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野生动物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69)
水貂阿留申病又名浆细胞增生症,是水貂特有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本病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呈慢性经过,终生病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动脉管炎、肾小球性肾炎、肝炎、卵巢和睾丸炎等;病貂的繁殖力明显下降;秋冬季节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急性发作,大批死亡。本病是养貂业的重大疫病之一,发病损失重大。
1.1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平均2~3个月,长者7~9个月,少数达1年以上。大多数病例呈隐性感染或慢性经过,少数表现急性经过。
(1)隐性型 仅能发现流产或空怀,或产下弱仔,或发情不正常等。(2)慢性型 病例主要表现食欲下降,渴欲极强,生长缓慢,进行性消瘦,可视粘膜苍白,个别有溃疡和出血,粪便呈煤焦油状。病貂严重贫血呈恶病质状,最后死于尿毒症。病程数周、数月、有的达1年以上。曾有试验报道,人工感染165只水貂,38d死亡1只,大多数在68~180d死亡,最后1只在感染后560d死亡。(3)急性型病例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减退至废绝。当神经系统受侵害时表现抽搐、痉挛,共济失调,后肢麻痹等症状,病程多为2~5d。
1.2 血液学变化 感染水貂血液均有明显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血清丙种球蛋白增高,可由正常的7~15g/L增至35~50g/L,个别可达110g/L。血液纤维蛋白及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多在感染后4~8周开始减少,至死亡前可少到正常的10%~50%,病貂血氮、血清总氮、麝香草酚浊度、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淀粉酶都显著增高,但血清钙、白蛋白和球蛋白之比(A/G)降低。白细胞总数增多,分类计数查明,淋巴细胞增多,而粒细胞减少。
1.3 病理变化 患本病的动物,其肾、肝、脾、淋巴结、胸腺、骨髓、心脏、睾丸、卵巢和脑等组织器官都可发生病变,依发病类型、病期长短等所表现的病变程度和组织种类都可有明显差别,并非所有病貂都能出现上述各器官组织的明显病变,有些病例只个别脏器有病变。(1)病理解剖学变化尸僵完全,重症或慢性病例体瘦小,可视粘膜苍白,有的口腔粘膜有溃疡,被毛无光泽,后躯及腹下有尿湿,肛门周围有少量煤整油样稀便污染,脚爪皮肤苍白。内脏器官中肾脏变化最显著,病变发生最早,发展最快。病初或急性期病例的肾脏肿大、充血、变红,继之变成灰褐色或淡黄褐色,肾表面有散在出血斑点,间或有灰白色坏死灶。在病的后期或慢性病例的肾脏略肿大或缩小,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无光泽。重者表面凹凸不平呈桑葚状,凸起部位呈土黄色颗粒,晦暗无光,凹陷部位呈边界明显的乳白色圆型或椭形小点,包膜不易剥离,切面皮质可见白色小点,肾小球区混浊。肝稍肿大,呈士黄色,表面有灰白色斑点状病灶,切面可见质地脆弱。病程长的病例,其色变浅,不肿大。牌急性期肿大明显,呈深红色。慢性病例可萎缩,边缘变薄,呈红褐色,切面白髓明显。淋巴结肿大。胸腺萎缩,呈黄褐色,质软,表面有粟粒大的出血点。(2)病理组织学变化最具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浆细胞显著增多,呈浸润状态。开始较少的浆细胞增生发生在淋巴结、骨髓、肝、牌、肾等器官,随着病情的发展,多量的浆细胞浸润可发生在各器官组织,血管周围可形成管套状浸润。淋巴结、脾、胸腺及骨髓等免疫器官可发生实质性细胞受损,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多、浸润。肾脏肾小球性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变性,浆细胞浸润。睾丸生精细胞退行性病变,部分病例附睾损伤。卵巢内膜细胞受损,难以形成成熟卵细胞。脑膜炎和脉络丛炎及神经细胞变性。肝脏胆管增生,动脉壁纤维素变性,血管壁变厚、内径变小,外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大量聚集,发生结节性动脉炎。
初步的诊断可依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确诊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方法如下:
2.1 碘凝集试验(IAT) 患阿留申病水貂血清中丙种球蛋白含量增多,当与碘液相混合时出现凝集反应,而健康水貂血清中丙种球蛋白含量少,与碘液相混合则不出现凝集反应。碘凝集反应不是一种特异性反应,其缺点是检出率不高和出现假阳性反应,但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经济。
2.2 对流免疫电泳(CIEP) 是检测该病灵敏特异的方法,可用已知提纯抗原,检测血清,具有特异、敏感、简便、适于大群检疫等优点,但国外用抗原较贵,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经数年研究,制备出了成本低、效果好的抗原,用于CEP,效果与美国抗原相同。
2.3 其他方法 PPA-ELISA即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用该方法诊断水貂阿留申病与CIEP法的符合率为100%,但较CIEP法敏感500~1000倍,另外,还可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