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设立英语通识课程的可行性探析

2018-02-16 08:29谭勇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谭勇

摘    要: 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语教育一直是合作办学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对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中通识类英语课程设置现状进行探究,分析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并阐述英语通识课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通识课程    国际化视野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国际合作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更为凸显。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已有30余年,正蓬勃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从最初的非学历教育,曾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逐渐变为一种新的学历教育形式。截至2018年初,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覆盖28个省市和自治区,共有1549个,包含研究生层次和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从地域的分布看,仍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部分合作项目集中在沿海城市,中西部高校也设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项目和机构数量上少于发达城市,主要因为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实力。而广东省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整体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前列,是最早开始中外合作办学的省份之一,但省内的合作办学机构共有37个,基本为公办院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层次均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经广东省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41个,当中项目和机构的主办单位多为公办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院校仅有4所,开办项目仅有7个。地方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均为专科层次教育,在专业开设上多与该校特色专业相关,专业性特征较为突出。可以说广东省内在中外合作办学无论是机构和项目的数量还是质量已落后于部分省市,这说明中外办学在广东省内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外合作项目中英语课程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定为教育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结合专业英语及人文、国际交流为核心的文化素质课程作为大学英语学生的培养目标。这意味着中外办学目标是与当前国家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方向贴近的,可目前部分高校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课程基本以“英语基础课程”为主,只关注学生语言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秦彩玲在对河南省10所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的调查中发现“专项技能训练类课程共计54门,几乎占到各类英语课程的二分之一”。其中,在这几所合作办学院校中没有开设英语通识类课程。王晓明在对江苏省本科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研究中提到“英语文化应用类课程开设不足”,仅占总开设英语课程量的7%,其中技能训练类课程占比56%。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中外合作项目中英语课程与通识英语课程的总量占比为17.5%,其中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有个别专业的英语课程占比更低。如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语言课程《英语1—6》安排在大一到大三6个学期进行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安排在第三个学期。所开设的英语语言课程种类单一,只有一门通识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而课程《英语1-6》为英语基础类课程,主要是以雅思考试为基础的语言类课程,在课程设计上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课时的安排上每周共有8个课时,4个课时为读写课,4个课时为听说课,其中听说课程采用外教与中教协作上课的方式,但上课内容以如何应对雅思考试为主。在教学上实行英语课程小班教学,并没有按照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级教学。

三、中外合作项目中英语通识课程设置问题

1.项目学制限制

目前部分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制均为2+2、3+1、4+0的模式,即国内院校学习2年或3年后,转接到国外合作院校继续专业学习。学生在国内学习时不但要进行语言上的强化训练,还要进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在如何平衡语言学习和专业课学习上产生分歧,部分院校认为专业课更为重要,修习的课时应当占整体学时的大部分,语言类课程占比较少。部分院校认为语言是合作办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生如不能具备坚实的语言根基,不仅会影响国内的专业课学习质量,更会对后期到国外合作院校的学习产生障碍。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制为四年,其中第一年学习重点放在英语教育上,侧重于学术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而且在学生入学前的一周学前教育开始测试和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可见该大学对英语能力的重视。相对于学制较短的项目,对于语言课程的投入较少,甚至是不足。不论如何将语言课程融入整体课程中,终究因为学制的限制而对其学时的安排会有所减少,最终导致英语通识类课程的压缩或不开设。

2.课程设置限制

由于學制的长短不一,以及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远高于语言类课程,整体语言课程在设置上没有给予英语通识课程过多的空间。部分合作项目的外方对学生的语言要求都是基于目前主流的出国留学考试,如托福、雅思等。故部分项目中英语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外方院校的语言要求而设置,是以应付语言考试为目标而设立,课程的设置围绕应试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四项,显得语言课单一。甚至在课程名称上以语言考试的名称命名,更加凸显语言课程在整个项目中处于次要地位。虽有些院校安排了四个学期的语言课程,总体课时量却不足,为了应对考试只能将有限的课时安排在与考试相近的综合语言技能型课程,而英语通识类课程则不安排。有些院校为了满足不出国留校继续学习学生的英语需求,安排大学英语等课程,进一步压缩通识课开设的空间和可能性。

3.教学资源限制

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基本以项目形式开端,只有少数院校将其设立为一个独立学院管理,全国范围内的公办院校内的独立国际教育学院并不多,均为中外联合学院,特别是自行成立一所大学的数量更少,随着国际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全国均有独立运作的中外合作大学,如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而民办类院校多以合作办学项目的形式居多。以此,在教学资源的投入上以办学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部分中外办学都是依托本土合作母校的资源,外加合作外方的资源办学,无论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或是师资力量必然存在差异。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有限的资源应当放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是多数院校公认的做法。外方派往中方合作院校的教师也是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基本没有语言类的外方教师来授课。而且部分合作项目的教师团队都是由各个院系借调有双语教学背景的教师组建,因此没有更多的资源分配给英语通识课程。

四、设置英语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曾贞教授在《英语通识教学的目的和特征刍议》一文中提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尊崇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描述”,由此可见新时代下的外语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外语教学是培养素养的手段,最终应该回归到对人的教育,而不是流于语言技能的养成上,更是全面而基于人文主义观的教育。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同时结合专门用途英语,“以人文、国际交流为核心的文化素质课程的定位”。加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新时代的人才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更说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而英语通识课的开设不仅是对英语教育改革的回应,更是适应时代的需求。

有学者认为英语通识教育课程应涵盖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全面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综合素养,而非仅仅关注技能素养,借助语言开展通识教育方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其中做得较好的院校便是宁波诺丁汉大学,该校没有将英语课程定位为过于功利化的应试课程,在课程安排上除语言技能课程外,还设有学术、研究和拓展课程(文化社科类别的课程),课程设立目标不是让学生通过某一场考试,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可以说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样的,不可否认的是课程设置不以考试为导向,目标设置明确,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识课程的地位与语言技能课程同等重要。民办院校在资源不如公办院校丰富的情况下,在课程设置上平衡外方院校的要求的同时,更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而通识课程的开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不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设定课程。

五、结语

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顺应时代变化进行着改革,许多院校做出了很多尝试和变革,既有成功又有失败。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领先者,理应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土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办学条件,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体系和语言课程。特别如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逐渐向英语通识教育转变,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应给予通识类课程一席之地,并占有较大的份额。可是如何在中外双方课程体系中取得平衡,设置哪一类英语通识课,资源如何配给等问题仍需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晓明,孟春国.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4-108.

[2]王黎生.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外语教学,2010(31):57-60.

[3]于险波.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2):30-31.

[4]权莉.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课程设置—以中新合作办学为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学报,2012(6):308-309.

[5]束定芳,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外语界,2009(6):23-29.

[6]曾贞.英语通识教学的目的和特征刍议[J].当代外语,2015(1):1-10.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中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构建探究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基于外语能力标准的教学模式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
浙江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