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道教哲学思想探析

2018-01-29 10:41孙源鸿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金丹成仙哲学思想

孙源鸿

《西游记》可以说是儒、释、道三教融合背景下的产物,但其主题到底侧重于哪一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讲道说”在明清学术史上颇为盛行,尤其至清代刘一明的《西游原旨》达到顶峰。但后经鲁迅、胡适等人的评判,此说便很少被人提及。如今,又有部分学者重提此说。此外,从《西游记》文本的具体内容来看,确实有着较为浓厚的道教气息。由此可见,无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属于哪一派,其与道教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任谁也无法否认的。许多学者从思想、文化等角度挖掘《西游记》与道教的关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鲜有学者探讨《西游记》中的道教哲学思想。道教的哲学思想不同于道教思想,更不同于道教的文化,三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简言之,道教的思想包含了道教的哲学思想,道教的文化又包含了道教的思想,三者是从属关系。许多学者的文章题目虽为探讨《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但实际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探讨道教文化的其他方面,很少涉及思想层面,尤其是哲学思想。因此,如今关于《西游记》中道教思想的研究还很缺乏。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道教哲学思想的几个方面来考察《西游记》与道教的关系,以期推动学界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一、修道成仙的神仙观

道教哲学是道教中人在生存与活动中对人生、宇宙等不断地进行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一种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追求得道成仙为最终目标的宗教哲学。因此,讨论道教的哲学思想,必然离不开修道成仙的神仙观。在《西游记》中,到处充满着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长生不老。道教自东汉张道陵创立之初,便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时时发出对生命局限的感叹。如东汉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卷七十二》云:“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1]692《太平经》的作者认为生命短暂,一旦逝去,便无法重来,若想要摆脱死亡,就必须修行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道教哲学思想的奠基人葛洪将长生不老的思想表现得更为明确,其在《抱朴子·内篇·勤求》中云:“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2]252在《抱朴子·内篇·黄白》中又云:“长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2]288所以,长生不老的这种生命意识贯穿于道教哲学思想发展的始终。《西游记》中体现这一思想最明显的就是“唐僧肉”。唐僧是如来的第二弟子金蝉子的转世,据说吃了他的肉便可长生不老。因此,几乎所有的妖怪都想吃唐僧肉,进而导致了取经路途艰险重重。《西游记》中还有一处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这一观念,即孙悟空拜菩提老祖学艺时的对话:菩提老祖向悟空道明了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等各门法术,而悟空只问一句:“似这般可得长生么?”一听老祖说“不能”,悟空便回答道:“不学,不学。”[3]15在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中,悟空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显露无疑,这亦反映了道教的终极目标便是这长生不老,修道成仙。再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园,《西游记》第五回:“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3]51土地的回答,无不体现了道教中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此外,孙悟空大闹地府、丘比国国君吃小儿肝、唐僧师徒未能满足通天河里老鼋长寿的愿望等事件亦是摆脱死亡,追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一个侧面体现,兹不详述。

(2)金丹养生。这是道教神仙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所谓的“金丹养生”,就是指通过外炼与内炼而成的长生之药来实现飞升成仙的终极目标。这种思想源自于道家的“与道合真”与仙家的“长生久视”。道教中人认为服用神奇灵异的东西可以修道成仙。最初服食以草木药为主,但这些草木药容易腐朽溃烂,不易保存,又何谈长生飞仙,故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食金丹颇为流行。《西游记》中除了蟠桃、人参果等少数仙果之外,基本都是倡服金丹。如《西游记》第五回:“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遇,但见丹灶之傍,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3]54太上老君是道教认为的三清之一,地位无比尊贵,寓意着金丹大道。此段显然在描述道教中的金丹养生思想,将金丹作为“仙家至宝”。唐僧师徒路过乌鸡国,正是用这样的金丹让已经死去三年之久的国王起死回生,可见金丹的神效。再如《西游记》第十九回猪八戒介绍自己时云:“自小生来心性拙,……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3]226-227这一段描写的其实是道教中内丹修炼的法门,而通过内丹的修炼,结尾说得很明确,在功德圆满之后,便能够羽化成仙。除此之外,据学者统计,与金丹养生思想相关联的名词有心性、元神、心猿、意马、木母、真性、婴儿、金木、金丹、水火、黄婆姹女、神狂、道昧、二心、一体、心主、药物、七情、归性、体真、真如等[4],金丹术语在书中随手可掇,足见《西游记》受道教金丹的思想影响之深。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早在《易经》中便有所体现,而最先对其进行阐释的当属老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64《庄子·山木》:“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6]601老庄所谓的“天”便是“自然”。按照道家的阐释,天、人本是一体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至汉代,董仲舒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春秋繁露·阴阳义》云:“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7]341董仲舒从儒家的角度出发,将“天”赋予了与人相类的品性,认为“天”与人一样,具有喜怒哀乐之情,若人犯了罪,触犯了上天,便会受到惩罚,所以人要按照天道行事。可见,道家与儒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并不相同。而道教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主要是继承了道家的思想,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和谐”的追求。众所周知,《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其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换言之,《西游记》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西游记》约成书于明代中叶,而在此时期,社会并不太平,相继发生了“夺门之变”“石曹之乱”等事件,社会动荡不堪,因此作者在《西游记》中处处追求和谐,企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数端:

