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嫚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江苏南京 211100)
今天,我们正快节奏地步入“读图”时代。阅读研究表明:相比于没有图片的文章,有图片的文章的阅读量要高出94%,而人类大脑识别一张图像仅需13毫秒,因此,视觉内容能在短时间内对人的认知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在认知新事物时,视觉传达可以说是“一图胜千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读图”能力的高低,将自然而然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社会的文明风貌和人的精神状态。学生的“读图”意识,是在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发展的。当今的美术课堂教学,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掌握“看”的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活动不再是知识结论的教学,而是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这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各种使学生拥有“参与感”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敢于形成自己的观点[1]。而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一种开放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环境下才能获得。
人类的想象力并非凭空而来,需要通过直接的视觉体验得以积累而发展。视觉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美术多样的视觉呈现能为学生提供丰富视觉体验的机会,在视觉上引起愉悦感。画面中独具匠心的一些细节,更是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
例如,在《广告与招贴画》一课的教学中,在提供范画时我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题材予以示范,如图1、图2所示,并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将卷笔刀中的铅笔置换为一棵小树苗?”“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汤山的地方资源,把“泉”字的第一笔用水滴的形象来表现。“泉”字的上半部分用灰色画,孩子们能敏感地联系到水质正在被污染。下面的涟漪为什么是红色的?学生有的关注色彩的表现,认为冷暖色搭配比较醒目、美观。还有学生说,因为我们这里的水资源特色是温泉,这样会更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进行自由延伸,在图文并茂的精妙中品味视觉艺术之美,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
图1
图2
范例赏析时,教师需要借助丰富的画面,把学生置于一个个互动的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进而吸收、转化知识。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新学习,才能使学习过程变得更为轻松、高效。
在“读图”中发现和建立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采取一种动态、开放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延伸向课外、校外,使教学与社会生活及实践紧密相连;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意识和能力[2]。教师从示范如何“读图”,如对画面点、线、面与色彩的构成上升到对体积、明暗、肌理及各种物质材料的应用,探究其中运用的具体方法和原理,体验创作者所表达的观念与情感,再适时启发学生归纳方法,让知识点自然融入课堂学习,引导学生从画面直观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深入画面所蕴含的意义,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到底怎样才算会“读图”,学生一般对此认识模糊。这里所说的“读”,不是简单地看,而是通过“读”这一途径,从图片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师通过观察、谈话、分析等方法,了解学生思维习惯,就可以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兴趣发展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师抓住关键,因势利导,探求外延的教学规律,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前提下提出明确的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地观察,耗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在《广告与招贴画》一课中,教师可以尝试用层进提问的方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在竞猜创作意图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分析,在质疑、讨论中深入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发现平时表现调皮的学生,他们思维跳跃,时常能够“跳”出大众的惯性思维“语出惊人”,这是大多数中规中矩的“乖学生”难以企及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积极的眼光和态度,重新审视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和行为,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并以此为新的契机,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心理倾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慢慢地感受到“读图”的魅力,感受到“会读”带给自己的乐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对新知识和与已有知识相关联的教学内容进行串联,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力,从而释疑解难,形成长久记忆,调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3]。
在《广告与招贴画》中,笔者在教学中联系了南京的一些热点事件,选择了图3相关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体会艺术家是如何进行构思设计的:常见的奥运五环,此刻变成了什么图案?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有的汇报说是花朵的造型,有的学生举起胸前悬挂的公交卡说:“感觉应该是梅花。”并能联想起二年级“花儿朵朵”一课中学习的南京的市花就是梅花,一下子明白了这张是南京青奥会的宣传海报,纷纷称赞作者的构思十分巧妙。
在欣赏拓展环节,笔者根据范例(图4)组织学生体会作者的设计灵感:为了表达什么而设计?运用“猜猜看”的闯关游戏,快速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直观感受先是惊叹,而后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这是告诉人们不要这么暴力!”这个角度的“解读”,是教师教学预设中很难想到的,因为教参中已标注这是道具广告,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能把胡萝卜和砧板一同切成一截一截的,说明刀的质量很好、很锋利。艺术作品从来没有唯一的答案,这时教师要紧接着追问:从哪儿感觉出来太暴力了?再顺理成章引出作品中采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增强其艺术感染力,便于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图3
在图5的赏析中,学生会产生两种不同视角的解读:一种是根据画面的暖色调,感觉是宣传这种空调的制暖效果非常好;另一种是从画面中的动物都是生活在非洲热带地区的,但此刻看起来很舒服的样子,判断他们正在度过一个清凉的夏日……对这两种观点,教师都要予以倾听,达到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克服师生互怕、互烦的心理障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图4
图5
“读图”的过程,是通过感性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而具体的印象,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提炼,上升到理性认知阶段,提高“读图”水平,从而促进智力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深远。我们要努力成为“荡水、击石”的高手,营造充分展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不仅获得一种知识,还能拥有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由追寻的快乐。
[1] 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荣华.美术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