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戴复古研究综述

2018-01-28 19:27吴茂云
台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石屏诗歌

吴茂云

(政协温岭市委员会 文史委,浙江 温岭 317500)

戴复古是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他以身在江湖的独特身份和视角,反映当时社会现象,写出了别具一格的诗词,成为后世处江湖者标榜之旗帜,历代诗词选本一般都少不了他,清人评之为“晚宋之冠”,应是比较恰当的。戴复古一生写诗2000余首,存世的1000余首,有《石屏诗集》六卷,词一卷,文数篇。

戴复古研究本是个冷门,一则是戴复古出身寒微,终身布衣,正史不载,资料难觅。再则是戴复古出生于江南海角小镇,缺乏保存文化的氛围,地方文献较少。三是戴复古等虽创一代诗派——江湖诗派,文学史上不可或缺,但一直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者少,所以对戴复古的研究一直很不充分。由于资料缺乏,研究者要查找资料就有困难,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专门到杭州西湖边上的文澜阁——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去查找,借住了半个月的学生宿舍,抄了一部《石屏诗集》回来研究。

对戴复古的研究,自南宋开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前期从对其诗词进行品味、评点,到对其诗词的整理编选,从而打下了文献学的基础。20世纪以来,学界对戴复古研究,前后显得很不均衡。大体上来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1986年以前为前期阶段。总体上看,前期论文少见,颇为冷清,但由于有一批文献学者的不懈努力,为后30年的繁荣打下了好的基础。1987—2006年为中期阶段,人气渐旺,专题论文约有30篇,2005年当地的戴复古研究会还举办了一次戴复古研究学术研讨会。最近十年(2007—2017)为近期阶段,专题论文有25篇。2007为其诞辰840周年,引起学者关注,这一年竟有7篇论文。

一、前期阶段:1986年以前

在南宋嘉定年间开始,与戴复古同时的人就开始对戴复古的诗词进行品味、评点。这些参与评论的诗人学者,大多数都是与戴复古交游的友人,有楼钥、赵汝谈、巩丰、赵蕃、杨汝明、真德秀、包恢、刘克庄、吴子良、赵以夫、王、倪祖义、赵汝腾、姚镛、李贾、武衍、严粲、严羽、邹登龙、赵希迈、周弼、高斯得、胡仲弓、方岳、宋自逊等,当时是以序跋、诗词酬唱的形式流传下来,他们对戴复古的评论,有的引为知己,有的对其淡泊名利的品格高度赞扬,有的总结其诗歌特点和成就给予肯定。此后历代都有人对其品评,其资料留存在各种诗话之中[1]。

就历史上的戴复古诗词研究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者不多,主要是对其诗词集的编印和选刊。选本可以表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学生态环境,也体现了选诗家的审美理念,其重点在于倡导,不在批评,往往具有其独特的影响力。南宋书商陈起编辑的一部诗歌集《南宋群贤六十家集》,其卷七十八至八十一就收录了戴复古诗歌《石屏续集》四卷[2],《石屏长短句》一卷,这是戴复古部分诗歌的首次出版,现在还能看到其明代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直到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庐州通判马金以其家所得抄本,与石屏十世孙六安学正戴镛家藏板本校对异同,以选家眼光,选出诗900多篇,重加编次,按体裁分卷,定名为《石屏诗集》[3],遂成为定本(通称明弘治本),此后各通行版本就以此为祖本。后百余年的明万历间(1615),潘是仁将《石屏诗集》收入《宋元诗四十二种》中[4],而收诗仅一半,删去了大量应酬诗,应是精选本,只是流传不广。清康熙二年(1663)吴之振编《宋诗抄》[5],收录其诗506首。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廷编《四库全书》[6],收入全部六卷,总纂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其诗品评[7]:“诗笔俊爽,极为当代所推许。”评其词为“音韵天成,不费斧凿”,“豪情壮采,实不减于苏轼”。两百年前的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临海宋世荦刊的《台州丛书甲集·石屏诗集》[8];近100年前的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四部丛刊·石屏诗集》[3],这两种书都据弘治本,是当今还能常见到的古籍。1986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石屏集》[6],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40年《全宋词》收入其词46篇[9],堪称完璧。加上期间种类繁多的宋诗选、宋词选,像宋谢枋得《千家诗》、刘克庄《千家诗选》、南宋中后期成书的《诗家鼎脔》(现学界认为是戴复古所编)、明初的《诗渊》、明曹明《石仓宋诗选》、晚明李《宋艺圃集》、清初张豫章《御定四朝诗》、清末陈衍《宋诗精华录》[10]、1957年程千帆《宋诗选》[11]、1958年钱钟书《宋诗选注》[12]、1986年金性尧《宋诗三百首》等,都有戴复古诗词入选,其中刘克庄《千家诗选》分门别类收录了戴复古诗歌65首,《诗渊》收100多首,《宋诗精华录》选11首,《宋艺圃集》收36首、《御定四朝诗》收89首。从这些诗歌总集选本的选录可以看出,戴复古诗歌在历代诗坛具有较高的地位,陈衍评说戴诗:“石屏诗心思力量,皆非晚宋人所有,以其寿长入晚宋,屈为晚宋之冠。”[10]以上是几种主要版本,各家精校精刊,使古籍善本得以保存和传播,并以序跋、前言、注释形式反映出了当时的研究成果。

