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
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一个多月前,搭乘杭州一家著名餐饮联锁店负责人的车。她向我叹苦经,40多家门店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下降。她说,关键是来吃的人在减少。前些天,我经常买面条的摊主也说,以前一天做20多包面粉,现在只做15包。
这两三年居民收入增长回落出现了新情况,即居民收入增速正在向GDP增速靠拢回落。2011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长一直在回落,但始终相当程度地快于GDP增长,由此使得中国经济并未产生所谓的“硬着陆”。而当收入增速回落至与GDP增速相差较小时,问题就比较严重。
2011-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7.9%,人均GDP增长6.7%,人均收入增长比人均GDP增长快1.2个百分点。但2016年以来,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的幅度,处于缩小和波动之中。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6.3%,人均GDP增长6.1%,收入增长快于人均GDP的幅度仅0.2个百分点;2017年因出口增长回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7.3%,人均GDP增长6.3%,收入增长快于人均GDP的幅度有较大回升。2018年上半年情况不容乐观,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6.6%,人均GDP增长6.8%,收入低于人均GDP的幅度0.2个百分点。
人均收入增长高于人均GDP增长的幅度,可以理解为是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促进指标。因为这将使经济增长由出口和投资推动为主,转变为消费推动为主,使得国民经济主要结构关系逐渐优化。然而,随着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的接近,且如进一步极而言之,出现收入增长相当于乃至慢于GDP增长的状况,至少将产生以下两方面不利效应。
一是导致分配向劳动倾斜的弱化。中国的国民经济分配从1983年以来一直不利于劳动,劳动所得占GDP比重每况愈下,2011年才终结这一局面。而目前随着人均收入增速回落,就将导致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上升的滞缓,影响国民经济分配格局优化调整,弱化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关于分配向劳动倾斜不利于企业的观点,显然似是而非。由于劳动所得占GDP比重长期较低,导致最终消费缺少对于经济增长的必要拉动力。所以自2011年以来的分配向劳动倾斜,是中国经济必然要经历的一种调整。其意义在于,由此而致消费需求逐渐扩张,从而有利于企业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是导致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的弱化。当前,从表面看,似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较高,殊不知这是出口和投资增长放慢下的“水落石出”效应。随着收入增长进一步放慢,就将出现收入和消费占GDP比重上升的放慢乃至下降。这不仅将使消费贡献率降低,且弱化经济增长动力。
消费对于当前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消费增长弱化将对经济增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GDP的比重,2015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的81.6%,当前较难以投资扩张来促进经济增长。出口增长则笼罩着中美贸易纠纷阴影,前景并不确定。三大需求当中,唯有消费需求从理论上讲仍有较大增长可能。
当前收入增长回落,总体而言是因为出口增长大幅回落,以及由此而生的一连串效应,导致劳动需求增长大幅放慢所致。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有如下几方面因素,使得收入增长有较大阴影,进而累及消费增长。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回落。投资每增长4至6个百分点,农民工大致增长1个百分点。投资增长回落,必致农民工增长回落,并致农民工工资增长放慢。二是技术进步相对加快。2011-2017年,浙江规上工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比前上升10多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能在既有的生产经营增长情况下减少用工,由此而致就业增长放慢。三是服务业增长放慢。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同比增长7.6%,比2017年全年降低0.4个百分点。原本被服务业吸收的就业,现在就难以吸收。四是通胀。2017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上升,2018年7月已达2.1%,上升了1.3个百分点。当前随着M2供给增长加快,地方债再度“狂奔”,通胀前景并不乐观。
居民收入增长回落必致消费增长回落,这已是当前比较严峻的现实。今年7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8.8%,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实际回落则高达3.1个百分点,已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