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8-02-07 01:45董学勇陈功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班化导学学案

董学勇陈功锐

(1.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连江 350500;2.连江县教育局,福建 连江 350500)

由于城镇化的进展,当下农村初中普遍生源素质差、班生规模小,办学成效低。为改变这一窘境,2014年初,连江县组织13所农村初中学校成立“小班化”教学联合体,进行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并立项省级课题开展县域环境下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遵循“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关注个体、因材施教、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三年行动研究,构建了“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情感激励、分类推进、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中展示自我的平台,教育教学取得初步成效。现结合管理案例、人教版初中教材的教学课例和教学环节,着眼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实现课堂价值的取向,就开展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模式与策略的行动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学案导学,培育学生科学精神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摸式。

“学案导学”的关键在“学”——即学生和学案,连江县13所小班化教学实验校400余位教师基于当下农村生情开展的初中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首先是理念先行——通过调研论证、学习培训,明确了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解决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思想上提高认识,正如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其次是编好和用好“学案”。根据县教育局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及《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表》《小班化教学反思质性方案表》内容要求,结合省内外专家对《学案的编写》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广州、东莞等地教改名校的经验,实验校教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准,以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编写《学案》,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所遵循,做到学会学习,减轻课业负担。小班化背景下的“学案”,实现了教案、学案、练案、测案的四案合一,在“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旧知链接、新知探究、应用举例、课堂练习、小结、作业”等导学环节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每个单元的“学案”装订成册,既是科任教师课后小结反思、评价反馈的范本,更是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新知、课后巩固自测的第二“教材”,也是珍贵的一本本“错题集”。再次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学习方法,及时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策略,每节课都总结使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学案导学、日常课堂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促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和问题意识的培养,逐步养成尊重事实和证据、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认真改正错误、总结经验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培育了科学精神。

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合作探究”的实质是“议”——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农村初中通常班生不到20人,小班化教学为上述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则自然成为小班学习的最基本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下学生个体的学习竞争状态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单向和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更促进了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彻底地开展。在合作探究中,教师针对学生自学暴露出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同伴互助。议是对学的检验,是学的进一步深化,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一是要明确“议”的内容,“议”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方面、通过努力仍不会的地方和主要的疑难问题;二是明确“议”的要求,不就问题讲问题只图找答案,而要努力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三要明确“议”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议,畅所欲言,对知识点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尽量在课内时间帮助和解决。

以语文科《窃读记》教学为例:

【A】初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文中的“窃”是什么意思?“窃读”在文中指什么?(★)

作者在“窃读”的过程中滋味是怎样?文中哪一句话点出?(★)

2.找出文中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快乐或惧怕的滋味?并作简单分析(★★)

【B】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说说“这是 的窃读经历。”?(★★★)

教师学案中“议”的问题内容、要求、方式都清清楚楚,而且由易至难,各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经讨论确定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表述小组合作探究成果。整个过程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保证“议”的真实、有效,避免形式化,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学习效率,更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小组学习得以真正、彻底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协助意识,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情感激励,展示学生快乐天性

“情感激励”作为小班化课堂教学中一个环节,我们给予了强烈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基于如下几点:首先,班生少(一个班级不足20人),力求实现学生“百分百”地参与课堂活动;其次,考虑生情,放低要求,着眼于自信心的培养。

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师安排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学,课堂上展示已知,以展示促自学。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起督促作用,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提高、保持学习兴趣。

小班化课堂上,实验教师做到:第一,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不同程度学生展示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及时根据课堂展现与互动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处理调整,达成预设目标;第二,关注展示知识生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读、说、谈、演、写等形式把学习成果展现,而不只是结论;展示问题的解题过程和解法,而不是对答案、走偏路。

课题研究中,各实验校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面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班级墙:展示个人大拇指、小组积分;班会课:公布积分累计情况;年段会:每月表扬获奖学生小组;全校会:评选“星级小组”“学习之星”进行专项表彰。各种展示,各色感悟,都证明了这一课题的德育功效,正如一位实验校校长说:“看到一个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因为上课答题很踊跃领到奖品,我非常开心。现在他学习积极了,经常老远见到我也要喊‘校长好’。我觉得我校开展的小班化教学积分换奖品,这个方法很好!”由于我们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多学生的“手”举起来了,大“胆”站起来了,观点“说”出来了,个性“展”露出来,展示了快乐天性,健康生活,活出自我。

四、分类推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显然,小班化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的“导”十分重要,教师要正确发挥引导、指导、辅导作用,“导”在知识的易错易混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和观察、比较、发现及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导”在知识的整合归类处,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归纳概括能力;“导”在知识重点、难点处,使学生轻松自如掌握知识;“导”在行为和习惯养成处,使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导”在知识的拓展处,从而渗透学科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

面对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大致分为A(优秀)、B(中等)、C(学困)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分层备课。对优秀生可提出探索性强、思维量深刻的问题,促使其在知识的横向上加宽、纵向上加深;对中等生重在调动非智力因素,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对学困生则重在方法、习惯上加强指导,强化基础,巩固技能。

以物理科《滑轮组》教学为例:

某工地上,工人师傅站在地面上借用滑轮组用200N的力往下拉绳,将重600N的物体匀速上升3米。不计摩擦力和绳重。

求:(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该工人的拉力所做的功以及额外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用此机械将重800N的问题匀速吊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针对上面的习题,教师预设为:A层次学生完成(1),B层次学生完成(2),C层次学生完成(3),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变得越来越爱学习,越来越想学习。提问时让A层次的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让C层次学生回答简单问题,适中问题则让B层次学生回答,这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使每位学生在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成学习目标。课后对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优秀生的作业适当增加,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挑战到成功的愉快感;学困生则要减少作业,降低要求。

五、当堂达标,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当堂达标”得益于“练”——就是学生的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尝试应用、深化理解,也是判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手段。我们把“练”理解为“应用”“巩固”和“拓展”,通常将课本上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联系事例应用知识,同时安排学生板演,然后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更正,教师从中发现问题,最后进行总结性讲评,要着重规律性的总结、方法的归纳、能力的提升。对于优秀生来说,要讲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强调选择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灵活性。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应该关注与掌握一般的方法,普遍适用的方法,可以只掌握一种方法。依据练习的完成情况我们就能检测自己是否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发现自己在新知的理解方面是否存在短板。比如,在一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上,教师给出了题目:“已知:a、b是方程x2+6s+4=0的两根,求的值”。巡视过程发现,一部分学生先求出方程的两根,然后代入计算,结果运算量比较大。绝大部分的学生解法如下:

不难看出,如此解题的学生用到了“整体思想方法”,显然要比求出a、b的值代入运算来得方便简洁,方法应该肯定。但是,从结果分析却是有误。“问题”发生在哪里?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探究:大家思考一下,结果能等于负数吗?

上述解题的错误虽然出在二次根式的化简,当属概念性的错误。但由于解题过程专注于“整体”方法的代入,使得学生忽视了方程根的特征。至此,可以感受到在利用“整体”方法代入解题时,应充分考虑题目中的隐含的因素。

总之,小班化教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情感激励、分类推进、当堂达标”五个步骤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个性化自主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1]魏春梅.小班化教育特质分析及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9).

[2]荆玲玲.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曾文明.小班化数学教学合作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7(10).

猜你喜欢
小班化导学学案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