1961年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13],论及严羽的“禅悟说”,举戴复古《论诗十绝》,将其归入“以禅喻诗”之列。1963年游国恩等署名的《中国文学史》出版[14],在其《四灵和江湖诗人》一节里,专门论述了他曾从陆游学诗,诗集中有些“抒发爱国情思和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陆游爱国主义的精神”。1984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15],也在《南宋后期文学》一章的《四灵派与江湖派》中专叙一段,介绍其人其诗,评其诗:清健轻快,自成一家,无晚唐之纤陋,不肯滥作应酬诗,其诗歌创作自然高出于四灵和一般江湖诗人之上。1991年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16],将戴复古、刘克庄一起称为江湖诗派之“翘楚”。1998年郭预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17],认为其诗“格调高古雄浑”,“有一种江湖狂者的英拔之气”。

就历史上的戴复古生平研究而言,诗集中没有现成的资料,只散见于其亲友之序跋中。《宋史》中也无传记,而明清的地方志对此作出了贡献。明代太平县从黄岩县分出后,嘉靖十九年(1540)所修的第一部志书《嘉靖太平县志》的《人物志》就将他列入《文苑》中[18],有了300余字的小传。接着清代嘉庆十四年刊行的《嘉庆太平县志·人物志》,列入《隐逸》中,有400字小传。1936年的民国《台州府志·文苑传》有700字的传略[19],这些传记都对其人其作品作了肯定。还有方回《奎律髓》卷二十、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续集卷二、嵇曾筠《浙江通志·文苑》卷一八一、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十三、吴之振《宋诗钞》下[5]、管庭芬《宋诗钞补·石屏诗钞》、郑方坤《全闽诗话》卷五、庄仲方《南宋文苑作者考》下、王梓材《宋元学案补遗》卷二十七、陆心源《宋史翼》卷二十九、唐圭璋《全宋词》卷四中都有他的生平记载[9]。

考察这一时期的单篇论文,20世纪80年代我曾查过《全国报刊资料索引》和《词学研究,1949-1979论文索引》里没有找到论戴之文,甚至跟他沾边的也没有。现在在知网的期刊栏上用“戴复古”检索篇名,1987年前的还是没有。只是用“戴复古”检索关键词,还有19篇,而大都是对严羽和陆游研究中提到,基本没有直接的论述。其中1959年喻朝刚的《陆游的爱国思想》,是至今能检索到的最早提及戴复古的论文,文末最后作为陆游爱国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提到:“陆游南宋后期的作家如戴复古、刘克庄、林景熙等人都直接继承了陆游的爱国主义传统,使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写出了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现实主义作品。”

二、中期阶段:1987-2006年

1987年是戴复古诞辰820年,吴茂云的《戴复古家世考》发表[20],这是戴复古研究中单篇论文零的突破。吴文重在对籍贯、先辈、生卒、妻子、明代传人的考证。同年又有费君清的《对南宋江湖诗人应当重新评价》和张瑞君的《戴复古诗歌的思想内容》发表[21],费文强调了“优秀的江湖诗人已经认识到诗歌的社会作用,因而能自觉地用诗歌来表现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绪,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应当重新评价;张文重在戴诗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三者不约而动地开始对戴复古的研究,从此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1987—2006年,正好20年,这一阶段共有专题论文30多篇,其中有硕士论文6篇。2005年当地的戴复古学会还举办了一次戴复古研究学术研讨会,会上作了座谈交流,并出版《戴复古研究文集》[22],收论文20篇,均为台州本地学者所作。张继定、吴茂云与戴复古有同乡之谊,研究成果较多。张继定先生自1991年到2003年共发表戴学论文14篇,以考证性文章为主,全面论证了戴复古的生平、籍贯、师友、作品、版本等等,形成系列文章。吴茂云也对其家世、人生、著作版本、籍贯有其自己的看法,发表了6篇文章。两人在戴复古生平研究、诗歌整理和版本研究上作出了较大贡献。这一阶段的文献整理和出版也仍然比较兴旺,有关戴复古的图书出版约有10种。

