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0 14:51毛菊华黄寅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三生物讲评课问题

毛菊华 黄寅华

[摘   要]以一节高三生物讲评课为例,分析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在高三生物讲评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情深入探讨有效的讲评策略,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三生物;讲评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5-0094-02

试卷讲评是高三生物三轮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试卷讲评的最大效益,及时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题能力,是教师在高三生物复习中需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笔者以一节高三生物讲评课为例,分析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考评案使用游离于试题之外

考评案是针对试题情况编制的导学案。在学生考试结束后,教师通过批阅试卷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剖析、查找问题原因之后编写考评案,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查漏補缺,解决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这节讲评课中,教师设置了三个讲评环节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基础巩固”环节,解决学生因遗忘课本记忆性知识而导致解题出错的问题;二是“难点点拨”环节,主要查漏补缺,解决因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视野不开阔而导致解题出错的问题;三是“合作释疑”环节,解决学生因没有找到解题思路或是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导致解题出错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基础巩固”环节中,教师让学生通过翻阅课本巩固相关知识,并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有针对具体的试题进行分析,能否解决试卷上相关问题还是个未知数。“合作释疑”环节的内容太多,导致原本教师设想考评案研究结束之后再针对相关试题进行讨论的环节不能进行。因此,这两个环节都导致考评案的使用游离于试题之外。

解决对策:“基础环节”中个别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可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相互探讨、翻阅课本等方法自主解决,这样既能达到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有效解答相关试题。“合作释疑”环节要精简,不能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要突出重点并进行精讲,通过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达到帮助学生解决审题不清、知识不牢固、思维没展开等问题的目的。

二、课堂生成性问题解决不到位

课堂生成性问题常常是教师不曾预设到的,是课堂偶然发生的,当生成性问题出现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是小组讨论来解决。如果教师不能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就会导致学生在这个知识的理解上出现漏洞。

这节讲评课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一场低强度的火灾过后,森林中的植被很快恢复,从生物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什么?”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捕食者减少”。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四种,即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寄生”和“互利共生”可以被排除掉,试题给定的答案是“竞争”,但是学生回答的是“捕食”。教师分析解释答案是“竞争”的原因:低强度的火灾之后,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减少,种群密度会减小,这样会得到充足的光照和足够的土壤无机物来促进生长,所以是竞争强度减弱。但学生还是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假如现在发展到了热带雨林阶段,那么这个生态系统会不会发展壮大?学生回答“不会”。“这跟捕食者有关系吗?”学生不语,教师又说“没有关系”,学生还是不语。

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捕食者是否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否影响火灾过后的快速恢复理解不到位,因为学生没有通过回答或是点头给予教师肯定的反馈,只是教师自己将答案强加给学生。

解决对策:教师可通过设置更有意义的问题,或者改变问题的角度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上述例子,可这样提问:“如果没有捕食者,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还会继续发展壮大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给出答案: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不会发展壮大。因为受到阳光、无机盐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植物之间的竞争能力很强,这使得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与输出生态系统的能量达到平衡,故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不会发展壮大。由此,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对此,教师要学会适时地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变式训练的力度不够

有些知识教师讲了很多遍,但是学生再做类似题型还是出错,究其原因是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对出错的原因及正确解决方法没有掌握,也没能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由于学生原本存在着思维误区,虽然当时感觉听明白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误区仍然会影响学生的思考。试卷讲评不能将思路仅仅局限在试卷上,在讲解题目时,教师应将相近、相似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达到“纠正一道题,会解一类题”的高度,并及时跟进变式练习,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熟练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例如,“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色个体,羊群中B的基因频率和Bb的频率如何变化?”教师通过淘汰白色(bb)个体,直接推测B基因频率增大,而Bb频率减少。

通过相关基因频率的试题来进行变式训练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有效的试卷讲评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概念的理解及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显著的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练习题、不同的教学策略所收到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情深入探讨有效的试卷讲评策略,真正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周立新.如何上好高三生物复习阶段的试卷讲评课[J].中学生物教学,2018(8):65-67.

[2]  王芳芳.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高效生物讲评课[J].山东教育,2018(9):43.

[3]  董琴.如何上“活”生物试卷讲评课[J].中学教学参考,2017(32):89.

[4]  周翔.学习小组在生物二轮复习试卷讲评课中的作用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7(9):59-60.

(特约编辑 安 平)

猜你喜欢
高三生物讲评课问题
浅析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讲评课
初中物理试题讲评课的有效性研究
概念图教学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学科的复习质量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