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

2018-02-24 02:03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非学历学历办学

周 东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随着我国“十九大”的召开,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传统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已经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终身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促进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充分服务于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在继续教育培训领域,高等院校既是主体机构,也是管理机构。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战场,具有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所以在高等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是其使命与责任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终身学习思想被重视程度加深、高质量人才需求增大、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传统的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模式以不能很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改革转型已经势在必行。正确认识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症结所在,是科学推进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如何转变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促进地方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地方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继续教育主要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学教育两方面组成,主要针对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人员开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函授教育、能力培训等教育活动。地方高校是指属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特别行政区,经费主要有地方政府扶持的普通高等院校。地方高校因为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已经成为办好继续教育的中坚力量。

地方院校继续教育是推广终生教育的重要保证。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倡终生教育是我们国家在教育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上的重要决策。例如美国,因为其在继续教育上的重视,大力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使得国民总体质量较高。然而,因为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晚,加之人口多,地形复杂的国情,所以继续教育发展缓慢。

办好地方院校继续教育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国家“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国家教育总体质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因为我国继续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政府社会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使得我国地方继续教育发展艰难,存在着市场化严重、结构性失衡、服务方向与模式陈旧、学生质量不高等问题。文章着眼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地方继续教育发展困境的成因,探讨优化地方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促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高质量继续教育的路径。

二、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一)市场化严重,不利于继续教育发展

教育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独立个体,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但教育的发展时刻受到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所以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是其生存之本。但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教育发展规律关注度不足,导致市场需求成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唯一标准或者说主要参考。继续教育过度市场化,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以营利为唯一目标,市场竞争加剧,严重弱化继续教育作为教育活动应有的教育宗旨。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高质量化、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视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能在社会得到发展的人才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市场与教育谁在主体的判断失衡便会让继续教育失去其原有的存在意义。

如今,众多高等院校在兴办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培养模式上完全迎合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对于继续教育应有的教育性考虑甚少。我们在讨论继续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的区别中,可以明显看出在教育目标、培养模式、专业设定是相似的,继续教育的教育性设定会比普通学历教育要求要低,但是这并不意味这继续教育可以完全被市场操控,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必须重视教育规律,始终牢记其教育性。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过度市场化,完全变成敛财的工具将大大降低社会对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认可度,严重损害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二)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结构失衡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从我国教育层次来看属于继续教育的一类。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类型来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可以粗浅的分为两类:第一类,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和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第二类,理论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和实用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针对对象来看,又分为补偿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和创新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其中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自身结构也极为复杂。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比较常见的有脱产、电大、自考、远程网络教育等办学形式,具体到各个院校还有各色各样的办学形式。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又有进修、行业培训、企业培训等形式。但是,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和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理论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和实用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之间、补偿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和创新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之间的结构问题如今出现不适,需要我们重新思考。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结构失衡是指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各结构的不适用,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有效需求。比如,我国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出现招生数高于录取数,导致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部分过剩。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高等院校现有的继续教育缺乏高质量、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和教育内容,这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结构失衡的必然结果。国家层面上来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顶层设计的不适,导致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结构失衡难以根治。

(三)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服务方向与模式陈旧

随着科技更新换代,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加强,对于高质量人才的标准也不断提高,继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让离开学校教育的人能够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与认知,是继续教育的存在意义,因此社会发展,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服务方向与模式也必须发展,这是基础,而不是锦上添花。近年来,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成为普通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终身教育发展的“立交桥”,但在目前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其服务方向与模式还存在着陈旧老套的问题。例如,当前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封闭式独立办学的模式依旧存在,闭门造车,缺少学生个性化发展模式,难以实现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现代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封闭、独立的办学模式逐渐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部分高等院校认识到这一点选择进行现代化改革,其开放化、其多元化、个性化的办学模式受到社会的欢迎,教学成果显著,改变了传统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生存困难的窘境。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存在着“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两头大是指高等院校只在招生和就业上下功夫,忽视中间的教学环节,忽视对学生的服务。同时,众多高等院校因为诸多因素选择独立办学,导致教学模式故步自封,不能够与时俱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最终促使学生的学校认同与社会认同大幅下降。在大力创建服务型社会的今天,高等院校缺乏服务精神、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坚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管理,导致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步履艰难。