(一)论文

1、关于戴复古及其诗词的考证。吴茂云在《戴复古家世考》之后,又作《石屏人生与诗》着重对其生平作论述,提出戴复古游食江湖,是为了求用于世,在四处碰壁后,才以身许诗,成为布衣诗人。并初步认定三次出游,七十归家,推定卒年为1246年。分析其诗歌有:伤时忧国、讽喻朝政、同情疾苦、歌咏景物、吟唱友情等内容;其创作风格有:意境开阔、风格豪放、少用典、语言多采多姿的特点。1989年常国武发表《石屏诗初探》:戴复古主张诗歌应该陶写心情,经世致用。他的诗伤时忧国,在盛唐和中晚唐中转益多师,平而尚理,工不求异。以写景入情取胜。认为其文学成就超过刘克庄。1991年张继定与当地李圆疆合作《江湖派名家戴复古及其诗歌》[23],论述了戴复古为了实现父亲临终遗言,而走上了布衣诗人的道路,通过广交诗友,游历江湖,刻苦创作,终于成就了诗词大业。其爱国诗、忧民诗、讽世咏怀诗和风景诗以白描手法,形成了其诗词的江湖派特色。1992年张继定又作《“四海九州双脚底 千愁万恨两眉头”——读石屏词》[24],分析概括其词的四个特点:爱国情感激越;个人身世与江湖廊庙之忧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悲剧感;风格豪放轻健率真;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境界。1993年张宏生作《论戴复古诗的创作成就》,认为戴复古不仅在南宋江湖诗人中生活状态最为典型,而且诗歌创作也有着突出的成就。并以忧时主题为例,指出戴氏在这种当时习见的思想感情中所表现的个人特色;然后从多样的风格、生动的理趣等几个方面分析其艺术成就;最后论述戴诗的艺术渊源,并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对前人的师法,戴复古也是有异于同时江湖诗人的。

1993年戴复古墓在其故里附近的丁岙被确认,吴茂云(笔名景岚)对此作了报道:《南宋诗人戴复古之墓在台州被确认》。1993年新发现一块戴复古为其族侄戴丁之妃毛氏所撰的墓志铭,1994年陈福正、蒋永根、池太宁发表《新发现的戴复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证》[25],对戴复古的卒年、戴复古与戴丁的关系、戴氏祖坟的所在地作了考证。指出《嘉靖太平县志》弄错了辈份,戴复古之父戴敏与戴舜钦、舜文是并辈,而非子侄辈。认为戴复古卒年要在1246年农历十一月之后。对此张继定作《对〈新发现的戴复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证〉的几点辨正》[26],和《戴复古生卒年考辨》[27],认为其生是公元1168年,卒年以1248年或1250年较近事实。

2、关于《石屏诗集》版本方面的考证。1993年吴茂云发表《石屏诗词版本述略》[28],基本厘清了石屏诗集和石屏词的版本源流。1994年张继定的《戴复古诗集及其版本考述》[29],对其诗词集中的宋编本作更加深入的考证和细化。张继定又有《戴复古及其作品考辨》[30],认定黄岩老非戴复古,进一步论证戴复古籍贯非天台县,《初夏游张园诗》非戴敏作。1997年张继定在《戴复古佚诗辑录》里[31],从类书《诗渊》、方志、诗集等新辑佚诗44首,功业卓著。但也有7首误辑,以致2008年温岭市戴复古研究会整理编辑的《戴复古全集》[32],据此将白玉蟾《月夜泛舟》、刘克庄《海棠》三首、梅尧臣《古意》、和范成大《次韵谢送茉莉二槛》二首误作戴诗收入。2004年王岚作《〈诗渊〉所收戴复古集外诗》[33],指出了张文中之错误,并从其它书中辑得佚诗两首一句。1997年张继定发表《关于弘治本〈石屏诗集〉及其点校本的几个问题》[34],指出:编目次序不当,文字常识性失误,收诗不全。

3、戴复古籍贯之考证。张、吴各篇文章中均有论及,本已无多少问题,但1998年江西戴氏后人对此提出异议,以宗谱为依据,撰文认为戴复古世居江西修水。当年吴茂云等人赴江西考察,认定江西戴石屏另有其人,是早于戴复古百年之武官,名石屏,号麓公,至清道光年间戴氏生员将两人相混。遂撰《戴复古原籍会在江西吗?》[35],以澄清事实,但江西人却不接受,至今建有“戴复古文化研究会”,作宗亲联谊活动。