(1)从整个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唐僧师徒四人,在艰辛的取经路途中,能够互相敬爱,互相照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正是因为师徒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中。实际上,作者塑造的师徒四人,其目的就是构建一个没有利益争斗,充满关爱的小团体。从这个视角来看,作者追求“和谐”的思想便表现得十分明显了。

(2)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唐僧师徒四人,不分彼此,相互插科打诨。悟空与唐僧虽曾有过嫌隙,但最后仍重归于好,俩人更是情同父子;悟空与八戒,更是亲密,悟空常叫八戒呆子,八戒亦常叫悟空猴哥、猴头、大师兄、臭猴子、弼马瘟、泼猴等昵称;沙僧更是秉着一颗忠厚的心,与其他三人和谐共处。在这个小团体中,没有任何勾心斗角,亦没有任何利益争斗,不正是追求和谐社会的一种渴望吗?

(3)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看,唐僧是人,沙僧的属性暂且不论,但悟空与八戒显然是兽,而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纠正了世俗人狭隘的观念,标榜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理念。除此之外,从唐僧不忍踩死一只蚂蚁、不惜一切代价修复悟空打坏的人参果树、想方设法灭掉火焰山以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等众多事件,可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始终贯穿于《西游记》的各个故事情节当中。

三、去恶扬善的伦理观

道教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实际上便决定了其去恶扬善的伦理观。道教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天”为宇宙自然,而“人”不只是指个体,而是指全体的人类社会组织。“人”本就是由大道衍生出来,成为宇宙自然的一部分,故“人”的行为与宇宙自然必然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此,道教认为“人”的伦理道德应该遵循大道而运行。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即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来修行。凡是符合这一思想的便是“善”,不符合的即是“恶”。因此,道教主张的修行过程,其本质就是一个“去恶扬善”的过程[8]14。事实上,这个“去恶扬善”的过程,首先要从“人道”开始,即先从学做人开始,然后不断积累功德,从而功德圆满,飞升成仙。正如明末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所言:“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8]14既然从“人道”开始修行,那么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便应具有一定的伦理规范,而这个规范必须符合“天道”。在《西游记》中这种“去恶扬善”的伦理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章节中:

(1)《西游记》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3]1在这里,作者将善作为“发明万物”的基本动力,而悟空从最开始的顽劣不堪,到最后的修成斗战圣佛这一心路历程,便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

(2)《西游记》第十一回,唐太宗回答判官之语云:“善哉真善哉,作善果无灾!善心常切切,善道大开开。古莫教兴恶念,是必少刁乖。休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3]129太宗认识到行“善”的重要,亦指明自古以来便宣扬“不兴恶”的思想。当太宗离开之时,判官又嘱其普谕世人为善。太宗回到阳间,大兴善事,自此,“盖天下无一人不行善者”[3]133。作者以唐代的盛世作为故事的缩影,体现了“去恶扬善”实为正确的治国大道。

(3)《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郡主因三年前推倒供奉玉皇大帝的素斋,而遭到玉帝的惩罚。悟空等人便上天庭与玉帝理论,玉帝告知,只有披香殿中的米山、面山以及黄金大锁等三事倒断,惩罚才可解除。悟空等人使出浑身法术,仍无法让此三事倒断。四大天师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3]1050于是,悟空回去劝凤仙郡人为善,至此玉帝的惩罚结束,降下甘霖。显然,作者在借这一事件,宣扬“人有善意,天必从之”的善恶报应观。

除以上章回之外,《西游记》中还多处体现了“去恶扬善”的伦理观,兹不详述。清代张书坤在是书结尾点评道:“一部西游,于此层须收煞,止至善方不落空。”又云:“当日共赴西天,是为善之始,此日共入长安,是至善始终。”[9]此语可谓看到了《西游记》的精髓之处。

四、结语

《西游记》于三教融合的大背景下成书,其思想内涵自然是多方面的,其历史价值更是多角度的。通过研究《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亦可看出明清时期道教思想的发展状况。如孙悟空敢于同玉皇大帝,甚至佛祖斗争,这就降低了佛、道二教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感,表明自明代中叶始,道教的活动重点开始由上层转向民间,虽然修道成仙的思想没有变,但已向着世俗化和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西游记》中包含的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尤其是道教思想,更是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金丹成仙哲学思想
海绵“成仙”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苦瓜爬满墙
利用资源组建抗挫救援团
从张三丰《道要秘诀歌》看我国的金丹太极文化(一)
寻仙记
国画 久住山林半成仙
边缘地区异族冲突的复杂结构——围绕1891年“金丹道暴动”的讨论
《聊斋志异》中的“红杏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