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营之困待破解
——浙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调查与思考

2018-10-11 03:35陈丽丽
浙江经济 2018年17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陈丽丽

农产品加工企业连接着第一和第二产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浙江调查总队近期抽选了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调研显示:浙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运营总体平稳、前景看好;大部分企业已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明显,但存在原料基地建设滞后、种养及工艺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运营总体平稳

本次调研共抽取53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省级33家、市级8家、县级2家。选取的农业龙头企业以代表本地特色的精制茶加工、坚果加工、水产品加工和黄酒制造等行业为主。

龙头企业盈利状况良好。2017年,53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户均资产3.1亿元,同比增长9.3%;户均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分别为2.4亿元和282人,同比基本持平;企业户均盈利1148.4万元,同比增长15.0%;盈利企业48家,盈利面90.6%。53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稳中有升,对本行业和本企业发展前景总体持乐观态度。调研显示,有30家企业认为行业前景乐观,占56.6%;18家持中立态度,占34.0%;仅5家企业认为行业前景不乐观,占9.4%。

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明显。调查显示,81.1%的企业认为自身具有质量竞争优势,64.2%的企业认为自身具有品牌竞争优势,认同率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位。涌现出了如舟山水产、开化龙顶、塔牌绍兴酒、青莲食品等品牌含金量高、消费者认知感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加工著名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五芳斋、膳博士和桐香猪等完成了产品在中高端市场中的定位。53家企业中有46家企业已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占86.8%,户均投入成本110.8万元,但仍有13.2%的企业未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主要是投入成本较大、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造成的。

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和农户。在53家被调查企业中,有联结基地或农户的共49家。49家企业2017年户均年末联结基地16个、户均联结农户6318户,同比分别增长5.7%和5.3%。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带动和自身用工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如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2000多名职工,三分之一职工来自农村,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村居民就业,并吸引了部分外来劳动力定居而成为新居民。

生产经营之困

土地之困。农产品加工业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强,厂房扩建需要土地,基地的拓展也依赖土地资源,“用地紧”“用地贵”制约企业发展。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反映,用地紧张困扰企业发展,企业在江苏省徐州市拥有一家生产基地,用地成本低于当地,企业打算将生产基地全部搬迁至省外。台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反映,企业今年以3000万元高价买了附近一块13亩的工业用地,亩均价格为230.77万元,用地价格已远远超过一些大城市郊区的地价。另外,因产业兴起,部分村民惜地不租。永嘉县因铁皮石斛效益较好,当地农民惜地不愿出租,造成龙头企业基地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用人之困。一是“人才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普遍位于郊区、乡镇,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留不住人才。懂农业知识并具研发设计、质量管控、电商管理等熟练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非常紧缺。二是“用工贵”。农产品加工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58.5%的调研企业认为在企业经营成本中“人工成本上升较快”,认同率最高。浙江老何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反映,人工成本每年都在提高,2017年香榧青果采摘人工费已涨至300元/天、小工费150元/天。三是“效率低”。食品生产往往离不开手工操作,如五芳斋实业生产粽子,裹粽无法“机器换人”,效率始终无法大幅提升。四是“季节性”。农产品加工季节性明显,一些原材料如杭白菊规模化种植,采摘期容易出现“招工难、用工贵”问题,企业难以承受。

原料之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原料基地的依赖性非常强,龙头企业面临原材料收购供应不足和价格过高双重压力。对回答“农产品原料是否能满足生产需求”时,53家企业中有25家企业表示“不能满足”,占47.2%;23家表示“基本满足”,占43.4%;只有5家企业选择了“满足”,占9.4%。对回答“本地农产品原料收购存在的问题”时,35.8%认为“原料供应不足”,认同率最高;其次为“原料价格过高”,认同率为30.9%。浙江联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主要是为国内大型企业(如娃哈哈、汇源、可口可乐等)提供果汁、果浆等半成品原料,2017年生产需要的原料仅20%来源于本地、15%来源于省内其他地方、65%来源于省外。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反映,目前黄酒生产用的原材料(主要指糯米和小麦)全部从安徽某国有农场采购。

技术之困。受创新成本高、创新成果市场前景不确定、创新风险太大、创新实力和人才不足等因素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乏力。53家企业中,有37家认为产品附加值低是企业发展劣势,认同率达69.8%。老何农产品开发公司反映,当前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加工技术难以提升,企业虽然与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研发机械设备,但开发的设备仍不太理想。浙江是茶叶生产大省,但与国际茶品牌相比,龙头企业由于缺少关键的技术和创新,很难与国际上品牌茶叶争夺国际市场。

税费之困。农产品加工企业享有税收优惠政策,但企业反映税费负担过重。53家企业中,有28家认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认同率达52.8%;有25家认为“迫切需要解决费用过高问题”,认同率达47.2%。舟山某食品有限公司反映,现在企业每年缴纳40多万元的土地税和房产税,2018年预计缴纳的增值税达200万元,税负压力较大。部分企业反映,产品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流通环节费用过多过杂。浙江某茶业有限公司产品主要通过在大润发、欧尚、乐购等大型连锁超市设专柜的方式销售,一个经销点每年需要支付超市场租费2-3万元,2017年企业场租费用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4.5%。

多措并举促发展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对企业在融资、税收、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规范发放各种龙头名号、名牌产品等名头的补贴,重点要加大对具体项目的补贴力度,包括技术改造、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要净化市场环境,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强化身份识别、创建知名品牌。通过政府协助建立商会、合作社,加强行业自律,坚决打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的不法企业和业主。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在重视搭建“用工”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外来员工公共服务政策,解决外来员工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帮助企业“留住人”。

加快推进龙头企业核心技术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引导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机器设备升级,提升加工工艺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开展加工行业人才培训,加快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技能人才。推动“产学研”联结,构建技术创新平台,解决共性技术。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如针对柑桔深加工产品转向囊胞、果胶、柠檬苦素医药产品上,将柑桔加工业从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型,从传统农业向生物医药产品转型,做成具有特色的生物科技产业。

加快完善“公司+基地+农户”联结机制。“公司+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让农户和公司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双方在劳力、基地、资金、技术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引导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企业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等多种服务;探索更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可以尝试租赁、托管、二次返利和股份合作、多方合作等方式,帮助农户提高抗避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户有效地适应市场,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我的基地我的连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