4、对戴复古师承与交游方面的考证。有张继定《戴复古师承林宪、徐似道、陆游考》[22]。该文指出:林宪是戴少年时学诗之启蒙老师,徐似道是戴敏诗友,与戴复古关系密切,在诗法方面对戴以进一步的指导。陆游是第三位老师,也是使得戴复古诗歌有突破性进步,成为爱国主义诗人的关键性指导者。对登门拜师的时间,认为是在1190—1196年之间。还有张继定的《石屏诗编选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上)》[36],考证了楼钥、巩丰、真德秀、杨汝明、赵汝谠、赵汝谈、赵汝腾、赵蕃、倪祖义、王、袁甫等人的生平简历与和他们的交往,也可见南宋诗坛的状况和特点。池太宁的《关于戴复古的学习笔记》[22],认为:戴复古师从陆游当在1196年到1202年之间。池太宁还有《为〈石屏集〉编印作序的有关人物》和《戴复古及其族人与南宋第一相杜范的交谊》[22],前文介绍了戴复古与楼钥、赵汝腾、赵汝谠、包恢、王子文的交往,未作深入论证。后文介绍了戴复古、戴木、戴与杜范的交往。2001年龙建春的《戴复古词部分交游材料补证》,是对朱德才《增订注释〈全宋词〉》的补证,将未注出的戴复古词友徐似道、真德秀、吴柔胜、陈垓、赵必、刘、宋自道、李华一一作介绍,并考证其行迹与交游的情景。

戴复古与严羽的交往,有吴茂云的《戴复古与严羽》[22],论证了1234年前后两人的订交,分析了两人诗歌理论既相近,又各树一帜。2001年张继定发表《严羽与戴复古身世行迹诸问题考——对严羽评传的几点商榷性意见》[37],和《严羽戴复古异同论》[38],前文否定了《严羽评传》认定的订交于1221年,提出1232年说,并对戴复古曾为邵武军学教授一说作了否定。后文对两人作了比较,认为两人同为爱国忧民,无意科举,喜饮酒,作诗论诗,游历江湖,怀才不遇,诗歌创作见解相近。而两人又有很多不同:年龄相差25岁,戴诗多而成就高,诗坛闻名,且调和各派。严羽创立系统理论,对江西诗派的批评尖锐而深刻。

5、关于戴复古的诗论。1991年张瑞君和周毅发表《论戴复古诗歌的艺术特征》[39],概括出“言志情、语言质朴自然、构思简洁明快三个艺术特征”,并认为其诗已经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1996年张福勋的《调停·变革·创新》[40],结合当时江湖诗派要求在“江西”和“四灵”两种诗风中变革的时代背景,以及戴复古的创作实践,认为戴诗企图调停“江西诗派”和“四灵”的偏颇,变革“雕搜太过伤于巧”和“朴拙太过近于村”,创新出一种“豪健轻快,自成一家”的风格,对其诗论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慈波的《戴复古与季宋诗风》[41],认为戴诗由四灵窥入,出入晚唐,又时参江西诗法。在创作思想上,提倡抒发忧国伤时的廊庙之思,主张“永嘉、江西互补,并自出机杼”。这种主张扭转了诗坛风习,促进了江湖诗派、江西诗风的合流,继而对后来遗民诗人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学位论文

2006年前有关戴复古的学位论文能检索到6篇:1995年张宏生博士论文《江湖诗派研究》[42],1995年吕滇雯《论戴复古诗歌的平民意识与艺术成就》。吕文是最早研究戴复古的学位论文,只是现在找不到全文了。1996年赵平《戴复古及其诗歌考议》,2003年刘丽玲《戴复古年谱》[43],2004年王相红《戴复古研究》[44],2006年王开春《戴复古研究》[45]。而能全文下载的只有这4篇。

赵平的《戴复古及其诗歌考议》,全文分两个部分,上部将诗人置于一个由家庭和社会共同组成的人文环境中,分别从先辈、晚辈、老师、朋友四个方面,考察一位典型的江湖诗人与诗结下的不解之缘,下部将着眼点落在诗人故里,作者凭借同为台州人的优势,对故居、籍贯、妻子等较有争议的问题,分专题进行辨析。丰富了戴复古社会交往方面的研究课题,为后来者提供了参考。

刘丽玲《戴复古年谱》,以时事、生平、交游、诗文四方面的考述,对其生平事迹和创作成就进行了初步的系统描述。谱中体现的考证功夫已属上乘,但对其父戴敏的卒年判断则从前人而有误;又定戴复古8岁离家百余里从林宪学诗,太早。定24岁师从陆游并游江西,致富翁爱其才,以女妻之,也似乎太早;对交往人物的事迹考证略显偏题,还有一些材料只是罗列出来,未能对其创作做系统阐述则是其不足。

王相红的《戴复古研究》,重点考察了戴复古的交游情况,论述其出游目的,描述了他出游中的心灵,阐述他的文学创作主张,分析了诗词创作特色,探讨了其主张与创作实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其诗词中涉及次数较多者的考述,认定戴复古是个干谒者,出游是为求名求利,他所选择的对象多为贤官,但现实中其心灵经常处于“行藏两无策”的夹缝中。其创作主张与创作实际间也有矛盾处:对晚唐、“陈黄”有所反对,而在创作实践中却多所接受。