(四)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重数量轻质量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生质量偏低,这是社会对于继续教育成果最基本的认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生数量庞大,截止到2015年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36.75万人,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注册生725.84万人,已经毕业人数达907.54万。由此可见,我国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数量极其庞大。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发展呈现出“虚胖”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忽视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内涵建设,主要表现为教育质量不高。高等院校在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上都追求招生人数多多益善,众多高等院校每年继续教育的招生人数可以轻松破十万人次。我们不可否认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人数众多,说明社会对于继续教育的需求庞大,这不仅是发展终身教育的必然现象,也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存在的价值所在,但是继续教育有了生源只是开始,如何发展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提高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才是关键,低质量的教育成果不利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最终只会被社会所淘汰。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有“人气”是好事,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众多高等院校在经过前期学历教育繁荣后,因为教学质量不能提高,教学成果不能得到社会认可,现在已无奈地面临着学历教育生源危机、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当我们回首反思的时候,不难发现在过去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人数庞大的过程中缺乏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提高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衰败最为主要的原因。教育成果的社会认可度是学生选择学校的主要标准,低质量的教学成果必然被社会所淘汰,必然失去原有的生源。在人才培养方面,众多高等院校延续传统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忽视时代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千篇一律的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内容,严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未能受到国家层面的有效监管,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某种层面上来讲已经完全靠教育者的自我良心。

综上,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在社会的认知中就变成了单纯的获得“高等院校文凭”的便捷途径,沦落为“低层次、低质量、低效益”的代名词。由此可见,打破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质量不适应的尴尬,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核心,否则,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将变成文凭工厂的代名词,其存在的意义便值得社会思考。

(五)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办学特色不鲜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传统的手工业者的需求急剧降低,对于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需要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化的人才,进行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专业设定都与普通教育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同时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发展规律有着自身独有的特色,这就导致将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专业设定直接用在继续教育上会出校显著的问题,因此,办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就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继续教育发展规律的特色道路。其次,众多高等院校在继续教育的专业开设上,追求全面,开设专业涵盖面大,基本上现有的能开设的专业全部开设,丝毫没有自身特色可言。例如,众多邮电类高等院校,没有集中力量发展本校最有特点的电信、邮政类专业,而是选择多面开花,开设诸如学前教育、金融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学校专业开设面广,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了解学习其他学科的机会,同时也是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但是分化学校力量,导致自身的特色专业与强势专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财政扶持,对于学校自身有效发展而言,其弊远大于利。这种现象与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长期以来盲目追求招生数量、市场化严重、故步自封、不求创新有直接关系,导致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原有的优势与特色消失。

社会发展需要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能够培养出多种多样的高质量人才,但是社会从未要求让一所高等院校就能做到这一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应该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定位,各高等院校在承办继续教育时也应该理性认识自身特色所在,一枝独秀不如百花争鸣。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应该清楚认识自身优势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利用高等院校自身资源,以普通高等教育特色发展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特色,关注社会发展需求,重视学生个性化需求,打造定制型教学模式,这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

三、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转变的思考

(一)从偏重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从其类型上来分,可以分为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可是,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无论招生人数还是关注力度都要比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大。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形式众多,例如,脱产、电大、自考、远程网络教育等,具体到各个院校还有各色各样的办学形式。长期以来众多普通劳动者为能在学历上有所提升,便于在社会上谋求工作,所以热衷于进行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究其原因,第一,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考试难度低,获取证书的成功率高;第二,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所需时间相对较短,可以较快拿到学历证书;第三,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上课时间灵活。综上原因导致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报名人数众多,而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虽然也能提高技能水平,但是其含金量、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因此报名人数较少。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技术进步、科技更新,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补偿性功能进一步削弱,这正是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契机。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包括进修、行业培训、企业培训等形式,是提高社会人员知识技能的重要教育形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头抓,在完善巩固学历教育的同时,关注非学历发展,制定合理的非学历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内容这是继续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规范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培养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专职教师,加强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监督,加大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宣传,使社会正确认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意义是非学历继续教育得到发展的关键。

(二)从供给方向转向服务方向、需求方向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以服务求生存,需求谋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重心在前期的招生与后期的就业上,忽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真正的需求,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这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效果不佳,得不到社会认可的重要原因。明确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服务方向与需求方向是其生存之本。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转向服务,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以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为目标,制定服务型的教育方案、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已成为继续教育提高质量的重要一步。

