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2018-02-08 09:20高东风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7期
关键词:仫佬族河池铜鼓

□高东风

(河池日报社,广西 河池 547000)

图片新闻是通过视觉手段来传达信息的,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闻性、纪实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形象性等特点,比文字新闻具有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是读图时代新闻传播的主力军。由此,新闻图片通过纪实的手法,用形象化的语言传播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情,讴歌民族团结等。那么,如何在读图时代发挥新闻图片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实践证明,善用新闻图片这枚“新闻利器”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应是媒体人面临的新课题。

“视觉优势”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特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很多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生活习性、耕作方式等,由于偏居一隅等多种原因,已经淹没或濒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的加快,我国迎来了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宣传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源泉,而新闻图片则成为助推民族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新闻利器”,其作用不可小觑。

广西河池市有12个少数民族,其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和毛南族自治县,更好地传承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党媒应该肩负的使命,也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河池日报》在推进媒体融合的同时,利用新闻网站、政民通APP、新河池APP以及纸媒,有针对性地在宣传、引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工作。

仫佬族民间艺人罗华清从父母手中“嫡传”了仫佬族的刺绣、剪纸等文化精髓,是目前健在的、有真才实学的为数不多的“工匠”。以前,她曾自费办班、走村串户进行传承民族文化,但收效甚微,也让她对仫佬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忧虑万分,但作为一介平民,她又无能为力。无奈之下,她离开家乡,到柳州市开服装店谋生,把自己创作的刺绣、剪纸等作品留在了家乡的一个民办博物馆中,供有识之士鉴赏。

2014年8月,河池日报社记者到这个民办博物馆采访,巧遇罗华清到博物馆查看自己的作品。当罗华清展开自己创作的长10米巨幅剪纸《仫佬族非遗》时,由于长期置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和地表水的浸透,作品的边角发生霉变,罗华清心痛万分,蹲在地上失声痛哭良久。河池日报社记者获悉罗华清的情况后,先后多次采访罗华清,并鼓励罗华清坚定回乡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心,并通过新闻图片的形式,在《河池日报》、河池网率先推出了罗华清剪纸作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坎坷之路,引起广泛共鸣,并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新闻组图《广西罗城:传承仫佬族剪纸技艺》《剪刀下的仫佬族“绝艺”》等通过新华社播发通稿、中国政府网转发,极大提高了仫佬族传统技艺的影响力和罗华清的知名度。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她放弃在柳州市风生水起的服装生意,受聘担任文化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师,挺直腰板做起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使者。2015年9月,罗华清创作的剪纸作品《仫佬族非遗》在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暨大师精品展”,荣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最高奖——“八桂天工奖”。

为了感谢河池日报社记者,2017年11月7日凌晨,罗华清从外地讲学回到家乡后,连续24小时创作了一幅长85厘米、宽55厘米的剪纸作品《人民的好记者》,在11月8日第18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作为仫佬族人民最贵重的礼物,送给党媒——河池日报社记者,该幅剪纸作品也刊发在同年11月13日《中国青年报》6版。

综观仫佬族艺人罗华清“崛起”之路,就是新闻图片传播民族文化的“神来之笔”,从中不难窥视到新闻图片在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具有其他宣传形式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和突出作用。

“言简意赅”是民族文化传播的“法宝”

新闻图片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加上其民族特色浓郁、民俗活动精彩瞬间“活灵活现”的捕捉,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新闻图片既是重要的新闻事实文字报道的补充和说明,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拍摄的新闻图片要把握好党的民族政策,熟知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行为礼仪,这样才能确保拍摄的新闻图片“政治合格”,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在遵循“政治合格”的前提下,有目的、有系统、全方位抓准少数民族文化的闪光点,捕捉到最能代表其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记录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新变化,并且通过新闻图片直观地展现出来,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村民吴才好、吴昌术二人都是自幼学习传统的煤砂罐制作技艺,是当地有名的煤砂罐制作工匠。但随着铁、铝制品大量应用于群众日常生活,煤砂罐已经从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蜕化”成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成为一堆无人问津的“废品”,这让吴才好、吴昌术感觉到十分的茫然和无助。但他们坚信,煤砂罐是仫佬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民族财富,应该传承下去。

媒体记者获悉吴才好、吴昌术的“苦恼”后,立即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在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媒体做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报道,特别是新闻图片将精美的沤猪潲、烧热水的高罐,煮饭的翁口罐、篱耳罐,炒菜用的横柄扁罐、双耳扁罐,烧茶用的牛头罐等形象、直观地展现后,令人叹为观止,并很快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濒临失传的仫佬族煤砂罐技艺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吴昌术说:“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才会如此重视仫佬族的传统文化,才会让仫佬族的文化得以保护和世代传承下去。”

通过新闻图片的传播,使得仫佬族煤砂罐技艺得到保护只是新闻图片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群众团结的一个缩影。在广西河池,通过新闻图片传播古老的铜鼓、白裤瑶勤泽格勒、壮族刘三姐歌谣、毛南族傩面舞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和社会稳定,起到了“融合剂”的独特作用。

新闻图片要为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代言”

民族传统文化也是要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具旺盛的生命力。而新闻图片在记录、传播民族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则具有其他载体无可替代的优势。

铜鼓是我国西南和岭南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代表壮族铜器冶铸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现存传世铜鼓约2400面,仅广西河池市就占了1400多面,河池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铜鼓之乡”。铜鼓最初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铜鼓的演变在2700多年的时间中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落几大发展阶段。铜鼓最早源于陶釜,体积不大,从素面无纹到有简单的纹饰。汉以后到唐,逐渐向雄浑高大、精美稳重的方向发展。唐以后又逐渐变小。明清以后,这一传统技术就消失了。

为了恢复传统的铜鼓铸造工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上朝社区韦启初、韦启参兄弟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终于攻克了传统铜鼓制作工艺的难关,使古老的铜鼓制作工艺重新焕发了生机。而新闻媒体的记者也跟随着韦氏兄弟的脚步,历时3年,用新闻图片忠实记录了铜鼓制作工艺“复原”的过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毛南族人民智慧、勤劳、不服输的风采。

2016年1月16日,韦氏兄弟采用传统工艺造出鼓面直径为4.198米、身高2.595米的铜鼓,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吴晓红女士确认,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铜鼓称号。

而韦氏兄弟在铜鼓制作技艺的创新道路上继续攀登。2017年9月16日,韦氏兄弟铸造的、鼓面直径6.68米的铜鼓进入熔铜浇铸环节,该铜鼓共用原料铜50吨,用26个炉子同时熔炼,一次浇铸成功。目前,该铜鼓正在申报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铜鼓称号。

韦氏兄弟铜鼓制作工艺创新的过程,被媒体记者完整地用新闻图片的形式“定格”和传播,让更多的人通过新闻图片见证了古老的铜鼓焕发生机的整个过程,彰显了新闻图片在民族文化新闻传播这个链条上具有的独特作用。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传统文化可谓是姹紫嫣红、丰富多彩,为摄影记者“施展拳脚”提供了宽广而厚重的舞台,更是新闻摄影工作者肩负的特殊使命。

传承民族文化,新闻图片的作用不可小觑,且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仫佬族河池铜鼓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河池学院办学特色推介·音乐与舞蹈学院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梦幻老君山
山路颂歌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