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心城市电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基于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实践探索的思考

2018-01-30 19:05黄同华孙治国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青岛

黄同华,孙治国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广播电视大学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铸就了光辉的历程。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大学是电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44所省级电大中①,17所是中心城市电大。中心城市电大已经深度融入到当地的社会发展之中,并不断转变办学观念,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大力挖掘办学潜能,坚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远程开放教育,为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培养大批实用型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

二、青岛电大的发展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的龙头,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青岛市首次跨入全国十强城市、副省级城市四强行列;2006年,市辖郊区五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截至2017年,青岛共有七区三市和蓝色硅谷、高新区、前湾保税区等功能区。“十二五”以来,青岛市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随着2018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胜利召开,极大提升了青岛的国际形象和城市知名度,青岛已正式迈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青岛市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创新引领,不断吸引外来人口和各类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制造业、海洋经济、港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金融业都在蓬勃发展,人口迅速增长,流动人口多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进而产生了继续学习以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需求。

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城市定位,秉承“办市民身边的大学”的理念,“贴近”政府,服务社会,为城市中求发展、有学习需求的成员,提供方式灵活、模式多样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传统围墙高校的新探索发展之路。

青岛电大创立于1979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从隶属于山东省电大的工作站,开展成人学历补偿教育、“注册视听生”和普通专科生教育,到积极投身远程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并聚焦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再到由于国家开放大学转型成立引发的转型升级探索,青岛电大一路走来,不断求索。目前,学校成为青岛市唯一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高校,致力于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并藉此建设学习型社会。青岛电大开拓了一条创新之路,实现了服务城市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树立了品牌,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学校本部现有金水路、大连路和泰山路三个校区,同时下设崂山、城阳、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直属等10余所分校、教学点,并依托海信集团、海尔集团、南车集团、汉和电缆等知名企业,建成了首批7所国家开放大学(青岛)学习中心,形成了覆盖青岛城乡立体化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网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九大进一步作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中心城市电大要在总结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在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进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一三三五”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逐步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三、新形势下中心城市电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在转型升级进程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电大、开大纷纷探索转型的路径和升级的实践,其中省域开大、电大的探索较为集中。张鲤鲤(2016)指出,江苏开放大学的价值定位是“以服务江苏学习型社会和全民学习为基础”;董兆伟等(2016)聚焦了省域开放大学建设中面临的法律政策问题、内涵建设问题和系统建设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大胆创新,“使开放大学发挥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崔新友(2017)在讨论江苏开放大学全力助推江苏省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应“不断满足终身发展需求”、“创建覆盖全社会的教育体系”,以及“搭建‘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育)窗口”;刘文清(2018)结合广东开放大学的实践探索指出,省域开大是“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综合教育实体”;刘龙海(2018)结合山东省“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环节及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即加快“建设新时代山东开放大学”。与此同时,中心城市电大作为“我国电大系统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在全国电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优势和独特的功能定位,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田秀莉,2012),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相关的讨论却为数不多。王洪兵(2014)以广州电大为例,就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出,以开放和高效的体系建设为抓手,城市电大要积极“参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发挥组织功能”;叶正茂和刘华锦(2015)立足成都电大,探索了“中心城市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的途径,明确提出了中心城市电大发展的合理建议”;王文婷和狄勇(2017)以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例,“对‘一体两翼’型中心城市开放大学建设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可见,无论是省域地方电大/开大,抑或省级中心城市电大,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都迫切需要把握时代特征,聚焦使命责任,谋求生存发展,而对于中心城市电大而言更为紧迫。

探索新形势下中心城市电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把城市定位和中心城市电大的功能发挥结合起来,有效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实现功能提升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当前中心城市电大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心城市电大必须明确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新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彰显特色、提升品牌,面向社会各界群体,提供适应在职成人学习者或退休老龄人士的学习机会和方式,充分实现教育的开放性,并在此基础上,扩展教育对人终身全发展的作用,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在凸显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优势背景下,进一步突出网络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技术优势,办好开放教育,开拓创业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等,满足城乡区域,各系统、各行业、各领域、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乃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由此,我们认为,中心城市广播电视大学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就是突破传统思维,打破旧有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有围墙的高等教育构成的传统教育体系,以开放性的思维,服务更广泛的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并最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但这个进程,对于中心城市电大而言,既是战略机遇,又是现实挑战。