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求职者提高自身素质、技能成都渴望与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普通教育的责任,也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所要面对的真实问题。首先,对于普通劳动者,要以技能培训和提升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学生技能。这类培训要看到普通劳动者自身长时间脱离书本的特点,以学生需求为重,突出其职业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重点提升普通劳动者职业技能、创新创业技能、再就业能力等。其次,提高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服务,改变过去“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课程制定者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对于课堂质量、课程安排、上课内容的满意度,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吸收度。再次,对于教学过程严格把关,监督教学期间的教师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使得学生真正能够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中学到知识,习得技能。

(三)从注重补偿性转向注重实用性、先进性

毫无疑问,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是普通教育的重要补充,表现出浓烈的补偿性。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补偿性是指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能够弥补成年人在学龄阶段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实现学习愿望的遗憾,同时也能够提升在职工作人员的学历与素质。但是这种传统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思想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的人才。

突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必须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第一,灵活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特点,自主地选择所要上的课程与上课教师,采用课堂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学生通过获得学分来换取证书。第二,实用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这类课程建立在对高等院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对社会发展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本校自身资源与特色,开办具有高实用性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课程。第三类,先进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这里的先进性是指,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拜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跳开先有课程设计再有学生的教育方法,树立以服务为主的教育目标,开展客户定制型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等团体直接与高等院校衔接,高等院校在获取其培训需求之后,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目标、课堂内容、学科计划,在双方都同意后再对学员进行教学工作,这种量体裁衣式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能够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四)从数量方向转向质量方向

近年来,高等院校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扩大招生人数。然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对教育质量的把控,削弱教学的投入,例如,缩短课时、过多聘用兼职教师、降低检测标准等。可是“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性命’与‘灵魂’”。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不重视质量,只会沦为行尸走肉,被社会所轻视。因此,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从数量方向转向质量方向势在必行。首先,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监管机制。在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质量监管制度。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社会满意度、办学设备等进行监管。形成常规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立长期的监督管理体制。其次,建立健全公开的评估报告制度。通过相关教育部门评估、社会评估、学校自身评估来让高等院校认清自身教育模式,不断完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质量关。通过监管与评估来加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促进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科学转型。

(五)从注重统一性转向注重个性化突出特点

无论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是先有课程计划再有学生,尤其是在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例如,中国和印度。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学工作,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一致性。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有完整认知的人,不是工厂里的生产材料,所以过分的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在其教学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千篇一律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上课内容提不起兴趣。所以,转变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注重统一性的理念,不断加强对于个性化的注重势在必行。

建立个性化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必须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束缚,舍弃长期不变的课程设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高等院校应该通过在开学前向学员发放问卷或者提供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计划,让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教育意愿,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学习的,真正感兴趣的学科课程。然后,学员通过学习自己选定的课程来修得学分,接着完成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后申请证书。开设个性化课程是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未来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其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

(六)办学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仅靠高等院校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转变封闭的办学模式,转向开放的办学模式。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课程设计、教师聘用一直以来都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自身负责,这种传统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导致其服务性不强,缺乏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欠缺。开放的办学模式是指课程设计开放、教学监管开放、成果评估开放。

首先,课程设计要开放。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由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用户共同决定,社会团体用户根据自身的培训需求结合高等院校自身的优势制定课程内容与教师人选,培养出符合社会团体需求的学员。其次,教学监督要开放。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过程由政府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自身、社会三方共同监管,保障教学的质量,督促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最后,成果评估要开放,教学成果评估不能再是单一考试的形式,必须结合实际操作,检验学员的技术技能情况。并且评估的方式不再只有终结性评价,要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者结合,将理论知识的考核与技能技术的考核相结合。

总 结

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必须正视自身在新时代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三大任务:第一,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把学历教育做稳做实,增强职业培训。第二,坚定不移的跑步前进,把非学历教育做活做大。第三,坚定不移的拥抱机遇把社区教育做快做好。学历教育体现了高等院校的高度,非学历教育体现了高等院校的厚度,社区教育显示了高等院校的广度。正视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转变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实现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从偏重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从供给方向转向服务方向、需求方向,从注重补偿性转向注重实用性、先进性,从数量方向转向质量方向,从注重统一性转向注重个性化突出特点,办学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把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做出高度,保障厚度,拓展广度是每一个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办好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既是继续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非学历学历办学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