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燕波 曹能
云南师范大学
综合实践课中教师的指导,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为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借此平台可深层次及长期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均有一定欠缺,教师所起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良好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健全学生知识体系。
实践性为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最重要的特点,即借助实践方式对问题予以处理。学生在学习中可有效提升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在综合实践中掌握知识。教师选择实践活动主题时,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不仅可让学生对社会活动、学校学习二者间的关系有明确认知,同时还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融入社会活动中,并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作为重点。同时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多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多研究、多思考。当学生对某类事物产生好奇心时,则必会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教师应合理运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并借助正确的方法对学生予以引导,为学生开展进一步研究活动提供指导方向,这不仅满足了教师教学要求,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此类实践课程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则起指引作用,这充分地满足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并为学生顺利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排除障碍。如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来有效地查询教学资料,在选择参考资料、学习工具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以及如何对实践活动予以记录、资料分类和资料整理等。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课程实践资料,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再次,教师应指引学生如何对所收集的学习资料予以整理,并将其中的有效信息予以归纳总结,由此可培养学生信息整合、信息甄别和信息筛选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获取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探究性学习是实践课最为主要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融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制定实践活动主题,这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同时也可提升初中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在实践层面,教师可借助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对此次教学活动予以总结,并归纳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强化自身思维能力,也可加深对自身价值的认知,还可进一步健全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开展知识探究活动,分享自身探究成果,从而实现了实践的目的。
首先,老师应指引学生确立实践活动的方案思路,在制定活动方案时,当教师发现有不合理的规划时,先不要急于纠正错误,而是采取侧面指导的方式,指引学生发现方案中出现的错误,并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对方案予以改进和完善。教师在指引过程中应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改正时间,让学生在“规划—反思—完善”中实现教学知识的内化,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撰写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注意事项、活动形式、活动环节、活动内容、活动目的等。进行实践活动策划时,可通过小组合作来对成员分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强化巡回指导,并及时对学生的错误思路予以调整。
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为实践活动主体,因此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自主参与意识尤为重要。学生应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并乐于发现问题。但因初中生社会阅历较浅、年龄小等因素,使得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易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学习方式也较为被动,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教师教学。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向学生告知活动注意事项和活动主题后,就可以给学生相应的空间和时间来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主题独立思考,使学生对世界、自我予以初步认知。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活动状态、活动反应予以观察记录,并对学生的优异表现予以鼓励,让他们体会到在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便可发现众多深层次的问题,并充分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应为:善思考、勤动脑、乐于操作、团队协作并共同探讨。借助小组合作模式,不仅可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应提倡初中生自主分组,通过合作找寻活动资料、分析资料,这可使学生充分认知到集体的力量。例如教师可以以“废物利用”为主题,让学生收集废旧报纸、箱子等物品,并自主规划实践内容,让学生对实践过程予以记录,并发现不足之处。随后教师可让学生对自己小组所制作物品的用途、制作方法予以讲述。这样既可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项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项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应同学生共同明确实践活动主题,还应该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从侧面指引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处理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加强自身对实践活动的反思、评价和总结。并归纳学生在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编写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予以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为开展下一次的实践活动创建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