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殿杰
摘 要:音乐作为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目标,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变得更加必要。本文从一线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实际感受出发,分析中学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并提出了新时代实现中学音乐教育价值的路径。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素质教育;课改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11B-0088-02
对于学校的美育,音乐课是其主要的教育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为了促进学生实现新时代的全面发展,中学更需要对现有的音乐教育进行探索,以找到更为合理的实现路径。
一、音乐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中学阶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健全学生的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使其学会以良好的心境对待自己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学生的道德、智能和情感品质的形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左右半脑的均衡发展,生理学家早已从人类大脑的构成、分工和培养等方面作了明确阐述,发展和培养负责“形象思维”的右半球的最佳方式是音乐教育。在努力试图表达作品意境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都会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
(二)音乐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功能独特
音乐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自信、自我控制、专注力等,具有智力因素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激发各种兴趣爱好,从而使学生产生参加各种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音乐艺术活动是一种基于形象思维的思维活动。譬如,音乐艺术可以促进人们的联想和幻想能力的发挥、发展,而联想、幻想能力正是科学创造和发明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音乐教育,对于教育对象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四)音乐教育有利于协助治疗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科学研究表明,音乐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治疗有十分积极的功效。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音乐教师要通过音乐更多地关心、帮助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协助治疗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笔者身为多年从事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发现了如下问题与不足:
(一)音乐教材内容丰富,但难得学生认同
目前中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系统,容量较大,不仅吸收了国内的优秀音乐、曲艺作品,同时也将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编入教材中,丰富的内容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意义重大。但是,教学实践中这些传统的、优秀的作品却未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学生感兴趣的、表现出较高热衷度的是流行音乐,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歌星,对教材中的优秀作品感情极度冷淡。教师辛勤地备课,课堂上努力引领,但往往换来的是学生的淡漠与排斥。如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生们便不假思索地报出一长串流行性很强的歌曲名目和歌星等难成体系的素材,这些作品不利于系统学习,让教师教学无从下手。
(二)量与质均受挑战,任由发展则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中学的音乐教育在量的安排和质的选择方面面临着双重困境。尽管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使音乐教育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中学的升学率和文化课成绩仍然占主要地位,这就会造成文化课挤压和占用音乐课的时间,学校和教师也都不会在音乐教育上投入太多精力,音乐教育的量难以得到保证。
在质的选择方面,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其选择往往会影响课程质量。为了更好地践行教学大纲中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笔者利用音乐实践赏析课做了一些教學尝试。首先,让同学们自由选择表演和欣赏曲目,于是乎 《盗将行》《狐狸》《去年夏天》《我的世界》《慢慢喜欢你》等等,一些说不清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被同学们选出来,我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并逐一进行播放,限定时间让学生欣赏,或任其自由表演,大胆表现。学生欣赏品味多元,所选作品多姿多彩,但就教育价值而言却只是快餐小点,难以承载更多的教育价值。
小结后我把事前准备好的MTV(刘和刚演唱的《父亲》)放给学生:“父亲”背负柴禾艰难爬山、父子坐在石堆上一起听歌、“父亲”用手指刮食蛋清、“儿子”获金奖时“父亲”与乡亲们的欢呼……一幅幅原汁原味的生活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歌曲推向高潮时,原本沉迷于流行音乐的学生们变得异常安静,他们开始认真地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现实情境,体味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父爱细节。即使下课铃声已响起,同学们依然沉浸在《父亲》的歌声中……这是我想要的音乐影响。
三、中学音乐教育价值实现路径探析
一系列的教学尝试表明,虽然音乐学习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它是学校美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深刻领会新课改理念、深入挖掘教材、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下,如何设计好一堂音乐课,使其既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又能发挥音乐课程的魅力,挖掘音乐课程的教育价值,实现愉悦学生身心的教学目标,是新时代对音乐教师的高层次要求。笔者结合教学体验认为,未来的中学音乐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丰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涵丰富的特点,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观看音乐教学光盘,或下载一些相关视频、音频素材,让学生以欣赏为主,了解音乐创作背景,感知音乐表现情境,达到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向学生推介我国的一些优秀名歌、名曲,借助新的教学方法扩展优秀作品的阵地,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
(二)增加体验式教学手段
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在音乐教学中,视频播放可以促进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的融合,同时体会歌词的艺术性。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将歌曲本身的感情赋予形体之中,充分打造环境氛围,引导学生以恰当的角色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来展示自己,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学习的乐趣,使其感受生命的美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三)融合情感,寓教于乐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要把握教育规律,运用不同的形式传播教育理念,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现在多数中学生成长环境较好,习惯于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无视父母的宽容与迁就,情感上经历简单,总以自我为中心,承压能力不足或韧劲较差。音乐之于中学生是极佳的交流载体,音乐课寓教于乐,更便于中学生接受。因此,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表演,发表感言,培养学生的参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情趣,使音乐课真正成为生动活跃、有声有色的美育课。
(四)实现从“学习音乐”到“用音乐学习”的转变
实现从“学习音乐”到“用音乐学习”的转变也就意味着从“知识中心论”向“学生发展论”的转变。“学习音乐”强调通过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使学生在音乐兴趣、技能、知识以及对音乐要素以及音响的敏感度等方面均有所突破。而“用音乐学习”的关注点则是学生的能力发展,强调的是音乐鉴赏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通过音乐载体的学习感知到音乐背后的价值是音乐教育追求的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该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对中学生而言,音乐课的价值不仅是听与唱这样的形式,還有这些形式背后带给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以及帮助学生建立的正确观念。
总之,音乐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改动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挖掘音乐教育的价值,有效驾驭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情趣引领到音乐教育的主旨上来,学生必将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快乐的体验,感悟到心灵的纯真,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形成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姬虹.音乐教育在当前高中教育中的作用及导向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2]汪青.浅析当代高中音乐教育的时代创新与文化传承[J].北方音乐,2017,(10).
[3]成运华. “生命化教育”与高中音乐教育取向的融合[J].音乐教育,2017,(9).
[4]田威.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音乐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