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慢游,串珠成链”
——交通基础设施助推高水平大花园建设

2018-10-11 03:35:20陈烨婷范玲郑启伟王晟丁哲澜
浙江经济 2018年17期
关键词:衢州景区交通

□陈烨婷 范玲 郑启伟 王晟 丁哲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当前交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制约着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以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大花园合理布局的前提和实现大花园经济、社会、文化效益的先导条件。

当前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空间布局不平衡,呈现“北密南疏、东密西疏”的分布。浙江省西南部,即大花园核心区单位面积公路里程和单位面积高速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铁路发展起步晚,尚处于发展期;水运受制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难以实现大规模运输;航空运输目前仅有衢州机场,航线较少,班次缺口较大,丽水市与省内各大机场之间的通勤时间均超过2小时。

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充分,现存交通设施和服务能力与建设“两个高水平”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一是实际基础设施存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运输需求。核心区交通运输量增长迅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仍主要集中于其他区域,对核心区的投资力度不足。二是综合交通枢纽未发挥重要作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落后。杭州、宁波等地机场未发挥国际旅游接待枢纽的作用,全省各个旅游目的地与机场间的交通接驳繁琐。三是部分地区支线交通未畅连。“断头路”“瓶颈路”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县(市、区)没有铁路通入,通用机场规划与建设迟缓,多式联运基础薄弱。四是通景公路建设落后,市区与景区特别是景区与景区之间交通不便捷。

交通发展的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将制约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特别是生态产品价值更高的核心区,更面临无法将绿水青山顺利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窘境。这种制约,一方面表现为“进不去”,即区域对外交通的薄弱造成游客增长和旅游品牌打造的缓慢;另一方面表现为“游不动”,即内部交通,包括交通枢纽与景点、景点与景点、生活设施与景点之间的联系薄弱,换乘复杂。

建设从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之路

以对外快速便捷、对内畅通互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崇尚自然、生态环保的美丽交通走廊为重点建设对象,通过增强“心脏”供血功能、强化“动脉”输血功能、打通“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串珠成链、融景于线等新举措,打造“多元、立体、无缝、绿色、安全、智能”的现代交通系统,让“快进慢游,串珠成链”的交通体系架起从“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道路,为高水平“大花园”建设创造先导条件。

(一)增强“心脏”供血功能

进一步凸显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建设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和杭州西等高铁站,增强全省各大型高铁站、国际机场等客运枢纽的旅游集散功能。加强衢州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建设衢丽铁路、杭衢铁路、衢宁铁路等,形成东北方向衢州至杭州和上海、东南方向衢州至丽水、南方衢州至宁德,西南方向衢州至南昌、西北方向衢州至黄山多线贯通。强化丽水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地位,逐步将等级客运站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建立“大数据+”全域旅游交通体系。整合现有交通设施和平台,开发“大数据+”全域旅游交通信息检测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安全支持系统,建立智能化交通体系。全面提高各业务领域传感网覆盖率,推进全域旅游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建立交通大数据资源池。分析掌握交通脉动,结合当地旅游景点等热门目的地的具体情况,向各子系统发出相应的指令,并合理进行交通流诱导,及时、有效处理交通紧急事件,强化全域旅游交通运输服务的调控能力和应急能力。

(二)强化“动脉”输血功能

加快重点区域建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干线为骨架的内外便捷交通网络。重点推进杭新景高速西延、杭金衢高速拓宽改造工程,加快龙丽温高速文成至景宁段、龙浦高速建设,提升普通国省道干线网络,构建形成北联浙中和环杭州湾城市群、南通海西经济区、东畅浙东南沿海、西接赣皖地区的浙西南公路运输干线网。着力推进杭黄铁路、九景衢铁路等客运通道建设,加快千黄、杭新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与安徽、江西等地高等级景区的互联互通水平。加快丽水机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打造连接上海2小时、省域1小时对外交通圈。

培育新型“互联网+”交通业态,增强服务能力。形成以互联网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交通运输服务,加快互联网旅游交通定制化服务、互联网汽车连锁租赁、互联网停车、互联网车辆维修等交通服务建设。建成“超级高速”样板杭绍甬高速公路,实现太阳能发电与路面光伏发电,提供无人驾驶的安全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智能交通系统的运用。

(三)打通“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

完善道路微循环系统。针对农村,与优化村庄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建设“四好农村路”样板,为农村地区观光、旅游和休闲文化活动创造优良基础,推动城乡共同发展。针对山区道路,提高道路网密度和路网规模,提高目的地可达性,合理规划并利用现存道路资源,提高居民和游客的居住水平。针对城市道路,保证较高的支路网络覆盖水平,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流量,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满足道路交通需求。

优化通景交通体系,完善景区交通“最后一公里”。加快高等级景区公路等级提升、普通景区通景公路优化,实现城市与景区、景区与景区无缝链接。着力提升公路服务5A级景区和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能力,实现5A级景区和国家公园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进一步加大公路通达4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保护区的深度。提升国家级历史名城、国家级历史名镇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一批历史文化名村通达等级公路。在松阳县等历史文化名村集中的区域建设一批骑行线、徒步线,连接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将交通与旅行紧密结合。

(四)串珠成链,融景于线

实施“万里绿道网”工程,实现公路景区化。抓住“四边三化”的历史时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本底、公路交通网络为骨架,以健康养生、农家乐示范、休闲民宿等民生产业为基础,统筹沿线旅游节点空间利用,加强景观绿道等休闲旅游设施配套,注重交通沿线古桥、古建等资源保护,围绕“田园风情”“十里彩色长廊”“四季花海”“多彩湿地”“江海盛景”等主题,结合环浙骑行线,串联“山海林田湖、城镇乡村景”,打造自然生态、风光优美、快慢相宜、畅通舒适的浙江风情走廊体系,形成浙江的美丽交通走廊样板。

以水为脉,打造“黄金休闲水道”。推动钱塘江、瓯江中上游航道整治。着力建成衢江四级主航道,加快建设常山江四级航道、常山港区,建成衢州、龙游两大港区。依托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紧密结合沿江自然风光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创建水上美丽经济交通走廊。

总之,在开启“大花园”建设的历史时刻,需要正视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针对目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给“绿水青山”地区难以转化成为“金山银山”的桎梏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约束,在“大花园”建设行动中提出了以“快进慢游,串珠成链”为中心的解决措施。以“快进”聚人、以“慢游”留人,以“串珠成链”整体带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最终,通过“快进慢游,串珠成链”的交通体系建设,为浙江省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绿色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公平正义的高水平大花园创造先导条件。

猜你喜欢
衢州景区交通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繁忙的交通
童话世界(2020年32期)2020-12-25 02:59:14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衢州烂柯山
文化交流(2019年10期)2019-11-22 10:41:21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小小交通劝导员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
衢州治超亮剑
中国公路(2017年6期)2017-07-25 09:13:56
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