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德
目前,恐惧症成为现代社会多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主要指患者因外界因素刺激而发生恐惧、紧张等情况,临床主要表现为脸红、心悸及无力等[1]。如今,恐惧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该疾病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能力,降低了其生活质量[2]。如今,药物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线方案,但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仍未达到人们的预期[3]。本研究选择78例恐惧症患者,观察帕罗西汀配合脑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 8月收治的78例恐惧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25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2.9±1.3)岁;病程10个月~5年,平均病程(2.1±0.4)年。对照组男15例,女24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0±1.4)岁;病程10个月~5年,平均病程(2.2±0.3)年。纳入标准:(1)至少小学文化水平者;(2)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者[4];(3)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伴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其它原发性精神病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生产单位:浙江华海药业;规格:20 mg/片;批准文号:H20031106)治疗,首发剂量为每次20 mg,1次/d,且根据情况每周提高10 mg,但应注意单日最高剂量小于50 mg。(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生产单位:成都思必瑞特科技;型号:0001-2006 SPIRIT)治疗。采用仪器收集患者心率及血压等生理指标,然后以视听觉手段传递信息,进而改善其不良心理反应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训练时,嘱咐患者保持放松,并选择舒适体位。当患者使发出信号变小时,临床医师应适时鼓励,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两组均治疗2个月。
(1)心理状态评分:① SA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共有20个项目,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焦虑程度越重;②SDS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共有20个项目,分数越高提示患者抑郁程度越重。(2)睡眠质量评分:利用PSQI量表进行评估,总分21 分,分数越低提示睡眠质量越好;(3)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4.5±2.3)分、(38.6±2.5)分;对照组分别为(56.8±2.7)分、(57.1±3.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5.91±0.8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1.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发生3例腹泻、1例腹胀、2例恶心,发生率15.38%;观察组发生1例腹泻、1例恶心,发生率5.1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发生变化,恐惧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心理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5]。该疾病主要指患者对外界影响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临床主要表现为脸红、出汗、低血压以及恶心等症状,因此患者容易出现回避反应[6]。即使患者明知上述反应不合理,但仍然难以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控制,极大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所以选择何种方式治疗恐惧症成为近年来学者关注的重点[7]。
大部分学者认为恐惧症主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亢奋、5-HT功能变弱以及多巴胺神经递质降低等方面具有紧密的关系,所以临床中较多选择5-HT再摄取拮抗剂等实施治疗[8]。其中帕罗西汀是其代表药物,它可特异性地抑制机体5-HT受体,从而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9],且服用方便,副作用较少,因此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10],然而该药物单纯治疗的效果并未达到人们的预期[11]。近几年,脑生物反馈疗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主要指将机体身心方面给予科学整合,利用仪器与外界影响而使患者有意识地调节心理、生理活动。训练时,仪器可将脑电生物模式迅速反馈给患者,进而使其异常脑功能发生改变,最终达到缓解脑功能失调的作用[12]。生物反馈属于新型物理疗法,如今,国内外已经将该类疗法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物质依赖以及癫痫等多种精神障碍疾病,并取得的较为理想的效果。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总之,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恐惧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