王开春的《戴复古研究》,分戴复古的诗歌理论、诗歌文本解读、戴复古年谱三方面进行,并作了较深入的挖掘。戴复古的本体观认为诗歌应该抒发“性情之正”,进而起到有补于世的作用;其创作观是重视功力和顿悟,并追求由锻炼而达到平淡的境界。其诗歌文本具有内容的丰富性,以自然平易、清新清雅、讲究气骨的特色而自成一家。所编年谱较简略,仅有1210—1239年的江湖游历期间,提供了一些新材料和不同的结论,是对刘丽玲所编年谱的讨论和补充。

(三)校注作品

1987年缪钺《宋诗鉴赏辞典》、1989年钱钟书《宋词选注》出版,都有戴复古诗词入选。199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整理重编的《戴复古诗集》出版[46],增补了31首佚诗和几篇序跋、题咏。此后国内出版渐多,有关戴复古的图书约有10种:有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可求、吴茂云选注之《石屏诗词三百首》[28];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全宋诗·戴复古》收诗较全[47];2004年四川大学古籍所出版《宋集珍本丛刊·石屏诗集》,影印了古籍清刻本《石屏诗集》和清钞本《石屏续集》,撰写了《提要》,着重论述了版本流传及其优劣。

三、近期阶段:2007-2017年

2006年何方形发表《戴复古乡关之思的审美意蕴》[48],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戴复古诗学、诗艺方面作深入开拓,写出了系列论文,到2014年,共有11篇文章发表,成为近期阶段研究戴复古的生力军。2007年是戴复古诞辰840周年,这一年学术研究达到高峰,学术论文就有7篇发表,其中有5篇是何方形的作品。吴茂云在这一阶段也有了8篇相关戴复古及其家族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

1、有关戴复古诗词的研究。何方形在《戴复古乡关之思的审美意蕴》认为,诗人几十年亡命江湖,饱尝各种人生况味后,更深深触动乡思,通过对节感怀、睹物思归、寄情山水、直抒胸臆等手段,表达了思乡恋亲、思乡念国之情。诗人以写实手法,构建审美的艺术人生,把这一思乡之情表达得丰富、深刻而又颇具审美意义,多层次地展示内心情愫,并努力使个体的审美经验升华为一种人类共同的审美感受,从而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体验。2007年《戴复古诗歌屈骚精神的美学风范》[49],和《戴复古接受屈骚精神的途径及意义》[50],二文中认为“屈原与屈骚精神是戴复古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历史人物话语,对其无比崇尚,通过对戴复古作品的全面解读,可知诗人在诸多方面与屈子千古同调:其诗能将个体情感与民族安危、生民哀乐联系,表现出极强的历史传承性,因而戴复古的诗歌也具有了屈骚精神”。何方形对戴复古的山水诗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有《戴复古山水诗的时空意识》[51],认为“戴复古的山水诗都能表现出较为宏大的时空意识,展现出一个广阔的诗意空间,隐性折射了时代风云,组成错综而和谐的旋律”。又有《戴复古山水诗的写意艺术》[52],和《戴复古山水诗的审美情感》[53],分析了戴复古山水诗表现出来的自然之趣、家国之念、羁旅之愁、河山之情,而这都是在当时诗性缺失的年代里探寻诗之美,因而显得特别动人。

2010年作的《戴复古诗艺试论》[54],对戴诗的题材多样、众体皆善、对仗精美、拗格技艺娴熟,认为都源于受杜甫的浸润,立足南宋,吸取唐人诗艺并融会贯通,从而取得如此成就。《戴复古的诗学思想述评》[55],认为戴复古在创作实践中逐步建构起属于自我的美学体系,诗学思想也在实践中得以发展。诗人紧扣诗歌美学的艺术本质,讲求艺术基本法则,主要表现为:诗要有正脉、诗为人伴侣、诗思费斟酌、诗味求隽永、诗风尚雄浑。《戴复古词的诗意言说》认为[56],戴词基本上慢词长调,展现深挚的人生况味与时事忧情,化俗为雅,气势壮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诗化倾向,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词体的言说空间。总体上看,戴复古是宋代苏辛词派的殿军之一。《戴复古酬赠诗叙论》认为[57],戴复古的酬赠诗,吸纳“历代已有成就,又深入到个体生命的灵魂深处,表现个人深刻的人生感悟,贴近生活,既作了情感深度的开掘,又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感”,代表当时人类的普遍感受,构成了至情至性的的动人诗境。内容有慰人或自怜,剌时及参政,谈诗与论文。《南宋台州戴氏家族诗歌创作及传承》认为[58],以戴复古为代表的南宋台州戴氏家族着力领悟自然真意,表达人类深细情感,包括生命意识、人格意识、忧患意识,开拓出属于自我的诗歌空间。读戴敏、戴、戴汝白等人之诗,可看出其家族有着遵奉礼乐、勤于耕读的风范,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强大的诗人族群。

