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鲁芬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可忽视。语文教学需从小学生抓起,语文学科是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及思想,才能够为学生后续的顺利学习及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及方法的探讨尤为关键。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期望能为一线语文教育者的教学带来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004
小学是学生接触语文学科的初始阶段,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品质、行为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可以说,学生能否学好语文课程,直接影响今后人生的发展高度。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要对其有效方法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给学生提供最好、最受益的课堂,让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及发展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众所周知,任何一座高楼大厦都不会凭空而起,必须要打地基,并且楼层越高需要的地基就越深。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建楼房是一样的,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教学就好比打地基,学生唯有在小学学好语文学科,才能够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及课文情感,为后续语文学习之路及其他学科学习之路的顺利推进奠定扎实的基础。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积累,而小学阶段的学习,就好比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叙事文,还是古诗等各种题材,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透彻理解,所以知识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小学生是越早学习语言越好,因此,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
此外,从国际视角而言,汉语受到普遍性的重视,汉语语言的应用也不断深入。所以,语文学科的教育成为了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从小抓起。并且小学生只有学好语文学科,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了解世界,这是学生不断变优秀及拓展自己视野的重要方式。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分析
1. 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给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一位学生喜欢与愿意亲近的教师,这对于教学效率及质量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课堂教学内容必须是丰富多彩的,并且需符合教学实际,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上语文课,并对下节语文课产生期盼的学习心理。比如在学习“难忘的一天”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喜好来制作PPT,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游戏,以此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透彻理解,形成正确的学习感悟。或者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感受学习语文课程的乐趣,让其开始进行主动式的学习及发展。
2. 鼓励式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美与鼓励。因此,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学生的斥责,多鼓励、赞美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不同学生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爱说笑的学生,他们虽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但是由于知识的有限,课堂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错误,此时,教师不能对其进行批评,而是要对其进行鼓励与引导,让学生始终保持语文学习兴趣。而对于不爱说笑、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教学中不应进行过多的批评,这样他们才能逐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渐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自信,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及素质。
3.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课时及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再加上教师所教知识的有限性,会使得学生知识积累非常有限。所以,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十分必要,能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和积累知识的习惯。比如在学习完《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时间去搜集鲁迅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并对之进行阅读,对课外所阅读的文学作品与《少年闰土》进行对比,既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够使学生对鲁迅先生有更为深入地了解,后续能够更好地学习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理解、分析等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关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读后感、辩论会等,相信在多种课外阅读活动的不断开展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以良好提升,自然能为语文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挥好自身的引导、组织及参与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创新的寓教于乐教学方法、鼓励式教学方法及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等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學中,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 桂会锦.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J].学周刊,2014(11).
[2] 刘 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小松中心小学 3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