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辉
摘 要 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暴露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既是现今的高中生运算能力在逐步下降。毋容置疑运算能力是数学的核心素养。在日常的对计算错误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用失误两字来掩饰,甚至到了高考临近之时,老师仍然用粗心一笔带过,而没有真正的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运算能力不足的现状。显然,提升高中生运算能力已经成为现今高中数学教学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 高中;运算能力;现状;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2,A,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5-0167-01
一、我国高中生运算能力现状
运算能力是素质教育下对高中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在现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薄弱学校,運算的滞步常常阻碍了思维的展开。即使逻辑思维最强,对题目的分析最快捷、透彻,因为糟糕的运算能力而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其题目得分注定只能极低。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育中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但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类似于“减负”、“愉快教育”、“N条禁令”等提法又不可避免的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带来了阻碍。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与其说是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演算,不如说是对题目运算方式、程序等经验的积累。对于高中数学来说谋定而后动,但总的来说学生在题目中练习的次数越多,其运算能力就越强,在考试时所出现运算失误的概率就相对越低。另外高考中数学是限时考试,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就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点,还要求学生能够用极短的时间完成对于题目的繁杂运算。那么该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运算能力呢?这也就是本论文将要讲的第二部分。
二、高中生运算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对运算程序的优化,化复杂为简单
正如计算机的运算一样,执行运算的程序越科学越先进运算的速度越快,同样在解题中,算法越简单不仅运算速度快而且出错概率越低。例如下题:
如图:设椭圆中心在原点,
焦点在,轴上,A,B为椭圆长
轴的两个端点,F为椭圆的右焦点,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且
。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M是椭圆上位于上方的一个动点,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点D、E,求DE的最小值。
本题第(1)问较容易,第(2)问若方法不对运算将相当复杂,常规思维是设点,用点M坐标表示直线AM,BM方程,从而表示出点D,E的纵坐标,再利用点M坐标满足方程达到消参求最值目标。但由于满足的是二次关系,消参非常麻烦甚至运算不下去,但若从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入手,先分析直线AM,BM斜率的关系乘积为,通过设直线AM斜率为k,用k表示D,E的纵坐标,求最值将极其简单。可见思路不同运算繁简迥异。
(二)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高中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为了完成学校定下的教学任务和升学指标,丝毫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高中生运算能力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中数学课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提升高中生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上,我们老师可以从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着手。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老师应该注重课本同实际的相互联系,使得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同数学课堂进行联系。比如在学习随机概率事件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设计出联系生活的实例,来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点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可以让同学轮流走上讲台抛掷硬币,计算币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或者是轮流抛掷质地均匀的骰子看出现6的概率有多少。通过实际动手亲身感受来让学生得出抛掷硬币出现正面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但大量实验后又是有规律的,出现正面的概率是二分之一,抛掷骰子出现六的概率是六分之一,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随机概率事件的计算方法的印象。其次在布置随堂作业时,我们应该有所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由简单到困难的富有层次性的练习,使得学生在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由简入难,逐步深入,在这样的逐步思考运算过程中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提升学生对于运算能力的重视
在提升学生运算能力上,我们老师也要避免题海战术,而是帮助学生在题目中找规律。例如在三角函数问题上我们老师可以找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来让学生们练习。如这个三角函数题目:已知,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学生们在计算这题时往往会忽略这个隐含条件,使得sina的范围扩大而出错。因此加强对类似这种题目的练习,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考虑数学问题时思维全面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总结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素质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应该贯彻在整个高中的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