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娜
摘 要: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以核心素养为教育指导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重要性;对策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核心素养”俨然已经成为时代教育的热门词汇。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学也由传统的“教什么”转向为学生“学什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到现代的智慧培养、能力培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由此可见,相比较过去单一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而言,核心素养对现代语文教育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力求通过全方位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构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课堂。本文立足高中语文教学,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即修养,指一个人的道德品格、知识能力、言谈举止等。一般而言,一个高素养的人,必然具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高尚的道德品格、规范的言谈举止。而核心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中最为重要的素养。结合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可以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适应于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理念将“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深化。
和笼统意义上的核心素养理念不同,不同的学科具有自己独有的核心素养。以高中语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技能、文化素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用书面的语言表达,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立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新课程改革三维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将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有利于改变过去单一的“知识”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
(二) 有利于改革创新传统教育模式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改革俨然已经成为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高中語文的教学而言,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语文学习兴趣缺失、自我表达及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等,都是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的语文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基于此,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将会有效地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促使教师强化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这对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对策
(一) 转变教育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教育指导思想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理念,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指导思想,通过积极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充分把握每个模块的培养重点,并在语文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改革过去单一的知识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之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二) 创新教学模式,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就高中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首先,夯实语言基础。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知识都是格外关键的。高中语文教师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理应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为教学的核心要义。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已经格外重视,因此,教师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在强化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听”不是听力,是学生懂得倾听;而“说”,则是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是较为缺失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提升。
其次,培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将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现状,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语文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模式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三,塑造价值观、人生观。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借助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积极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新课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积极改革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代之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从解字开始[J].语文教学通讯,2012(1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