教师上课上得多精彩,教学方式多新潮,而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的反应。例如,教师有没有感受到每个学生课堂上细微的言行表情,有没有领会到学生上课时的迷茫与困惑,对于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学生反应,教师有没有采取灵活,耐心的态度,是否给予每一位同学足够的关注与尊重,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有没有给于恰当的帮助。总之,对公开课的评议应该把握两个基本原则,首先,教学评议的对象不仅仅要关注教师“应当怎样教”的层面,更要关注“学生通过这堂课学到了什么”,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师的教学改进。其次,教学评议中,观摩者不仅要对主讲者提供建议,更要通过公开课的课堂观察观摩教师学到了什么。评课是一种平等参与对话、彼此相互学习、重在研讨的活动,公开课的的实质在于研究,而研究就是一种对话,而不是一种“我说你听”的尴尬,研究需要交流、对话与碰撞,通过有意义的互动,共同建构一些有助于优化课堂的意见与建议。①李清臣.求真:公开课教学的真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3).领会和意识公开课的真正目的在于如何通过公开授课,互相学习,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改进学校教学。评课需要用先进的理念作指导,理念变了,标准才能改变,学校应该重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支撑,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现建构的学习观,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功能等。公开课的评议要求和标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法才能相应改变,那么公开课也就能体现出其应有的意义。

总之,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对于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推广成功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教学改进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和对待公开课,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公开课的教学活动中,公开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教师们才能通过公开课的研讨学习,进而反思自身教学的种种不足,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互相观摩,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公开课价值学校
第一次公开课
一粒米的价值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给”的价值
学校推介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从一节失败的公开课说起:列表尝试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探讨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