四、新形势下中心城市电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然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今天中国社会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以及它所体现出的基础性、大众性、开放性和前沿性,不仅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着有力而持久的支撑,也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地重构与创新,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学习型城市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朗沃斯,苑大勇,2017)。

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的活跃部分,在顺应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发展的进程中首当其冲;同时,中心城市电大也责无旁贷,所聚焦的责任与使命是充分发展城市人口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于是,为中心城市电大带来了新机遇,也揭示了新挑战。

中心城市电大,特别是位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中心城市电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教育格局,尤其是各类在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等趋势,与拥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省域电大,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同时也具有优势互补的客观潜势。因此,中心城市电大的办学基础、发展定位、市场培育目标等,均需要与省域电大区别开来,进而谋求精准的办学职能转化与功能升级,实现电大体系本身新旧动能的转换。

中心城市电大的发展趋势,必须契合城市发展的定位,努力把握城市发展的脉搏,结合各自城市特点与自身发展积累的优势,面向城市行业、企业,面向各阶层学习者,采取灵活、多样、实用的办学模式,通过强化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大发展中找寻、开拓并培育市场,并在办学实践中延伸触角,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探索基于多元需求的多元化学习模式,适应城市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撬动传统教育格局,引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五、中心城市电大参与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路径

中心城市电大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和方式,应遵循政府主导、市场拉动和多方参与的原则。中心城市电大在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采取先介入再融入,以融入实现深度介入的工作思路,进而实现先体制后机制,以机制创新带动体制改革的探索路径。同时,在实际工作层面,先以学历教育发展为支柱、辅以非学历教育发展,以学历教育提升带动培育非学历教育需求,到逐步演化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发展局面。然而,更为迫切的实现方式是先统筹后整合,统筹广义的办学资源,在更广域范围内整合协同发展的规划与策略。

(一)明确政府主导地位

无论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准备起步阶段”,“上海市(1999)、北京市(2001)、大连市(2001)、常州市(2001)和南京市(2002)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拉开了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序幕”,抑或是在“积极探索阶段”,“在率先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引领下,重庆、武汉、杭州、常州、南京、太原、青岛、珠海、昆山等很多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以很大的热情探索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城市创建之路”(叶忠海等,2013),中心城市政府实则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导者。中心城市电大应主动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成为实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组织机构成员和具体实施的主要承担者、促进者、推动者等多重角色。

(二)发挥建设示范作用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中心城市电大应起到建设示范性作用,与社区、企业、行业及各类社会组织多方合作,积极参加基层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并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办学实践思路。努力完成典型性和可复制性办学案例总结梳理,并在体系内推广,扩展体系办学效能,实现基于办学功能提升拓展的办学体系整体转型升级,推动由学习型城市建设为牵引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引入市场合作机制

电大开发教育与培训项目,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终身教育需求,与社会各界建立一个多方参与、广泛合作、共建共赢的社会化教育网络。要适应广泛的市场合作,推动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便成为了中心城市电大一种必然的发展策略选择。

(四)整合广义教育资源

“电大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劣势,主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习资源的开发能力有限,以及高端教育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较弱。”(马永良,戴雯等,2015)中心城市电大应不断整合各种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建立以融电大教学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为一体的、开放式、广覆盖的教育资源库,发挥国家数字化地方学习中心的实际作用,加速面向全体市民和新市民的公共资源学习平台建设,增强用户友好度建设。坚持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思路,使教育资源覆盖更多的学习者,适应城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需要。同时整合更广义资源的支持,特别是政策、资金、技术等,助力学习型城市的扎实发展和实践性突破。

(五)拓展多元发展模式

中心城市电大需要按照多元发展的思路,形成科学发展模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多元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办学类项目多元化,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农村实用人才教育、老年教育等;二是办学层次和触角多元化延伸,包括远程开放本(专)科、广播电视大学中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范畴的职业培训、创业教育等;三是办学支持体系多元化,包括政府支持、行业支持、社会支持等。

六、青岛电大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探索

随着电大系统向开放大学系统的转型升级,青岛电大在促进自身转型升级,特别是顺应新型开放大学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服务岛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将自身塑造成为青岛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构建学习型城市的依托力量。

