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迟棠
摘要:数学作业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创新作业设计方法。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小学生要全面发展,提升小学生的全面素养,调动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66
小学数学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有更深的掌握,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了解数学作业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合理布置数学作业,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作业的设计方式,有效减轻小学生的负担。
一、使作业充满趣味性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采用题海战术使小学生进行大量练习,但学生并不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还对做作业提不起兴趣。有些数学教师认为只有大量的练习才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布置了很多作业,导致很多小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了畏惧心理,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要使作业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获得数学知识,给学生提供放飞自我的学习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学习积极性,高效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四则运算这节课时,计算能力是重点培养的部分,大量的计算练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快速计算出数学题的结果。针对这节课的讲授,应该以锻炼为主,但是一味地布置数学练习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枯燥乏味的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采取趣味性的方式,数学教师可以设置两组练习,每组练习题包括四道小题,巧妙地设置每组题的答案一样,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并发现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学生就会感觉很奇妙,对计算也就更加积极了。
二、布置个性化作业
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学习习惯的影响,每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有不同的习惯,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会知识,针对他们的个性设置个性化教学方案,布置与他们相关的数学习题。对于优等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对他们具有挑战性的习题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对于中等生,把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简单延伸即可,能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并自主运用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对于后进生,布置简单的作业,使他们能够理解课堂的简单内容,进行简单地计算就可以了,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讲平行这节课的时候,了解平行的内容后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对本节课的疑问提出来。学生会质疑为什么非要要求在同一平面内,然后教师就把平行的定义解读给学生,然后列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思考是不是任何两条不相交的直线都会平行,学生经过思索后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会出现平行,有的还可以处于既不相交也非平行的状态。之后再布置作业使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平行画下来,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够理解就可以,课下的观察对后进生也有很大的学习帮助。还有在讲解数学乘法这节课的时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乘法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师就可以直接给他们布置乘法练习。而有很多学生很难理解“乘”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开始就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乘法和加法的区别,在之后的作业设计中把加法内容渗透到乘法教学中,慢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数学知识。
三、设计生活性作业
学习内容产生于生活,生活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地方,知识就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方面应该使之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对数学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能够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更好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并带到学校,让大家一起欣赏他们的结构美和图案构造。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布置适量的作业
作业的布置不在多,而在于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数学作业中得到无限的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不能布置过多的作业使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多做练习题,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这并不能使学生长期掌握,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反而会负担过重,往往事倍功半。学好数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决定着数学作业的质量,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的以熟生巧,以量求质。
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的培养,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化元素,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可以优化作业布置方法,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作业的设计应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九红.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2] 丁惠祥,张芳英.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谢家滩镇大畈小学 33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