2012年胡传志作《元好问与戴复古论诗绝句比较论》[59],认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与戴复古《论诗十绝》是论诗诗史上的代表作,元诗早于戴诗16年,都是与其他诗人切磋诗艺的产物,皆具实用性。内容上,元年轻气盛,重在批评他人,告诫自己;戴年近古稀,意在自述体会,教导他人。戴诗稍嫌拘谨,而元诗大量运用对比、设问、比喻、引用等手法,成功克服了绝句先天的局限,大大发挥了论诗绝句的潜能,从而超越杜甫《戏为六绝句》,成为后代广泛仿效的对象。2015年陈宇的《论〈诗家鼎脔〉与戴复古及江湖诗派之关系》发表[60],认为:旧题宋佚名编集的《诗家鼎脔》,在编者与选本的价值方面,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根据清代丁日昌的《持静斋书目》卷四《诗文评类》云“《诗家鼎脔》二卷,旧抄本,宋戴复古撰”。确定为戴复古编。该集不仅是江湖诗派的微型选本,更是戴复古个人好友的诗歌选集,对于认识前期的江湖诗派及诗社交往都有一定的的参考价值。此书对后世诗话、选集诸如《诗人玉屑》、《千家诗选》影响至深。

2、有关戴复古生平的研究。吴茂云在这段的研究仍旧侧重于其生平和家族的考证。2010年7月,在戴复古故里附近出土了六方宋代墓志铭,是戴复古堂兄戴忱及其子戴勋、戴温夫妇的墓志。再加上稍早发现的戴钟和戴丁夫人毛氏两方墓志,觉得可以订正原来县志里记载的一些误差,清晰其家族体系,于是写成了《新出土戴氏家族墓志与戴复古家世新考》[61],对早年的《戴复古家世考》略作修正。2011年,根据搜集到的《戴氏家谱》资料,作《温岭戴氏来历考》[62],对当地宋代的两大戴姓聚居地进行了梳理,南塘戴氏由福建泉州迁来,泉溪戴氏由温州平阳金乡迁来,而两地戴氏均源于福建的戴天裕。2012年吴茂云等到宁波天一阁查阅戴氏宗谱,发现《四明桃源戴氏家乘》,这是南塘戴氏后人迁居宁波后修的谱,谱中收录有非常难得的宋代《南塘戴氏族谱序》两篇,和宋南塘谱系、南塘谱实两章,使南塘体系得以流传下来,其中明确记载了戴复古的世系和生卒年。再与历代县志、宗谱、诗集中的记载相印证,于是搞清了:1、戴复古生于乾道三年十二月四日(公元1168年1月15日),卒于淳七年三月十三日(1247),年八十一。2、其父戴敏的生卒年,其父卒时戴复古是四岁,而不是一贯推测的两岁。3、戴复古还有个长兄,名戴翼。4、戴复古卒后葬于当地的屏山白岩下,而不是一直记载的委羽山。于是作《新发现〈戴氏家乘〉中戴复古家世和生卒年》[63]。2014年又对戴氏家族中的诗人进行考证,有《南宋诗人戴敏生平、诗歌、版本及佚文》[64],和《戴〈东野农歌集〉版本与功名考》[65]。前者于甚少的资料中钩稽出其生卒年和家世,戴敏一生正逢北宋末之乱世,不为举子业,而专以诗酒为生涯,而老来得子,其临终遗言激励了戴复古的成名。新发现于《沈岙潘氏宗谱》的戴敏散文《一轩记》,是为姻亲潘家所作,内容深邃,文笔老到,说理酣畅,确是传世文章,可补《全宋文》之缺。后者对戴生平进行梳理,同时对《全宋诗》中延续《四库全书》本和《宋诗钞》本的错误,将两首石屏诗作为戴诗收入之误作了辨正。还对《全宋诗》、《全宋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人别集叙录》中误将戴作“登进士第”,作了辨正,戴只是“发解于州”,而未中进士。2008年的《旅行家徐霞客与戴复古之比较》[66],对戴复古以旅行家之视角考察,并与徐霞客对比,颇新颖。两人虽然隔了一个朝代,但两人都生当末世,家境相似;经历相近,但旅行的目的不同,一为诗,一为山水本身。都是历尽艰难,各成经典,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那么乱世中的诗人,更具有人文情怀。《南宋诗人戴复古年谱》[67],是吴茂云酝酿多年之作。1985年为研究其家世生平,就作了诗系年,后作全集注释,2010年又做了《戴复古交流人物索引》和《戴氏名录索引》[67]。2012年,根据新发现的一些资料,吸收前人的成果,着手编撰年谱,对其生平、行迹、诗歌创作年代有了自己的观点,与前人所作多有不同。提出了:15岁前在家跟母亲、老师学识字、学诗文基础;15—31岁遵父遗志立志学诗,到临海、上珙分别拜师林宪和徐似道讲明句法;31岁开始出游,先访陆游于绍兴,继至临安,36岁离开京城到江西,遇富翁女留宿三年;因长兄戴翼去世而回家,发现发妻已亡;家住半年,续弦,40岁二次出游,江湖诗祸案发,62岁回家避祸,次年诗禁渐弛,第三次出游。因史料缺乏,有些还只能是或然判断。

