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

2018-01-29 05:07郭广军聂国卿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教育资源优质

郭广军 聂国卿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1],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缓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数量不足、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有效缩小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差异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研究如何统筹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用步伐加快,成效显著。一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步伐加快。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教师空间1141个、学生空间504个、家长空间504个;组建专题教育社区200个,培育精品社区54个,约有22万成员,活跃用户数达到337万人,实现与23个省级平台和35个市/县级平台用户互认,注册用户达6860万人。二是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步伐加快。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学科资源覆盖小学、初中、高中808个版本,总数近2600万条。完成小学4年级1个教材版本的英语、音乐和美术学科106学时新课标资源的重新开发和160学时的已有资源整合加工,通过卫星和网络播发到全国农村中小学校。完成新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双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完成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三科”12个品种数字教材基本版的开发。三是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步伐加快。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参与院校1000所、行业企业3094家,建成各类多媒体资源195万余条、总量32.3TB,注册学员158万余人,访问量超过2.5亿人次。四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步伐加快。中国大学MOOC移动终端累计下载安装866万人次,平台在授课程2764门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90门,涉及高校120所,涵盖了本科专业类7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10个。五是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步伐加快。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为3万名专兼职教师和576万名在籍学生开通空间,集聚了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3.3万门、资源总量达60TB[2]。

尽管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放加快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系统化、标准化、公共化、融合化和国际化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师生用户对优质教育资源日增长的需求。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出现了平台林立而信息却不能互通的“信息孤岛”状况[3]。

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体系,提高共享供给的系统化组织、标准化技术、市场化配置水平

1.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的系统化组织体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系统性的工程,要将其置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中心位置,按照注重质量、系统推进、分层实施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区域统筹,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系统化组织水平。二是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管理体制建设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建立将国家、省、市、县、学校等各方力量纳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的决策、规划、管理的体制,形成国家主导、省级统筹、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分层实施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工作机制。三是健全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经费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自身良性发展的投入机制,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协调发展。四是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安全保障制度。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安全保密制度,运行维护保障制度等。

2.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的标准化规范体系

一是健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接运用学习对象元数据等相关国际标准,加强教育资源的技术要求、属性标注、应用模式、体系结构、评价标准等规范建设,形成国家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有效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标准化水平。二是健全教育云标准体系。加强教育云的基础规范、支撑技术规范、应用规范、运营服务规范和安全规范等研究与建设。三是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学习者相关标准、学习资源描述、评价标准、学习服务标准、学习工具互操作标准、教育管理标准、服务质量标准等建设。四是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基础设施、网络环境、资源建设、网络教育等)、应用情况、机构建设、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加强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督导检查,注重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及其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3.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开发的市场化配置体系

一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准入资质、基本条件,规范准入流程,严格审查监督,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提高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适应性、有效性、共享性水平。二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优质多元的市场配置机制,支持和规范互联网企业、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教育服务。三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产权明晰机制。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明晰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明晰所有权方可明确教育资源建设开发的主体,负责教育资源的占有、利用、维护、保护;明晰处置权方可实现对教育资源进行交易、分解和共享;明晰收益权方能对建设开发共享主体产生激励和约束。四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要明确优质教育资源智力劳动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以及这些权利的让渡、交易规则。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资源共享之间的平衡点,既要保护优质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也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传播。

(二)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共享供给的公共化服务、智慧化服务、国际化合作水平

1.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公共化平台体系

一是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云基础设施。健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顶层规划设计,加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云基础设施建设。云平台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通过公开竞争招标,由相关企业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开发云平台上教育资源和服务。二是完善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枢纽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面连通所有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全面连通各市县级和校级教育资源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建成“互连网+教育”大平台,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三是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示范工程。鼓励中小企业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提供资源,探索不同的资源服务模式。开通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下的教学应用覆盖全体师生、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加快实现从教育“专用资源服务”向教育“大资源服务”的转变,普惠广大师生特别是农村和老少边穷贫困地区的师生,有效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公共化水平。

2.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一是以《教育信化2.0行动计划》实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智能化。以大数据、智能化领跑的教育信息化2.0是人类学习的深刻革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计划实施,政府、专业机构、学校和相关企业应担当责任,形成合力,有效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智能化水平。二是加快智慧教育建设步伐。坚持以应用为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智能终端应用全覆盖,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强化院校关键事务全过程、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加快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建设智慧课堂、智慧车间、智慧图书馆。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新体系,推行翻转课堂、行走课堂、慕课教学、虚拟仿真实训、在线学习。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信息化教学竞赛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3.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国际化合作体系

一是健全国内外学校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友好学校、合作学校关系建设,加强国内外学校教育资源互换,推进环球课堂、国际课程和学分互认,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融合。二是健全国内外学校师生互访机制。加强国内外学校教师、学生互访交流,开展中国教师海外授课、访问学习、培训实习。推动中国学生同步插班到国外课堂学习。三是健全国内外教育交流活动机制。定期开展国际冬夏令营、国际学生俱乐部、中国国际营等活动。

(三)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体系,提高共享供给的融合化创新、便利化应用、终身化服务水平

1.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的融合化创新体系

一是加快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的“三个转变”。加快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互联网+教育”大资源平台,消除壁垒,提升智能化、定制化、个性化服务;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融合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教育,完善国家各级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体系;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推进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深化翻转课堂教学范式改革,探索网络合作教研,开展线上互动教学、集体备课和教学论坛等教育教学改革合作研究。二是探索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的“三种新模式”。即探索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三是完善优质教材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组织依托出版社和相关学校,以系统化、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为支撑,融合多种在线教学活动,创新面向学习者中心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互联网+纸质教材)的融合建设、开发与应用。四是完善优质课程资源与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方法深度融合。按照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认识内化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将构建主义等教学理论,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将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在线开放课程、MOOC、微课、视频公开课等有机融合,帮助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探究思考、展示交流,提高学习绩效,增强实践能力,提升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五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教育者要努力把优质教育资源带入教学过程,并高度重视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实时教育资源(包括现实生活生产场景和经济社会科技场所的资源)精选推介给学习者作为重要学习资源,提升教与学的效果。六是加快推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加快完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重点保障农村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推动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加快推动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指导中小学教师有效应用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竞赛交流活动。

2.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的便利化应用体系

一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的人人可以享有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加快“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促进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二是提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产教融合、虚实融合、教学融合、资源融合、评价融合水平和便利化网络教学体系。推进行业企业的产业与高职院校专业等深度产教融合,提升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适应性。推进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精品共享课程、数字规划教材等立体资源融合,以优质资源驱动教与学,强化资源辅教能学功能,激发教与学的活力,扩大共享惠及面。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网络、VR&AR等信息技术与职业工作场景等多维虚实融合,打通线上线下融合渠道,为专业课程技术学习,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等提供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挑战式学习环境。推进启发式、情境式、混合式、翻转式等教与学的融合,支持学习者问题导向式、探究式、合作式、分享式学习和自主化、个性化、社群化学习。推进企业导师、学校教师、同行同学等多元评价融合,支持在线双导师、在线实训指导、在线考核点评等。

3.加快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的终身化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的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依托各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建设云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实训室、数字图书馆等远程学习服务中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供给的终身化服务水平。二是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个性化服务和终身化服务。推进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面向基层、行业、社区、农村,广泛开展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和职业培训,满足学习型社会的个性化终身学习需求,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应用个性化服务和终身化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教育资源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