(一)办出开放教育特色

青岛电大开放教育共设有本科和专科共58个专业,业已形成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目前,在校生已达3万余人,近年来招生数量稳中有升。2012年,随着国家开放大学转型升级,正式揭牌成立,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成为首批成立的国家开放大学分部之一。着眼于“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各级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方子春,2018),青岛电大开放教育学习中心分布于青岛各大行业和知名企业。201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海洋学院依托我校正式成立,在进一步彰显青岛海洋教育特色的同时,在国开办学体系中也独树一帜。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山东是海洋大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海洋类人才,是山东电大和青岛电大共同奋斗的目标。青岛电大参与构建学习型城市、山东经略海洋战略的现实路径,实则是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与山东电大深度合作,发挥青岛中心城市临海优势及区域辐射优势,履行新时代中心城市电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青岛电大进一步凸显了中心城市电大的办学特色,即与所在城市的城市特色相互匹配和深度融合。

(二)打造城市创客摇篮

2015年4月,青岛市编委正式批复学校加挂青岛创业大学,揭开了青岛广播电视大学与青岛创业大学一体化办学的序幕。因应新的办学发展需要,学校自主建设了网上创业大学——“头客网”。并于当年,网站投入运行,实现了线上创业教育的功能;同时,加紧探索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而,搭建了辐射辖区各县市、面向驻青高校大学生,涵盖譬如军转干部等特定群体的全方位的创业教育体系。2016年,市政府下发文件,明确由我校承担青岛市创业教育培训工作。

学校不断探索具有青岛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行“大众普惠+创业精英”的办学理念,搭建“选—育—助—推”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1+X”(即1门通识课加自主选修课)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中小学生、大学生、大众创业、精英创业等各类人群开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学校服务创业、助力创客,不断推动创新意识培育。目前,累计培训大学生5万余人,为青岛市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三)着力推进社区教育

2016年,学校被青岛市正式赋予青岛社区大学的教育功能,全力开展全市的社区教育工作,学校坚持“教育即生活”的办学宗旨,坚持寓教于乐、服务社区居民的办学方向,为满足青岛市民的闲暇教育需求或者休闲教育需求提供多样化保障。社区大学以大连路校区为主阵地,在全市范围内初步构建了由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学习中心构成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根据居民的学习需求,目前开展了茶艺培训、阳台种植、创意工坊、模拟驾驶、育婴师、烘焙烹饪等多种教育项目及体验活动。学校着力打造立足岛城,辐射半岛的“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区教育新名片。

此外,学校现已建成集学习、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青岛市全民学习网”,为全市社区居民提供有益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全民学习网将发挥现代化网络的优势,成为又一个推动青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四)加强学分银行建设

2012年6月,教育部正式委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学分银行试点项目。2013年8月,学校成为首批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学校致力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成具备学分认证、存取、转换等功能为一体的学分银行系统,着手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

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认证和积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相应证书。学分银行灵活借鉴货币银行储蓄及货币兑换等功能及特点,鼓励市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累积学分,并通过学分认证转换,使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衔接贯通,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另辟蹊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全面推进青岛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平台。

(五)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多年来,学校在促进新型大学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青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承办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育项目。譬如具体承担的“青岛市干部网络学院”,有力推动了青岛市公务员体系的在线学习,同时也助力于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受到广泛好评。此外,连续多年开展的教师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层妇女干部培训、军转干部创业培训等已达到年均四万多人次的规模。

七、结语

作为中心城市电大,青岛广播电视大学(青岛创业大学)将依托大连路老校区开展开放教育和社区教育,打造青岛市开放教育直属学习中心和“社区教育旗舰店”;依托金水路新校区,扎实推进创业教育,打造城市创客的摇篮;依托泰山路校区,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在三个校区三足鼎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辐射县市的开放教育系统、社区教育系统、创业教育系统,编织岛城的立体学习网络;并凭借延展到主要行业和知名企业的学习中心,多维度延伸学校的办学体系。通过针对不同学习群体的专项教育、培训类项目,实现对社会各层次学习群体的有效覆盖,发挥学校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职能和市民终身教育功能,将学校融入到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使自身的转型与城市发展脉络深度融合为一体,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契机和局面。

注释:

① 随着西藏电大的成立,现省级电大已增加到45所。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习型青岛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