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驻新加坡首席商务代表
在新加坡有这样一家特殊的企业,通过控股、参股,涉足交通、金融、通讯、地产、能源等重要领域,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可以说这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国家企业”,也可以说是一家经营企业的企业,这就是淡马锡。
“淡马锡”三个字是马来语“Temasek”的音译。淡马锡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
新加坡政府为什么要成立这么一家公司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简要地回顾新加坡经济发展史。新加坡1965年独立建国,面临着创造就业、发展经济的重任;新加坡采取了政府主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即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转型。加之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新加坡利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发展原油加工业,政府出资成立新加坡石油公司(SPC)和新加坡化工集团(PCS)。同时,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批高科技的电子和计算机产业。在新加坡,人们把这类企业称为与国家有联系的企业,简称“国联企业”。
随着由政府各部门出面兴办的企业(即国联企业)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管理与监督,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是摆在当时新加坡政府面前一个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课题。另外一个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新加坡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成立了一些所谓“法定机构”,如电力局、邮电通讯管理局、石油管理局等,政企不分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同时又能够保值增值,并能够将制定政策、法规与企业的经营职能分开,1974年新加坡政府决定由财政部(投资司)负责组建一家专门经营和管理原国家投入到各类国联企业资本的国家资产经营和管理公司,并将有关行业的管理机构归并到政府部门。这家公司就是淡马锡公司。根据当时政府的委托,新加坡开发银行等36家国联企业的股权被授权由淡马锡公司负责经营。政府赋予它的宗旨是:“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商业性战略投资来培育世界级公司,从而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资产经营和管理,集中于资本投资和财务管理。
淡马锡公司一直坚持人员精干、高效率的原则,目前总公司仅有150人。董事会由13名董事组成,基于商业模式运作,多数董事是非执行独立董事,为来自私营企业的商界领袖。
公司以控股方式管理着23家国联企业(可视为其子公司),分别为14家独资公司、7家上市公司和2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各类大小企业约2000多家,职工总人数达14万人,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
作为对政府投资的回报,公司税后利润的一半上交财政部。淡马锡公司财务不对外公布,但每年必须定期向财政部提交一份公司财务报告。为确保财务报告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上报之前,一般都由公司花钱聘请国际审计公司进行审计。
在淡马锡公司的培育下,新加坡确实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电讯等,这些企业不但得到新加坡国内各界人士的赞誉,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崭露头角(新加坡航空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被誉为国际民航界学习的典范),政府赋予其“培育世界级公司”的历史使命正在逐步实现。2018年7月9日,淡马锡控股的投资组合价值达3000亿新加坡元(约合2210亿美元)。
在中国,没有类似淡马锡这种国家企业。如果一定要找,在监督管理国有企业方面,淡马锡的部分职能类似中国的国资委。而淡马锡是一家企业,仅行使出资人职责,对出资人履行监督职责的是新加坡财政部。
淡马锡作为私人企业,没有任何行政职能,在商言商,企业经营是其全部的活动内容和唯一考量。如果一定要和政治扯上关系,淡马锡完成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是完成了新加坡政府赋予的最大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