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生社会志愿服务实效性的提升

2018-02-22 03:38姜方仪
新一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想认识平台建设激励

姜方仪

摘 要:高中生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中生志愿者活动仍存在思想认识、能力经验、参与持续性、活动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为切实提升高中生志愿者活动的实效性,应加强高中生社会志愿服务的“入职”培训,端正思想,学习必要技能;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活动平台,使志愿者活动常态化;约束与激励结合,培养高中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习惯。

关键词:志愿者活动;高中生;思想认识;平台建设;激励

近年来,高中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越来越普遍,体验生活、锻炼自我、回馈社会是其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目的。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和与国际接轨,国家、各省市对高中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的要求也不断地明确和完善。在自身需求和社会推动的双重因素下,高中生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限于所学知识、实践经验缺乏等因素,高中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切实提升高中生志愿者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中生社会志愿服务存在四个不足

(一)部分学生认识不足,志愿变为“制愿”。部分高中生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活动基本目标就是获得必要的学时、学分,一旦学分达标,就会结束高中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笔者在参加活动期间,发现大部分志愿者都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挣“工时”是大家和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可以说,高中生志愿者缺少对志愿者活动精髓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志愿者活动“变味儿”。

(二)部分学生能力不足,志愿选择高不成低不就。一方面打扫卫生、散发传单、维持交通、文艺慰问是高中生志愿者活动经常组织的形式,但参加这些活动一是志愿者较多,二是比较累,很多人三分钟热度之后就会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参加像导医、博物馆讲解、低年级学生义务辅导等稍微具有技术含量的活动时,很多志愿者又显得能力不足。笔者在某医院看病时,曾看到每个科室门口都站了一个志愿者“门卫”,仅仅是让患者排队就医,基本看不到就医引导、与患者沟通的情形。由于能力缺乏,也致使很多志愿者参加活动时显得紧张、无所适从,影响活动效果。

(三)部分学生“韧劲不足”,参加活动多而不精、不长。由于部分志愿者参加活动是以挣学分工时为目标,因此存在参加活动一窝蜂现象,有活动就参加,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持续地参加一项或几项活动。这会造成每次活动都要花费相应的时间进行培训,影响活动质量和效果;同时也难以使参加人真正体会志愿者活动的初衷和乐趣,志愿者难以获得成就感。

(四)平台不足,活动难找。志愿者活动虽然有志愿者平台,但是很多活动往往不提前发布,或者不通过平台发布,而高中生参加活动时间难以固定,想参加活动时常常难以找到心仪的活动。而志愿者建立的QQ群、微信群,则存在监管难,信息接收者有限等问题。

二、提高高中生社会志愿服务实效性的对策

高中时期是高中生成长过程的关键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志愿者活动也已经成为他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成长的有效方式。因此健全高中生志愿者活动运行机制,倡导积极、多样的活动方式将成为高中生志愿者活动的发展方向。

(一)“入职”培训,端正思想,学习必要技能。高中生成为志愿者的第一步,不应该是报名参加活动,而是应该参加“入职”培训课。学习理解志愿者服务的精神、精髓,学习志愿者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必要技能,只有取得一定培训学时的高中生,才能进一步参加志愿者活动。

一是端正思想、固本培元。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参加活动不应该带有功利目的,高中生志愿者首先需要端正思想,建立“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正确目标,是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基本要求。

二是技能培训,前期保证。一方面是在文明礼仪、沟通交流方面培训基本通用要求,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的活动,要在开展活动前,留出充裕时间进行必要技能培训,避免活动开展后,部分志愿者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等情况出现。

三是过程指导,提升效果。高中生志愿者与成人志愿者的区别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较少,热情有余而不会举一反三,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带队老师需要及时发现这方面问题,并提出必要的建议,引导志愿者更好的完成服务项目,同时也可以要求志愿者能够触类旁通多总结,从而起到提升自身能力的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活动平台,使志愿者活动常态化。建立有效的志愿者活动发布机制、资格审核机制,切实为高中生提供一个开放、平等、规范的参与平台。针对高中生志愿者获得志愿者活动渠道少、项目少的现实,优先推动高中生参加省、市统一的志愿者平台发布的活动。同时为保证对平台发布的活动能够及时发布给志愿者,应严格落实提前发布、网上报名、跟踪评价的流程步骤,避免先活动、后补流程情形出现。

(三)约束与激勵结合,培养高中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习惯。首先国家、各省市对高中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学时、学分等要求,这是约束性指标;其次是社会环境的改变,推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气形成,被服务者一句简单的谢谢,可能会极大的提升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种激励性方法;第三应考虑对长期参加一项或几项活动的志愿者予以奖励,这些志愿者多数是由于热爱志愿者活动,喜欢某项活动才能够坚持下来,更是难能可贵,对其适当奖励,既是对其长期从事志愿者活动的认可,也能够起到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高中生志愿者的正面引导作用。

高中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认识社会、培养独立处世能力,使学生受益良多,但也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思想认识平台建设激励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浅论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体育教学
认识重要性,掌握好方法,是学好数学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