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虹*
(淄博莲池妇婴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危产妇也越来越多,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并发肺栓塞,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1]。选取我院月发生的产后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7年12月发生的产后上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38岁,产后8 h~18天发病。其中1例孕36W+1胎膜早破行剖宫产,术后48 h发生下肢肌内静脉血栓;1例足月阴道分娩,顺产后8 h发生左上肢穿刺侧浅静脉血栓;1例剖宫产术后18天发生左下肢股总静脉、股深静脉及腘静脉血栓形成。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3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明确诊断,患者均无血栓形成病史,且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2例浅静脉血栓均采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生素预防感染,抗凝治疗及活血化瘀药治疗;1例深静脉血栓病人转三甲综合医院给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及口服华法钠片等继续治疗三个月。
治疗7~14天,痊愈,随访3个月,无后遗症。
导致血栓形成公认的有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血液呈高凝状态三大因素[2]。本组患者发生上肢浅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①发生时间均在冬季,低温使周围血管收缩,血管腔变窄,血流缓慢。②因经患侧手背静脉注射,血管内膜受损。③某些刺激性药物的使用,如催产素、止血剂、抗菌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④孕妇妊娠后期血液呈高凝状态,特别是孕晚期,由于血小板功能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Ⅲ水平降低,从而使血液凝集功能增强[3]。⑤分娩过程中由于宫缩及过度用力,汗腺分泌增加,大量出汗而失水;胎盘剥离后阴道出血而失血,出现液体不足或脱水使血液浓缩。⑥术中使用止血剂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4]。⑦徐武华等[5]提示即使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下肢静脉血栓仍可发生。由于目前的诊断技术尚有限,一些危险因子可能未被发现。本组3例产后加催产素,加强宫缩防止产后出血。
①肢体组织循环的观察。严密监测患肢端温度、颜色、脉搏变化、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以判断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以前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以判断体征变化,出凝血时间测定,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阴道出血量、色、性状,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注意观察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出血症状。③ 高度警惕肺栓塞征象,如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
①督促产妇产后做踝泵运动及产后康复操,3~5次/d,10~15组/次,每个动作坚持5~10 s。②术后评估肠鸣音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后尽早喝水。③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因用力排便,下蹲时间过长致腹压增高,下肢静脉回流受阻。④保持心情舒畅,良好的心理可调节自主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可引起机体反应性增高,促进血液循环。⑤评估患者,对于输液或体质弱循环不良者要注意保暖,病情许可时将热水袋至于足底,麻醉恢复前防止烫伤。⑥给予气压治疗,促进血液循环。⑥进行肌力评估,鼓励早下床,促进血液循环。
本组病例中有1例静脉输液做过穿刺,8 h感上肢肿胀疼痛,B超示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感染的发生。患肢禁止静脉穿刺,密切观察静脉情况,在选择血管时,选用远端、较粗大的血管。
对高龄孕妇及肥胖的人,产前要积极询问病史,了解高危因素,积极治疗贫血、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做好饮食指导,早下床,促进血液循环。
由于产妇大多处于产褥期内,身体虚弱,患肢肿胀,易导致产妇焦虑、烦躁、情绪波动大,而产妇的心理状态对DVT治疗效果影响很大。辛绍伟等认为,产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因此护理中应注意观察产妇情绪变化,耐心地向产妇解释,使其能够科学地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的信心。
产后鼓励产妇多饮水,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以增加体液,防止脱水,必要时可静脉补液,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流速度[6],按照生理需要量每日2000~2500 mL。低脂饮食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低盐可减轻组织水肿;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可防止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两周后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袜,保护足背及下肢浅静脉。
4.8.1 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产妇有无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等出血[7],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腥呕吐物,有无偏瘫失语等脑血栓症状。
4.8.2 出血的护理:牙龈出血,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可用拇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8]。对于穿刺点出血,与穿刺点上方约1 cm处压迫止血。
综上所述,本组3例患者通过上述护理,均未发生肺栓塞。加强孕期管理,普及预防DVT发生知识,同时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做到早起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有效防止产后下肢DVT发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