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级学段的学习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其中语文阅读和写作又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更可以积累和提升学生长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针对怎样把记叙文的结构在阅读和写作中结合起来举例谈谈。
一、读好的开头学写开头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例如《背影》一文的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还有《我的老师》这样的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这些开头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我就在写作中引导同学们运用,开门见山、揭示主题。这开头在于直接点出写作对象,告知读者情感态度。有的同学在写作中就写出了这样的开头:“‘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支持着我,让我对学习充满激情,对自己充满信心。”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写自己的学习和斗志的记叙文。
通过阅读文本,同学们在写作中进行仿照,这也是以读促写的一种途径。例如,一位同学写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是的,我最尊重的人就是一位心灵比天空还宽阔的人。”在作文开头引用名句,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还可以引用诗句或歌词,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二、学会恰当收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彰显志法”,也可以说是“画龙点睛”。金海燕
有的是启迪人心的结尾,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还有的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三、安排好段落和层次
所谓完整性,是说一个意思一定要在一个段落中讲清楚、讲完全,而不能把一个意思拆开放在几个段落中。层次,又称为结构段或部分,是由段落组合而成的较大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同学们习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事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层次就不清;有时段落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分成几段,又太散乱。这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实时指导。例如邹韬奋《我的母亲》,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元宵节母亲背“我”赏灯,母亲读小说热泪涌流,“我”受罚母亲落泪,母亲熬夜为“我”做鞋这四件事,齐头并进,清楚明了,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划出层次了。
四、合理剪裁,详略得当,适时过渡
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详尽些;略写则相反。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反之则主次不明,使读者无法把握中心。《社戏》《端午日》《我的老师》《往事依依》《我们家的男子汉》等都是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佳作。
所谓过渡,就是把文章中意思不同而处于相邻位置的段落或层次粘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一般地说,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需要转换内容时,往往要使用过渡成分。例如《白杨礼赞》中的过渡句,转承自然“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每一处都很好地解释了作者要赞美的对象引起下段抒发的感情。
教材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读写结合,同学们能很好地学以致用,涌现了诸多佳作。
学子·上半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