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丹红
一个人的幼年是在家庭和幼儿园度过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十分重要。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犹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当孩子入了园,家长要和老师全力配合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向着有益于身心健康方向发展。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从实现教育目的和提高教育效益出发
目前,幼教实践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面向全体幼儿教育任务落实到美国幼儿身上。教师制定的教学期、周、人、日计划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精簡实用。首先《教育纲要》规定的幼儿时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要教授充分,让幼儿学得扎实,保证学会。例如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劳动习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要鼓励幼儿善于表达自己,让幼儿通过动作和身体的活动来表达思想与感受。例如,通过画画,做手工的活动,使每个幼儿能画、能做、能操作,加强幼儿手指的小肌内发展;通过唱歌表演,听音乐做运作,让幼儿领会不同的声音、音调、音色、节拍等表意,创造声音形象。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在入学前加强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模仿中学会的,但不能满足于幼儿机械地众多的成人的语言,而要在幼儿模范的基础上,鼓励是发幼儿独立创造性。
二、教具的制作和运用要为教育目的服务
教具是教师教孩子学习的工具,在幼儿园中许多教具往往体现为玩具。玩具是孩子玩的工具,是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工具,运用教玩具是实行直观感知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吸收到儿童兴趣,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活动身体各个部分,使各个方面得到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玩具在色彩、形象、质料等方面应符合一定的要求。除此以外,首要的是可以让孩子自由摆弄,用它来开展活动。如:一把豆子、一根绳子、几块石子等,都可以用来作教具,在教学时,根据数学的具体需要来确定教学手段。需要幼儿动手摆弄的,就要提供适合操作的教具;需求幼儿借助形象进行思考的,就要提供适应的视听教具。
三、教育教学方法从“灌输”转变为启发指导
除了示范讲解,专门训练以外,要注重结合日常生活的学习练习,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则要组织幼儿参加互相交往的实际活动,例如:共同游戏、劳动、散步、参观等,通过这种集体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能力,要保证每个孩子学会怎样学习,就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为此在上课和游戏活动中,要多采用个别练习和分组活动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适宜教师因材施教。分组活动牵涉到教室面积(活动场地)和教师配备的条件问题,如果上、下、午有两位老师,只有一定户外活动场地,则可由两位老师各指导一组的活动,如果只有一位老师,可把上课和自由游戏搭配起来,老师重点指导一组,其余幼儿独立玩桌面游戏或户外游戏,让幼儿自己练习,互教互学。
四、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矛盾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矛盾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计划提出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现有水平、兴趣及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性质,影响、支配和决定着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矛盾,例如教师与教材、教法的矛盾,学生与教材、学法的矛盾。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律,矛盾双方是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关系,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以我园日常教学活动为例,在主题或全班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教师的教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主导者的身份;在分组活动时,教师是支持者的身份。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小组学习活动的预先安排方面,而儿童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自由入组及支配时间方面;在个人自由活动时,儿童的学完全占了主导地位,教师是参与者的身份,和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活动。
提高教育效益,做到教育方面向全体儿童,使教育任务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是改革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对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要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要亲身实践,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这样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水平,才能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最终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