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正
(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新淮高级中学 江苏 淮安 22329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有足够的课时保证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体验的阅读活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只有经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的文本解读之艰,品味“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的教学设计之苦,才终能体会“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成功之甘。
《老王》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课文,笔者以此为例,谈一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步骤”:细读文本、知人论世、定位教学。
教师在进入文本时首先要抛开教参和各种教辅资料,静心阅读,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反复揣摩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对精彩之处、疑惑之处等进行批注,形成自己对文本最真实、最独特的认识。
1.沉入词语,品味比较。文艺理论家南帆强调“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老王》的语言,朴实平淡,表面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然则沉入词语,品味比较后,才能探骊得珠:
①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大约”、“什么恶病”二词反映出老王遭遇的“更深的不幸”:人情冷漠。也反映出他对真情的渴求。
②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哑着嗓子”、“悄悄”二词反映老王的善良与善解人意,更显示出他因身份卑微而形成的胆怯心理,这与开头“他蹬,我坐”以及后文送鸡蛋时已病入膏肓仍“站着等我”相呼应。
2.注重细节,反复揣摩。杨绛先生缘何生“愧怍”之情?文中着力描写的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的场景,应是直接“触点”。令人不解的是,他最后“拼死送”给的,却是一个经常坐他车的“主顾”。要搞明白其中原委,必须关注到文本中几处细节:
①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②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③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细节①,句短意长,让人看出老王的孤独和无助。细节②,最缺钱的老王却坚决不收钱,能让人看到老王对杨绛一家用情的不一般。细节③最耐人寻味,反复揣摩语言,我们似乎能洞悉到老王内心迫切的宿求。
三处细节放在一块,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了老王的心路历程。他早已把杨绛一家当成这世上最亲的人。
我们要想把握作者之思,读懂文本之志,还必须做到知人论世,理解文本的个性。
1.聚焦点睛,溯洄语言。藏在《老王》字句间的意旨到底是什么?我们仍需关注文尾饶有况味的点睛之笔:
几年过去,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乍一看,结尾的“愧怍”好似“无源之水”。然而白烨说杨绛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施蛰存评价杨绛的《洗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而杨绛却自谦说《洗澡》是她的试作。试想,如此认真严谨、含蓄谦虚的杨绛怎会将“无源之水”诉诸笔端?汪曾祺说:“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思想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文尾告终,我们只能溯洄原文,去抽取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愧怍。
“给他大瓶鱼肝油”、“不要他减半收费”、“一定要给他钱”、“送香油和鸡蛋要给钱”,这些都可看出“我”当时对老王的关心仅停留在了物质层面。
从“扶病到我家”和“传话”可以看出,病重的老王把“我”视为亲友。老王临终前把最珍贵的香油和鸡蛋送给“我”,肯定不是为钱而来。而“我”却连用两个“我知道”,简单粗暴地剥夺了老王的话语权。客套和疏远早已毁灭了老王的心愿。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把《老王》放在“号角,为你长鸣”专题“底层的光芒”单元里,重在突出“老王光亮的品质”。我认为这种解读是一种迎合式的“浅读”。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站着读者,那边站着作者。”每个文本都是作家个人的心路历程,要想准确解读文本,就必须追溯作者的生平与写作目的,并听听作者在其他作品中的“声音”,借助他山之石,来攻破文本之玉。
杨绛在翻译《生与死》时,表明了她不愿和任何人争任何东西,愿意过简朴的生活,并追求高贵的灵魂,她说那才是她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正是她自身品格的写照。
因此,我认为《老王》应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反思灵魂的“忏悔录”,她在晚年创作的《走到人生边上》里找到了人生意义的答案:“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炼灵魂,在于完善自我。”
文本一旦进入教材,自然就被赋予了教学的价值意义。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准则下,在这个准则之下,教师要有剪裁文本的理性,找到理想的教学价值点。
1.把握一个思想点。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好的文本一定有它特殊的思想价值,我把《老王》的“思想点”定位于:学习勇于自省的精神。
《老王》带给学生的人文关注,除了感受人性的善良,树立平等的意识,更值得学习的是作者的自省精神。这种精神是知识分子身上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在“烙印”这种品质时,我采用了文本拓展的方法。通过回忆以前学过的鲁迅的《风筝》、郑振锋的《猫》以及巴金的《小狗包弟》等,在比较阅读中感受知识分子勇于自省的精神。
2.补充两个空白点。作者的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白,也可以隐藏于文字背后的“空白处”。如:开头写“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后来却说“我不敢乘三轮。”中间发生了什么?“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请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描写其心理活动。
通过对两处空白的补充、想象、交流,不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创造力,激发了课堂的精彩生成,实现了读与写的结合,一箭双雕。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风,使树活起来:潮汐,使海活起来。我想,让学生在每一次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灵魂的滋润,使他们感受到成长的愉悦,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