(二)学位论文

2007年以来有5篇学位论文发表:2009年刘林林《戴复古论诗诗研究》[68],吕秀妍《戴复古诗歌研究》[69],2013年黄思逾《戴复古及其诗歌研究》[70],2013年袁玲《游士文化视野下的戴复古研究》[71],2017郭娜《石屏词研究》[72]。

刘林林的《戴复古论诗诗研究》年代过早,吕秀妍《戴复古诗歌研究》和袁玲《游士文化视野下的戴复古研究》因网上未收录,找不到内容。黄思逾《戴复古及其诗歌研究》,有12万字篇幅,内容丰富,是近期的一部力作。作者主要从戴复古生平行年、诗集版本、诗歌接受、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四方面进行研究。生平研究是在刘丽玲《戴复古年谱》基础上作补正,指出了刘谱的八处不准确。版本考主要梳理宋元明清四朝的版本流传。诗歌接受方面,认为宋代评论较多,评价亦高,元、明受冷落被埋没,清代又出现十分推崇的学者,而影响不够大。历代评论者以褒扬为主,也有个别贬抑者。诗歌思想内容方面主要为:表现羁旅漂泊之苦、反映民生伤时忧国、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现友朋交游情谊、咏物题画等。艺术特色方面有:题目世俗化、叙事性,以议论为诗、白描、用典和苦吟等艺术手法,形成轻健俊爽、清淡轻快,古朴自然、富有真味、沉郁雄浑、气骨终胜等风格。最后还对戴复古部分诗歌进行系年。

郭娜的《石屏词研究》,在对石屏词的创作背景和传播情况进行梳理后,发现宋末社会的动荡与个人身世的飘零,促使其作品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石屏词的两个版本系统中,汲古阁本是最好的版本。石屏词的内容时有新意,大致可分:忧国伤世,人生况味,相思恋情,浏览登临,酬唱赠答,论诗与调解六方面。石屏词风格多样,有豪放,有绵丽,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甚至以俚语入词,特色彰显。语言自然朴实,浑然天成。戴复古师承陆游,内容风格皆受其影响,与同为辛派词人的刘克庄相比,各有特色,戴复古作为布衣文人,其爱国词多通过怀古、登览、赠答、干谒等内容委婉地表现出来,倾向于用情引领词中的脉络,而非直接对政治时事的干预;而刘克庄身居高位,政论词有一定比例,以当时重大的社会事件为背景,对其进行政治批判,并阐述自身的观点,所以好以议论入词,两人在词坛上各演本色,各有千秋。

(三)专著

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吴茂云的论文集《台州文化研究丛书·戴复古论稿》[67],书中收集了吴茂云从1987年开始发表的论文15篇,分为生平与诗、家世籍贯生卒年考、版本考、年谱、族人考、附录等六卷,其中《年谱》、《戴复古交流人物表(索引)》、《戴氏名录索引》为新增之作。

(四)校注作品

2008年吴茂云校注之《戴复古全集校注》出版[73];其后计有:张可求编《戴复古全集》[32];201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吴茂云、郑伟荣校点《浙江文献集成大家全集系列·戴复古集》[74];浙江古籍出版社再版金芝山点校之《戴复古诗集》[75];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吴茂云点校《台州丛书·石屏集》[76],为繁体直排本;2016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吴茂云之《温岭丛书·戴敏集 戴复古集校笺》[1],为简体横排本。唯2008年文史出版社出版吴茂云的《戴复古全集校注》是首部全集校注,注释详细,增补佚诗63首、佚文两篇,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戴复古诗词的全貌,为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使用方便。经过这一阶段的整理出版,文献资料缺乏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综上所述,近30年来的研究,对其生平、诗词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并有一定的成就,但也有一些不足:一是选题过于集中,大多数学者的文章围绕其诗歌内容分类,和简单的创作特色评说,数量虽然不少,但已难出新意。二是关注面窄,在千余首戴复古诗歌中,学者仅对不到百首的诗词进行过解读。三是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对其诗集在海外的流传和接受,至今未见探讨,大部分学者不关心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四是在比较方面,戴复古与陆游、辛弃疾、刘克庄、刘过、赵师秀等人的比较研究,尚少人问津,今后尚需作更大的开拓。

参考文献:

[1]戴复古,吴茂云.温岭丛书·戴敏集戴复古集校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附录二611-655.

[2]戴复古.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石屏续集[M].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明代.

[3]戴复古.四部丛刊续编·集部·石屏诗集[M].上海:上海书店,1934.

[4]戴复古.宋元诗四十二种·石屏诗集[M].潘是仁刻本,明代.

[5]戴复古.宋诗钞·石屏诗钞[M].吴之振刻本,1671.

[6]戴复古.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石屏诗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词曲类·石屏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98.

[8]戴复古.台州丛书·石屏集[M].宋世荦刻本,清代.

[9]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陈衍.宋诗精华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1]程千帆,缪琨.宋诗选[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2]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4]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5]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16]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7]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8]浙江省温岭市地方志办公室.太平县古志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9]喻长霖.民国台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20]吴茂云.戴复古家世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21]张瑞君.戴复古诗歌的思想内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6).

[22]温岭市戴复古研究会编.戴复古研究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23]张继定,李圆疆.江湖诗派名家戴复古及其诗歌[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4]张继定.“四海九州双脚底千愁万恨两眉头”——读石屏词[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25]陈福正,蒋永根,池太宁.新发现的戴复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证[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26]张继定.对《新发现的戴复古重要史料及其考证》的几点辨正[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

[27]张继定.戴复古生卒年考辨[J].文献,2003(1).

[28]张可求,吴茂云.石屏诗词三百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1993.

[29]张继定.戴复古诗集及其版本考述[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30]张继定.戴复古及其作品考辨三题[J].浙江学刊,1994(2).

[31]张继定.戴复古佚诗辑录[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32]张可求.戴复古全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33]王岚.《诗渊》所收戴复古集外诗[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1).

[34]张继定.关于弘治本《石屏诗集》及其点校本的几个问题[J].浙江学刊,1997(2).

[35]吴茂云.戴复古原籍会在江西吗?[J].台州师专学报,1999(2).[36]张继定.石屏诗编选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上)[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7]张继定.严羽和戴复古身世行迹诸问题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38]张继定.严羽戴复古异同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39]张瑞君,周毅.论戴复古诗歌的艺术特征[J].教学与管理,1991(6).

[40]张福勋.调停·变革·创新——戴复古的诗论[J].文科教学,1996(1).

[41]慈波.戴复古与季宋诗风[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

[42]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3]刘丽玲.戴古年谱[D].成都:四川大学,2003.

[44]王相红.戴复古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04.

[45]王开春.戴复古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46]金芝山.戴复古诗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47]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8]何方形.戴复古乡关之思的审美意蕴[J].台州学院学报,2006(2).

[49]何方形.戴复古诗歌屈骚精神的美学风范[J].九江学院学报,2007(2).

[50]何方形.戴复古接受屈骚精神的途径及意义[J].台州学院学报,2008(1).

[51]何方形.戴复古山水诗的时空意识[J].名作欣赏,2007(7).

[52]何方形.戴复古山水诗的写意艺术[J].台州学院学报,2007(2).

[53]何方形.戴复古山水诗的审美情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4]何方形.戴复古诗艺试论[J].台州学院学报,2010(4).

[55]何方形.戴复古诗学思想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7(3).

[56]何方形.戴复古词的诗意言说[J].台州学院学报,2011(2).

[57]何方形.戴复古酬赠诗叙论[J].台州学院学报,2014(4).

[58]何方形.南宋台州戴氏家族诗歌创作及承传[J].台州学院学报,2012(2).

[59]胡传志.元好问与戴复古论诗绝句比较论[J].文学遗产,2012(4).

[60]陈宇.论《诗家鼎脔》与戴复古及江湖诗派之关系[J].中国韵文学刊.2015(2).

[61]吴茂云.新出土戴氏家族墓志与戴复古家世新考[J].台州学院学报,2011(2).

[62]吴茂云.台学研究·温岭戴氏来历考[C].台州学院,2011.

[63]吴茂云.新发现《戴氏家乘》中戴复古家世和生卒年[J].台州学院学报,2013(2).

[64]吴茂云.南宋诗人戴敏生平诗歌版本及佚文[J].台州学院学报,2014(4).

[65]吴茂云.戴《东野农歌集》版本与功名考[J].台州文化学刊,2013(1).

[66]吴茂云.旅游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J].台州学院学报,2008(5).

[67]吴茂云.台州文化研究丛书·戴复古论稿[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8]刘林林.戴复古论诗诗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9.

[69]吕秀妍.戴复古诗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70]黄思逾.戴复古及其诗歌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71]袁玲.游士文化视野下的戴复古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3.

[72]郭娜.石屏词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73]戴复古,吴茂云.戴复古全集校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74]戴复古,吴茂云,郑伟荣.浙江文献集成·戴复古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

[75]戴复古,金芝山.戴复古诗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76]戴复古,吴茂云.台州丛书·石屏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石屏诗歌
诗歌不除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彝族剪纸刺绣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乌铜走银工艺
云南石屏方言中的撮口呼研究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石屏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探析
诗歌岛·八面来风
将数学教学由知识层面引向探究欲望
诗歌论